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金征宇

月刊

1673-1689

xbbjb@jingnan.edu.cn

0510-85913526

214036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51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的学术刊物,全国轻工业类和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江苏高校优秀学报、江苏省优秀期刊,被国内化学与化工文摘、中国食品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反映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科学与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工业、日化工业的应用,内容侧重仪器与轻化工生物技术,兼发机、电、纺等专业的科技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矿物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的浦城大米产地溯源研究

    林滉林秀谢婷婷张青龄...
    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浦城大米、江西地区大米、湖北地区大米、湖南地区大米和福建地区(除浦城以外)大米中25种矿物质元素质量分数特征,筛选出14种差异显著的矿物质元素,并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矿物质元素的降维效果,发现经过PCA降维后的线性判别分析(LDA)结果优于OPLS-DA,进而建立了"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的浦城大米产地溯源模型,筛选出钒(V)、钴(Co)、砷(As)、铷(Rb)、银(Ag)、铯(Cs)等6种特征矿物质元素,判别模型回代检验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98.1%,交叉检验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97.1%.该模型能准确识别浦城大米,为浦城大米的产地溯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矿物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产地溯源浦城大米

    几种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协同增效研究

    曹文轩郑琦岳玲颜伟强...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打孔法、倍数稀释法测定丁香等12种植物精油对常见食品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以评估抑菌效果.选择较强抑菌活性的精油复配,利用倍数稀释法研究协同指数(SI),选取一种复配精油对冷鲜鸡胸肉进行保鲜,研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计数和风味变化.结果表明:12种植物精油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3~7.3 cm,MIC为0.98~125 g/L,MBC为3.91~500 g/L.筛选出4种精油两两复配,得到4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的协同增效组合,SI最低值分别为0.750、0.375和0.375,其中牛至-松针精油组合明显抑制了鸡胸肉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上升幅度,货架期延长了 5d.该研究筛选的植物精油对食品病原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复配增效可有效降低MIC,牛至-松针精油组合对冷鲜鸡胸肉保鲜效果良好,可用于天然食品保鲜剂研发.

    植物精油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协同指数

    HS-SPME-GC-MS分析武夷岩茶呈香挥发性物质

    梁轶琳张灵枝戴浩民王治会...
    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4个茶树品种所制武夷岩茶风味特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及其品种香形成的物质基础,使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analysis,QDA)、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4个茶树品种所制武夷岩茶进行风味特征比对与挥发性物质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所制的武夷岩茶香气属性相似,花果香显,'肉桂'品种所制武夷岩茶具有特殊且明显的桂皮香.使用化学计量学分析并以VIP>1且OAV可计算为准则,共计14种香气成分被认为是4个茶树品种所制武夷岩茶香气差异的原因.芳樟醇、β-紫罗酮、吲哚对4个茶树品种所制武夷岩茶花香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β-环柠檬醛、香叶醇、苯乙醛对'水仙',芳樟醇氧化物Ⅱ对'瑞香',(E)-2-壬烯醛对'黄观音'所制武夷岩茶的花香呈现具有突出贡献;苯乙醇、己酸己酯、反式肉桂醛可能与'肉桂'所制武夷岩茶的桂皮香形成有关.研究结果为武夷岩茶香型多元化及不同品种的品种香关键呈香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武夷岩茶茶树品种呈香物质关键挥发性成分

    枯草芽孢杆菌PW2挥发性产物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

    张凯歌魏琛余璐杜明艳...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安全、高效的黄曲霉新型抑制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W2所产具有抗霉活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了成分鉴定,并利用平板对扣法从鉴定出的成分中筛选具有强抗霉活性的目标化合物,通过平板对扣法和96孔板梯度稀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黄曲霉的最小抑菌体积分数(MIC),使用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ELISA检测试剂盒分析了目标化合物对黄曲霉产AFB1的抑制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受试黄曲霉孢子形态的变化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受试黄曲霉细胞膜麦角甾醇相对含量,以探讨抗霉机理.结果显示,从PW2所产VOCs中共鉴定出41种组分,并从中筛选出异辛醇为目标化合物;平板对扣法和96孔板梯度稀释法测得异辛醇对黄曲霉的MIC分别为0.169 μL/mL和6.25 μUmL;PDB培养基中异辛醇体积分数分别为3.13、6.25、12.50 μUmL时,均能有效抑制AFB1的产生,且随异辛醇体积分数的升高,抑制效果增强;异辛醇处理可导致黄曲霉孢子表面凹陷和孢子破裂,并且影响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相对含量,造成细胞膜受损.该研究可为开发以异辛醇为功能成分的黄曲霉抑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枯草芽孢杆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辛醇黄曲霉

    用于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的胶体金试剂盒质量评价

    尹玉云陶健焦强任梦柯...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性能,对6个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以大豆油为基质,通过人为加入标准物质的方法制备盲样,对6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组成、前处理过程、显色情况、性能指标、检测时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其用于国家及河南省抽检食用油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6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组成完整,前处理快速,易操作,检测时间短(均在25 min以内),但合格率仅50%,有3个生产厂家的试剂盒因较高的假阴性率而不达标.由此可知,质量优良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很好地满足实际样品检测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整体质量还有待提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研发和生产,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管.

    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假阴性率评价体系

    基于多克隆抗体的糠氨酸i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敏仪罗雯倩贾荣业刘宇轩...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甲醛法制备了糠氨酸完全抗原,通过交叉验证确保了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从而建立了基于该抗体的糠氨酸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ic-ELISA检测方法有效检测范围为12.20~2 143.42 ng/mL,最低检测限为2.69 ng/mL.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成本低廉,同时具备高灵敏度和优异特异性,为高效检测食品中糠氨酸质量浓度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糠氨酸动物免疫多克隆抗体ic-ELISA

    玉米皮阿魏酰低聚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缓解结肠炎的研究

    杨柳欧仕益黄俊卿宋媛...
    146-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结肠炎症,结合组织切片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讨了玉米皮阿魏酰低聚糖(FOs)对结肠炎的缓解及对肠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Os可以改善小鼠结肠的组织学损伤,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相关促炎因子表达,表现出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此外,FOs改善了结肠炎引起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衡,降低了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增加了乳酸杆菌属和毛茛杆菌属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并抑制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在肠道的定植.与对照组相比,FOs显著增加了结肠短链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对结肠微生态也有积极影响.该研究结果表明,FOs可以调节DSS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优化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有效改善结肠炎症.

    阿魏酰低聚糖结肠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葡聚糖硫酸钠

    羊栖菜多糖及辅助超声降解对高脂斑马鱼的降血脂作用

    李文青祝孙婷李圣洁李梦瑶...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FPS)及辅助超声降解对模式生物斑马鱼幼鱼和成鱼的降血脂作用.将斑马鱼幼鱼分为对照组、高脂组、200 mg/L超声降解羊栖菜多糖组(200-SFPSUD)、600 mg/L SFPSUD 组(600-SFPSUD)和 600 mg/L SFPS 组(600-SFPS),实验周期为24 h.斑马鱼成鱼分为对照组、高脂组、30 mg羊栖菜粉组(SFP)、20 mg/L SFPSUD组(20-SFPSUD)、50 mg/L SFPSUD 组(50-SFPSUD)和 50 mg/L SFPS 组(50-SFPS),实验周期为 28 d.在斑马鱼幼鱼实验中,600-SFPS组斑马鱼较高脂组血管和腹部脂肪积累较少,600-SFPSUD组斑马鱼体内的脂肪积累更少.斑马鱼成鱼实验中,较高脂组,50-SFPS组斑马鱼肥满度变化率降低25.53%,肝脂酶(HL)、总脂酶(TL)活性分别提高153.00%、123.48%;50-SFPSUD组斑马鱼肥满度变化率降低27.18%,HL、TL活性分别提高168.20%、137.73%.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到50-SFPS组和50-SFPSUD组斑马鱼肝脏内脂肪堆积均得到有效抑制,其中SFPSUD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结果表明,SFPS具有降血脂功能,超声降解处理能够提高其降血脂能力,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斑马鱼HL和TL活性,从而加速体内脂质代谢速率.该研究可为SFPS、超声降解功能性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为人类高脂血症和养殖鱼类肥胖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羊栖菜多糖超声降解斑马鱼降血脂

    氨基酸对亚油酸乙酯裂解形成气相醛类物质的影响

    印黔黔刘孜群张乾王兵...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食品基质中氨基酸对亚油酸乙酯高温裂解形成气相醛类物质的影响,采用在线裂解-剑桥滤片过滤-气相/质谱技术,分别考察了亚油酸乙酯单独裂解以及与不同比例的L-脯氨酸、L-谷氨酸共裂解时生成的气相成分,对比分析其中醛类物质的变化,发现:亚油酸乙酯单独裂解产生大量的气相化合物,其中醛类物质峰面积占气相化合物的29.058%(己醛占比8.271%、(Z)-2-庚烯醛占比 5.455%、戊醛占比 2.472%、(E,E)-2,4-癸二烯醛占比 2.064%、(E)-2-辛烯醛占比1.825%、庚醛占比0.969%、4-氧壬醛占比0.852%、2,4-十二碳二烯醛占比0.458%、2-己烯醛占比0.396%以及(E,E)-2,4-壬二烯醛占比0.098%);当L-脯氨酸和亚油酸乙酯以0.5 mg∶1 μL的比例共裂解时,气相成分中检测不到醛类物质;而以0.125 mg∶1 μL的比例共裂解时,裂解产物中可检测到(Z)-2-庚烯醛(峰面积为亚油酸乙酯单独裂解时的6.862%);当L-谷氨酸和亚油酸乙酯以0.5 mg∶1 μL和0.125 mg∶1 μL的比例共裂解时,裂解产物中可检测到己醛和(Z)-2-庚烯醛.因此,在线裂解-剑桥滤片过滤-气相/质谱技术可以高效地分析亚油酸乙酯裂解过程中形成的气相醛类物质,当L-脯氨酸或L-谷氨酸以不同的比例与亚油酸乙酯共裂解时,对气相醛类物质的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影响程度与氨基酸种类和添加比例有关.

    亚油酸乙酯L-脯氨酸L-谷氨酸共裂解气相醛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