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理论与批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陈飞龙

双月刊

1002-9583

wenliping1986@126.com

010-64935584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文艺理论与批评/Journal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价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贡献。本刊坚持人类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第三世界的文论和批评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世纪50年代"工业片"中的时间结构

    李玥阳
    9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业题材电影出现"公式化"的趋势.但在大规模工业化初期,工业片的集中出现事实上承担了直面大规模工业化的诸多叙事功能,包括遭遇工业化的震惊、适应工业规则、重建劳动习惯,等等,因而不可简单地以"公式化"一言以蔽之.这些功能围绕在一种时间叙事周围,构成了相互阐释与依托的结构.在这种时间叙事中,工业片需要处理与现代工业时间的关系,以锚定自身的位置与身份.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工业片.

    时间结构高速度十七年电影工业片

    重读《老工人郭福山》及其批评

    周洲
    10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工人郭福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遭周扬点名批评、又被《人民文学》编辑部自我检讨为严重工作错误的重要文本.该作的诸多"异质性"是作者丁克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化的文学体制建设初期,努力向他所理解的"规则"靠拢的产物.周扬的批评则基于文本对共和国国家制度化的文学体制深层规则及其所关联的基本政治伦理的事实悖理与挑战.重返50年代初期的政治语境、文学传统,对《老工人郭福山》的创作、批评、修改等连锁反应进行重读,有助于加深对相关政治伦理及共和国国家制度化的文学体制的认识.

    《老工人郭福山》《父子英雄》周扬文学体制英雄人物书写

    中国新时期作家与威廉·福克纳的文学遗产

    张鑫李萌羽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对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新时期作家对福克纳文学遗产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写作原点的建构、写作观念的重构和写作境界的参悟三个方面.受福克纳虚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的启发,一些作家建构了各自的文学天地.另外一些作家则从福克纳作品的复合意识流、多角度叙事中寻到了现代文体叙事的创新路径,更新了对小说真实性的认知,从外部现实转向"内真实",实现了观念重构.还有一些作家从福克纳的小说中参悟了"境界和力度""博大"的生命意识及"忍耐"精神,对其寓言性作品体现的超越性品格产生共鸣,着力提升自己的写作境界.

    威廉·福克纳中国新时期作家文学遗产借鉴

    博雅有胆识——古远清港台文学理论批评论

    杨光祖周文艳
    12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远清毕生致力于港台文学理论批评,他十分注重史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在此基础上,他严谨地甄别、选择、使用,颇见眼力.他的学术视野十分开阔,宏观把控和微观分析能力都很强,其文学理论批评史高屋建瓴,有胆有识,敢于直面问题,且断语精准,笔力遒劲.他坚守史家的独立精神,从文本出发,不仅有史家见识,而且文采斐然.

    古远清港台文学理论批评史

    操控文心:一阶、二阶、N阶控制论如何影响文学艺术?

    耿弘明
    13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40-50年代间的梅西会议促进了跨学科交流,控制论思想借梅西会议广泛影响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雅各布森受控制论、信息论等思潮影响,重塑了语言学与诗学的关系,阿斯科特等控制论艺术家则融合了艺术与控制论的理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冯·福斯特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二阶控制论,开始反思一阶控制论的局限,主张观察系统与被观察系统的区分,这些思想也影响了艺术观念与实践,介入到建筑与戏剧等艺术领域中.如今,海尔斯等后人类思想家试图借三阶、四阶控制论的提法,重构计算时代的文学艺术话语,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话语的兴起,控制论的迁移解释能力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控制论二阶控制论控制论艺术赛博语言

    由调和走向革命的历史逻辑:恩古吉文学思想的"求真"姿态

    姚峰
    15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诞生于殖民历史的非洲现代文学势必具有革命文学色彩,非洲左翼作家恩古吉的革命文学创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其思想中的投射,但其呈现的复杂样态提示了他并非"天生"的革命家,而是经历了由调和走向革命的过程.恩古吉的"求真"姿态,表现为对绝对的"拿来主义"与纯粹的"本土主义"均有所怀疑与警惕.事实上,恩古吉革命文学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其"人民"观的萌芽、形成与扩充过程,语言观前后相悖的背后,可见其人民意识的一以贯之.恩古吉的文学思想由"精英文学""革命文学"向"人民文学"的发展历程,内含了某种历史逻辑.

    恩古吉求真非洲革命文学

    "世界"与"全球"的辩证法:论"全球诗学"与作为方法的世界文学

    聂品格
    16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与"全球"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世界文学理论的滥觞与发展的独特历史时空语境,然而二者的理论同构性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恩古吉"全球诗学"将世界文学作为重新思考、认识世界以及重建当代世界秩序和体制的方法,弥合了西方世界文学理论传统中形而上的世界(文学)与形而下的全球(现实)之间的裂隙.恩古吉的世界文学思想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内罗毕之辩,对世界文学秩序进行再思考,90年代发展为"移动中心"理论,为重构世界秩序提供了替代性方案;谢永坪的"世界生成"理论虽不乏批判意识,但凌空于现实之上的痼疾仍在."全球诗学"指向当下,对去殖民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恩古吉全球诗学世界文学

    女性、现代主义与边地视野——梁白波的西北写生及其回响

    陈旭
    17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白波20世纪40年代曾赴西北,留下表现边地民族的速写与水彩作品.作为活跃20世纪30年代都市的女性艺术家,梁白波的西北写生既是认识40年代艺术家西行现象的独特案例,也是重审现代主义本土探寻与边地经验的一个契机.其西行表达交织着女性视角、现代主义与现代中国美术的边地视野,她对不同边地族群的表现勾连起重思中心与边缘的可能性,开启了认识现代中国美术脉络的边地视野.

    梁白波西北写生女性现代主义边地视野

    作品选

    后插1-后插24,封3页

    卷首语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