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析现代对位技术在高为杰作品中的运用——以《暮春》、《缘梦》、《雨思》为例

    任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位技术是复调音乐乃至多声部音乐的重要组织方式,本文以高为杰先生创作成熟时期的三首作品 ——《暮春》、《缘梦》、《雨思》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现代对位技术,探寻作曲家在创作上的复调思维以及在现代对位技术选择上的独特之处。

    现代对位技术复调思维高为杰

    广场舞盛行的内在驱动力初探

    乔志友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使其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审美活动、创造性活动以及娱乐性活动。这种集"审美"、"创造"、"娱乐"于一身的活动,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舞蹈艺术往往也有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之分。如今,广场舞在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得以盛行,作为一种跨越舞种,甚至是超越种族的舞蹈,目前正以一种民族化的趋势实现了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入手,基于广场舞的特征,对其盛行的内在驱动力进行深入探讨。

    广场舞盛行内在驱动力

    关于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情感探讨

    夏士康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门与情感关系密切的艺术,审美情感贯穿于整个声乐演唱过程。因此,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将演唱声音与情感进行完美融合,才能最大程度上展示出声乐演唱的魅力,带给人们更多的音乐震撼以及美好的情感体验。本文通过阐述声乐演唱中审美情感的产生与性质,对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情感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在声乐演唱中强化听众审美情感体验的具体策略,旨在让声乐表演者能通过声乐作品,向人们传递美好、真实的情感,让声乐演唱唤起听者情感上的共鸣。

    声乐演唱审美情感情感体验情感共鸣

    提高大学小提琴教学有效性的几项原则

    董维维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提琴作为一种起源于欧洲的弓弦乐器,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小提琴越来越认可和喜爱,小提琴教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近年来乐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小提琴的过程是漫长的、艰苦的,而且常常具有挑战性。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除了学生的个人才能和努力,教师坚持良好教学原则的能力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小提琴教学原则

    声乐艺术的抒情性与独创性

    王颖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作品种类繁多,结构丰富,不同的种类或结构要求不同的情感体验方式。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范围内极为复杂多变的表现过程,必须建构在真切细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才能准确生动地再造出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表现,声乐演唱不仅要符合作品主题形象和内容的要求,而且应在原生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注入新意和表现,并对原内容和主题表现意义有所扩展和延伸,从而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

    声乐艺术抒情性独创性

    贝多芬奏鸣曲《告别》的演奏技巧分析

    王娟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贝多芬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钢琴作品具有独特的自身魅力。本文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本身特点出发,对演奏中指法的力度、强度,音色与踏板的控制等技巧进行详细探究,以便于弹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进行完美演绎。他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在充分融入自身情感的条件下创作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告别》是贝多芬鼎盛时期的作品,以当时社会为背景,情感细腻丰富,表达了贝多芬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音乐作品

    浅析山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白荣芳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人民在劳动者中集体创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和风趣等音乐特点。

    山东民歌音乐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以"撒叶儿嗬"为例

    高攀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世代生活在武陵山区,由于山高路远、四面环山、道路崎岖,使得土家族独特的文化得以流传下来。土家人勤劳勇敢,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他们在劳动中经常要走山路、背重物,为了保持重心平稳就形成了弓腰屈膝、重心下沉和同手同脚的体态。在湖北的巴东、五峰、长阳以及湖南的石门,有跳"撒叶儿嗬"的丧葬习俗。"跳丧舞"也叫"撒叶儿嗬"或"撒尔嗬","撒叶儿嗬"是以鼓为乐,节奏是以三拍子为主。通常由男性表演,围尸而舞、围尸而歌",一般要跳三天三夜。

    舞蹈文化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

    谈舞蹈情感表达中面部表情的作用

    陈思聪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活动,主要由演员的四肢动作来完成,并配以场景与音乐,其动作的熟练是关键,但是需要面部表情的辅助,才会使舞蹈艺术表演得尽善尽美。从某种程度上讲,内涵美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特征,既包括身体美、舞姿美,也包括面部表情美。因此,本文首先介绍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然后研究舞蹈情感表达中面部表情的优化策略,希望帮助舞蹈表演者提升情感表达效果。

    舞蹈情感表达面部表情作用

    舞蹈编导中"限定"手法的运用

    陈顺凯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舞蹈编导中"限定"手法的应用,不仅冲破了舞蹈的传统技法,展现出舞蹈编导的新构思,还在舞蹈作品表达过程中更突显舞蹈编导独特的艺术主张和蕴含的情感。因此,限定手法在舞蹈编导中的运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促进编舞技法的完善。

    舞蹈编创限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