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

    梁亚蕊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因其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互联网语言应运而生。如今,互联网语言已经成为语言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其中不乏有一些低俗成分,这些低俗的部分对现代汉语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互联网语言规范化工作便十分必要。

    互联网语言现代汉语规范化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楷书发展的先进性——楼兰"新隶体"

    武笑琦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楼兰文书为主要论述对象,重点论述楼兰"新隶体"的书体特征,楼兰楷书书风为河西地域书风,打破了书法传播规律。作为三国、西晋时期的书法墨迹,相较于当时其他各地区,书风具有先进性,楼兰新隶体为楷书的成熟发展提供实证,具有重要意义。

    楼兰文书长沙走马楼简牍新隶体先进性

    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教学探究——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为例

    王雷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教学及演唱实践,总结并展示这部德语艺术歌曲套曲的风格、背景和演唱等多方面的研究。

    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演唱心得德语艺术歌曲教学感悟

    探究云门舞集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意蕴——以舞剧《行草》为例

    冯靖雯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门舞集,我国台湾地区第一个职业舞团,创始人林怀民先生是享誉中外的现代舞编导,他运用了现代舞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舞蹈创作,通过高超的现代舞技术将东方神韵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林怀民先生带领下的云门舞集,自创办的四十六年以来,众多经典的现代舞作品问世,同时云门舞集也作为一种"中国现代舞"的符号,被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熟知。云门舞集系列舞剧《行草三部曲》包括《行草》、《行草 贰》、《狂草》,分别创作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是云门舞集意象类作品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舞蹈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第一部《行草》的分析,发掘作品中的中国元素,进而研究林怀民先生创作风格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意蕴,并试图将其运用到现代舞编导的实践中。

    日云门舞集林怀民中国文化意蕴《行草》

    儿童游戏舞蹈创编理论与实践探讨

    李哲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热爱游戏是一种天然的本性,使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情感也是出于人类的天性,因此游戏与舞蹈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都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发展个性,训练感觉和身体的灵活反应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使人们在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获得快感,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笔者挖掘游戏与舞蹈的共性,试图找出游戏理论和实践中能够有利于推动舞蹈创编的部分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游戏舞蹈创编符合人类自然发展规律,是训练儿童舞蹈创编能力的一种高效方式。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模仿游戏、象征游戏、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四个方面介绍游戏舞蹈创编的理论与实践。舞蹈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尊重人的自我意识和选择,开发人类的潜能,使他们能够欣赏舞蹈艺术的美,享受舞蹈艺术带给自身的快乐。

    儿童游戏舞蹈创编理论实践

    小提琴演奏中颤音的演奏技术探讨

    何涛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颤音作为装饰音中的一种,是小提琴演奏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它不仅会影响到乐曲的实际演奏效果,同时也与左手的按弦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结合小提琴演奏的相关实际问题,对颤音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及练习、应用要点展开探讨。

    小提琴颤音演奏技术

    从突破中创新——浅谈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作品《南狮》的创作构想

    赖鹤玲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舞狮到舞狮人,却从描写仿生到刻画仿生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转变,就是作品《南狮》对传统南狮表现对象的突破。也是因注入了适合于表现当代生活和精神的新内容,从而丰富、发展了传统民间民俗舞蹈的内涵。对整体狮形的"外科手术"就是突破传统道具的样式,是为了适合于表现新的内容和塑造新的形象。这个从未见过的即不象传统板桩又不象竞技高桩,在特定主题表达的舞蹈作品里突然出现的高桩造型样式,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中而得以实现。正所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南狮突破创新发展传统表现

    朗诵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卢思名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诵是一种高级的有声语言表演艺术,力在追求语言的情感投入、发声的字正腔圆、语气的跌宕起伏。声乐是语言结合旋律以人声演唱为载体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两者都以传递情感为目的,旨在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发声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多共通之处,利用朗诵练习时的咬字技巧和发声方法、情感流露方式,可以有效的增进声乐学习者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和情感融入,从而通过声乐技巧和演唱方式将歌词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意蕴充分表现出来,不断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朗诵声乐训练学习运用

    基于多元化创作思维下舞蹈演员舞台形象的塑造

    陈寿强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形体表演,但其内涵却是一种艺术表现语言,成为人们思想交流和情感抒发的载体,舞蹈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演绎出来的艺术表演形式。舞蹈演员表现生活现象和人的情感,都是通过形体、姿态、表情等肢体语言完成的,用形体的艺术表演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而在新的社会形势中,在多元化创作思维下,为舞蹈演员舞台形象塑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舞蹈艺术多元化创作进行探析,并对此基础上舞蹈演员舞台形象塑造的创新进行研究。

    多元化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演员形象塑造

    融入民族元素,凸显地方特色——浅谈广场舞的创新

    杨洋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升,广场舞这一具备丰富民间元素的文化类型得到了迅速扩张与发展。广场舞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旋律迅速得到了中老年舞蹈爱好者的青睐,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健身娱乐方式。但是,广场舞本来就是时代发展、理念创新的产物,因而在广场舞的创新过程中可以适当考虑融入民族元素和地方元素,方能凸显地方特色。

    民族元素地方特色广场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