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刘卫国

月刊

1673-9965

x2163@263.net

029-86173236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031号信箱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西安工业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土木、环境保护、仪器检测、管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解加工大深径比小孔及参数优化

    钟紫鹏苏国康李俊飞王瑞祥...
    26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深小孔结构电解加工的稳定性,文中探究了加工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加工稳定性指标λ以定量研究,设计了冲液压力、加工电压、进给速度、端部非绝缘区域长度四个因素的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 15V电压、冲液压力为 0.3 MPa,进给速度 30 μm·s-1,电极非绝缘区长度 0.5mm时,加工深小孔的稳定性最好.在此工艺条件下使用中性电解液,顺利在SUS304 工件上加工出直径约 1.1 mm,深度为 200 mm 的通孔,深径比达 181,加工过程稳定.

    电化学加工深小孔电解加工中性电解液正交试验加工稳定性

    FPGA高速数据采集的WEDM在线脉冲识别

    唐有贵苏国康叶之骞陈航...
    273-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的实时识别准确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 FPGA 高速数据采集的神经网络的放电间隙在线识别方案.利用 FPGA 和 AD 模块对加工间隙电压数据进行高速采集,通过FPGA内部的FIFO和串口协同实现周期性数据传输.在Python的Pytorch库构建了CNN-GRU 融合神经网络模型,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在线识别,验证了该采集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案对加工电压脉冲的离线识别准确率达到了 97.35%,优于CNN和GRU方法,满足了电火花加工对间隙电压识别的高精度要求,实现了神经网络的实时在线识别放电间隙.

    电火花加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放电间隙识别高速数据采集

    钛合金电解加工电化学特性研究

    刘军团刘雪松侯妍陈桦...
    283-29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钛合金材料的电解加工方式,为了确保加工出的钛合金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质量,并改善电解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中对 TC4 钛合金电化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TC4 钛合金在 NaCl 溶液、NaNO3 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实验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分析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对极化曲线和阻抗的影响,结合实验研究,分析电解液浓度对加工点蚀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4 钛合金在 NaNO3 溶液比在 NaCl 溶液中更容易发生腐蚀;NaCl溶液能够提高加工效率,NaNO3 溶液能够提高加工成型精度;TC4 钛合金表面钝化膜的阻抗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物质的传输速度加快,促进了电化学反应的进行;电解液浓度越高,点蚀现象越严重.

    电化学加工电解加工钛合金电化学极化曲线

    方形孔结构电解加工流场特性研究

    张利峰王刚王静王威...
    292-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方形孔的轮廓尖角,电解加工时加工间隙流场不均匀、存在死区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修正进液口位置、数量和修改阴极头形状两种方式,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电解加工间隙流场进行仿真验证,同时对流场入口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实现对方形孔流场的优化,最终完成方形孔的电解加工.研究结果表明:进液口位置正对边角的效果优于其他方式,在阴极尖角处进行圆角处理能够更好的均匀加工边线的流场;当处理为 0.3mm圆角时,流场中整个边线的较为均匀且流速较为合理;采用 1mm边角设计的阴极加工出的方形孔表现出最佳的加工效果.

    电化学加工方形孔流场电解加工数值模拟

    大长宽比T形槽电解铣削流场建模及仿真

    郭真张桂豪周春强房亚东...
    302-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工难加工构型大长宽比薄壁 T 形槽,文中提出了使用中空锯齿状阴极进行内喷式供液的方式进行电解加工的方法,通过对各种不同入口条件、不同喷口形状等条件下的流道模型进行了仿真,基于COMSOL软件仿真计算后得到了在不同入口条件时,间隙内电解液流速分布和加工工件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条件为 0.2MPa 及以上时,间隙内各点电解液流速的均值大于 5 m·s-1,可以有效减少钝化现象的产生;选用圆形喷口时能够得到高流速、高稳定性、周期性脉动的流场,加工表面流速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电解液速度分别为 0~13 m·s-1 和 0~8 m·s-1 流速差小,加工表面尺寸误差得到有效改善,加工表面斜率大幅减小,整体加工速度将得到有效提高;并使用上述参数范围进行 T 型槽电解加工实验验证,得到符合加工要求的大长宽比T型槽结构,结论可为大长宽比薄壁 T 形槽电解加工提供工艺技术参考.

    电解加工大长宽比T形槽流场仿真

    异形孔电解加工流场仿真分析

    孟涛李强刘雪松任融香...
    3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的花瓣状异形孔电解加工难题,文中建立了异形孔工件三维模型并抽取流道模型,对其进行流场仿真和优化.结合电场仿真计算,通过电流密度分布预测工件阳极型面的溶解差异,完成了阴极成型边界的修正.通过流场和电场分析,优化了通液孔的数量、大小和布局,以及阴极外形曲线,完成阴极结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加工参数电解液入口压力为 0.6 MPa,出口压力为 0.1MPa时,工件表面的电解液流速、压力以及加工区域工件边界的电流密度均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电解加工流场仿真异形孔电流密度分布

    电解加工机床数字孪生系统设计

    张钰杰于兵王静周春强...
    320-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解加工过程的数字化程度与控制精度,本文采用 PLC、仿真模型、数据库、Unity3D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加工过程数字孪生系统,利用PLC和仿真模型结合PD控制算法的方式,对刀具进给速度实时调节,实现加工电流的稳定输出,通过 Unity3D平台完成整个加工系统的可视化控制系统设计,结合电解加工实验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实时收集电解加工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关键数据,实现了数字化仿真、预测以及控制功能;提高了加工电流的稳定性,可以更快的到达加工电流目标值,同时超调值和系统震荡幅度也更小,从而改善了杂散腐蚀现象.

    电化学加工数字孪生动力学数学模型可视化交互

    复杂扩压器精铸加工缺陷分析及余量控制方法

    祁圣英张艺军刘国宝樊祥明...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精铸扩压器加工位置铸造余量不足缺肉、焊接止口厚度薄厚不均匀等现象,文中分析了机械加工过程中复杂精铸扩压器变形机理,利用三坐标检测、划线检查、余量试切等方法确定内外引气管的缺陷位置及大小,控制铸件毛料余量加工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提高了铸件扩压器机械加工尺寸的一致性,降低了机械加工难度,有效解决了约 96%的铸造毛料缺陷及变形严重引起的零件报废问题,可为普通铸件毛料预检测及机械加工提供参考.

    特种铸造熔模铸造扩压器铸件缺陷余量控制

    航空发动机深孔槽结构电解加工流场仿真

    闫鹏宇石宇飞范庆明张传运...
    337-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深孔槽结构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文中根据深孔槽结构特点及电解液正流式流动方式,设计了一种带有偏置结构的加工阴极,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加工阴极缓冲板和出液孔排布方式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加工阴极上增设带有出液孔的缓冲板,可以提高流场稳定性和流速分布的均匀性,满足加工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的要求.结论可为深孔槽结构高精度电解加工提供参考.

    深孔槽结构电解加工流场仿真流速均匀性

    基于温度实测的搅拌站沥青加热储存能耗研究

    房会彬刘宏丁智勇武杰...
    346-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程中实际运行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为实验研究对象,文中提出基于现场温度实测的搅拌站的沥青加热存储过程能耗模型;根据搅拌站生产特点,将沥青加热储存过程划分为导热油加热、沥青加热、沥青保温使用、搅拌站停机四个阶段,分别建立基于实测温度和传热理论的能耗计算模型;根据能耗计算模型和实测温度数据,计算沥青加热储存过程总能耗.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工工况下,单罐 50t 基质沥青和单罐 50t 改性沥青在整个加热储存生产过程的总能耗分别为 6 682.08,6 290.88 MJ,对比验证搅拌站沥青加热实际消耗的燃油能耗误差为 5.79%~22.60%.结论可为搅拌站沥青加热储存过程能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沥青搅拌站沥青加热储存温度实测能耗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