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郑力军

双月刊

1008-9233

xhxb99@163.com

029-84258531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高职教育为主要特色,集教育教学研究、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刊物。作为高层次的学术理论期刊,我校学报是师生开展科研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及争鸣的园地。学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反映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科研水平等。学报除设常规重点栏目外,还重点反映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及教育教学改革等热点问题,探索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协同进化算法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研究

    屈高敏夏宗德李继广谭健...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规划多无人机协同路径,提出一种协同进化算法.首先,生成预选路径,然后,求解协同函数和相关变量,对路径进行优化.该过程的主要目标是在特定威胁水平下找到最优协同路径和飞行速度,以最小化整体威胁代价.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多无人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外部环境因素,确保执行任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在不同环境(包括二维和三维空间)和不同起飞时间间隔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时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

    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协同进化法

    某振动夹具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蔡文波张海涛杨芳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附件产品振动夹具正向设计与优化能力,以某液压机械装置产品振动夹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振动夹具进行参数化建模,以振动夹具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振动台尺寸约束和夹具重量指标要求为约束条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等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兼顾振动夹具重量指标及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目标前提下,使得优化后振动夹具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 22.5%,夹具重量减小了 11.2%,提升了振动夹具的性能.优化验证与对比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后续产品振动夹具优化设计中,从而提升振动夹具的振动传递特性品质,为保证振动试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振动夹具参数化建模多目标优化固有频率

    固定翼无人机动力系统匹配设计研究

    王振宇郭骁刘颖高宏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设计匹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动力系统,首先,对某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飞行任务剖面设计,给出任务需求表,对不同飞行任务对应状态下的动力需求进行分析;然后,以动力需求最大的飞行任务为目标,进行螺旋桨及发动机的选型;最后,对螺旋桨与发动机、无人机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无人机动力系统可以满足不同飞行任务下的动力需求.基于无人机结构参数及运动学参数的发动机与螺旋桨选型方法和基于推力平衡与功率平衡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指导无人机动力系统的选型以及无人机、发动机和螺旋桨三者之间的动力匹配.研究结果为固定翼无人机按照需求匹配动力系统完成其飞行任务提供方法.

    固定翼无人机活塞发动机螺旋桨

    基于Poly MAX的膜盘型柔性传动轴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董庆高鼎明范依澄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发动机通常采用飞机附件机匣和发动机附件机匣分置结构,使用柔性传动轴连接.柔性传动轴模态设计是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仿真分析获取柔性传动轴模态并进行试验迭代模型,可加速其设计过程.采用有限元法对膜盘型柔性传动轴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固支条件下的固有频率与振型.采用移动力锤法对其进行模态实验,基于模态参数识别理论,利用Poly Max方法对柔性传动轴的传递函数进行模态参数估计与识别,以避免传统模态识别中高阻尼结构产生的测量误差.结果表明,试验识别的柔性传动轴一阶和二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和仿真计算结果相差约2%.考虑到膜盘的加工公差,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得结果可为后续膜盘型柔性传动轴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柔性传动轴膜盘模态试验PolyMax方法

    精密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的数字化测量

    卓普辉李天兴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摆线轮的制造误差是影响精密减速器传动精度的重要因素.基于使用一维测头的齿轮测量中心提出了一种精密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的数字化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而精确的实现摆线轮制造误差的测量.通过建立摆线轮的理论齿廓模型和误差测量模型,计算得到了测头的理论运动轨迹.根据精密测量原理,通过采取实际齿廓的NURBS拟合以及实际齿廓与理论齿廓的最佳匹配处理,构建了摆线轮制造误差精确计算过程及制造误差处理的数学模型,通过采用优化迭代算法求解得到了摆线轮的实际制造误差.在国产JB45型齿轮测量中心上对摆线轮的实际齿廓进行了实际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精密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数字化测量

    振荡环境下正己烷和异辛烷液滴燃烧特性研究

    王嘉琦王星姜治深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己烷和异辛烷燃料液滴为对象,在频率为100、200、500 Hz和声压为12.5、25.0、37.5 Pa的声波激励下对其蒸发点火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以确定不同频率和压强的声波对正己烷和异辛烷液滴点火和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波振荡不会改变液滴燃烧的控制机制,液滴燃烧受液滴蒸发过程控制.施加100 Hz、25 Pa的声场激励后,正己烷和异辛烷液滴的点火延迟时间分别减小了 72%和40%.燃料液滴的燃烧火焰对声波振荡的响应具有低通滤波的特点.在声波频率为100 Hz时,正己烷和异辛烷液滴燃烧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火焰跳动.在振荡环境中,声波频率越低,压强越大,正己烷和异辛烷燃料液滴的燃烧速率越高,两者均在100 Hz、37.5 Pa时燃烧速率最大,分别为0.384 2和0.313 9 mm2·s-1,比未加振荡时分别增大了 43.2%和52.6%.

    正己烷异辛烷燃烧声波振荡

    脉冲频率对高脉冲磁控溅射Cr/C镀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鲁媛媛吴坤尧罗发杨超群...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磁控溅射脉冲频率对镀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以200、300、400、500和600 Hz脉冲频率下制备的Cr/C镀层为对象,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相组成、微观组织和耐蚀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脉冲频率下制备的Cr/C镀层相组成相同,均为Cr7C3;Cr/C镀层的表面形貌均为菜花状颗粒,截面组织均为柱状晶;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Cr/C镀层的组织变粗,柱状晶之间的空隙增大,致密性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镀层的厚度增大,镀层的平均沉积速率从18.45 nm·min-1增大到28.08 nm·min-1;脉冲频率为500 Hz时镀层的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最低,腐蚀速率仅为0.002 96 mm·a-1.

    脉冲磁控溅射脉冲频率Cr/C镀层组织结构耐蚀性

    不同功能单体浓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王贝贝曹盛董双坤王莉娅...
    50-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以软单体丙烯酸-2-乙基己酯、硬单体丙烯酸甲酯功能单体丙烯酸和溶剂乙酸乙酯为原料,经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交联剂乙酰丙酮铝作用,制备不同胶层厚度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探究不同功能单体浓度对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层厚度为30 μm,丙烯酸浓度为10.96%,丙烯酸酯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最大值为2730.5 gf·(25 mm)-1;当胶层厚度为30 μm,丙烯酸浓度为5.80%,环形初粘力最大值为16.559 N·(25 mm)-1;当胶层厚度为20 μm,丙烯酸浓度为8.45%和10.96%时,位移量均为0.5 mm,持粘性好.因此,当胶层厚度为30 μm,浓度为8.45%时,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丙烯酸酯压敏胶功能单体剥离强度

    Ag@PAN纳米纤维的原位合成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

    赵肖娟姚思宇梅前钰崔一海...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可诱发多种疾病.高效过滤材料可有效防护空气中颗粒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获得纯PAN纤维膜基体,采用原位还原的方法合成Ag@PAN复合纳米纤维膜过滤材料,并对所得材料进行测试表征以揭示纳米Ag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PAN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空气过滤性能均较纯PAN纳米纤维有所提升,其中硝酸银浓度为3.6 mmol·L-1的Ag@PAN纳米纤维膜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4 MPa和55.30%,空气过滤效率可达99.90%.

    静电纺丝原位还原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空气过滤

    WBSN中一种针对重要生命信号传输的DI-RED拥塞控制算法

    徐倩毓张琦陈艺蕾王丽...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医疗"的新型医护模式使无线生理传感网络(WBSN)面临着流量传输问题,其中解决重要生命信号传输的拥塞控制问题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I-RED拥塞控制算法.通过建立多跳的数据传输的系统模型,生物传感器收集到的多类型用户生命信息经信息融合单元进行业务分级,无循环优先级汇聚单元进行分组传输,并通过DI-RED拥塞控制单元进行主动丢弃数据分组、通知发送方降低传输速率以缓解父节点的拥塞问题.将父节点缓存中的队列到达状态、离开状态和保持状态构造成离散时间Markov链,结果采用排队论获得系统稳态和性能评价指标.所提算法的数值模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无线生理传感网络拥塞控制优先级排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