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情传播视域下金熊猫奖的国际传播策略探析

    吴曦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熊猫奖的设立与举办是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大举措。本研究尝试引入共情传播理论,按照"现象观察—问题发现—策略提出"的基本逻辑,全面解析首届金熊猫奖开展国际传播、提升传播效能的具体实践,梳理其遭遇的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金熊猫奖扩大在国际话语场中声量的优化路径。

    共情传播金熊猫奖国际传播

    跨文化语境下金熊猫奖的国际化"破圈"之路

    苗慧徐蕾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熊猫奖作为一项立足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倡导"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念,要想落实这一理念,就需要塑造金熊猫奖的文化品牌,提升其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构建新的文化交流话语体系,凝聚价值共识,让中华文明传播全球;在新的国际传播秩序中,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多媒介叙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表达。本文基于首届金熊猫奖的活动,结合相关理论,从品牌塑造、话语构建、多媒介叙事三个角度对金熊猫奖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金熊猫奖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金熊猫奖品牌塑造话语建构多媒介叙事

    中外合拍纪录片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探析

    杨采熳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拍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以实现良好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经历了视角、主题、合作三个层面的变化:视角上关注民生,宣教色彩减弱;解说多元并进,注重参与性,营造在地经验的文化接近;主题上则放眼全球,在文化独特性和普适性之间寻求平衡;合作分包体系愈发成熟,与多国媒体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本文选取中外合拍的优秀纪录片,探讨它们在国际传播上的创新路径。

    中外合拍国际传播纪录片金熊猫

    国产动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中国奇谭》为例

    袁之洲杨采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一经播出就广受好评,并获得了首届金熊猫奖"最佳动画片"奖项。本文认为,该作品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在故事内容层面,该作品通过在取材上古为今用、在视角上以小见大、在意义构建上虚实结合让中国故事有了创新表达;在审美呈现层面,通过传统技艺的视觉元素应用和雅俗共赏的听觉表达构成了符合中式审美的视听呈现;在传播策略层面,通过与时代同步的媒介选择、与受众市场同频的长线发展策略强化了传播效果。本文旨在为国产动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中的创造性转化与繁荣发展。

    国产动画中国奇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内聚、外联与系统性变革: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实践

    白迎港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深度融合实践为个案,提出省级广播电视媒体完成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既定目标的措施。一是汇聚全台技术、传播与业务资源,形成高效协同的传播体系;二是外联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资源,构建一个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媒体市场;三是进行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变革,优化媒体资源配置,重组要素与利益格局。

    全媒体传播体系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

    数智化背景下省级广电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

    齐向楠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化浪潮中,省级广电媒体面临着诸多国际传播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总结当前省级广电媒体在内容创新、融媒体平台整合、本土IP打造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成果,并分析由国际传播环境日趋复杂、数智化媒体生态深刻变革、资源有限等因素所引发的挑战,基于此提出省级广电媒体应通过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渠道拓宽和用户互动强化等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策略。只有抓住数智化转型的机遇,省级广电媒体才能构建与国家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数智化省级广电媒体国际传播传播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场景创新研究

    唐婵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迅猛冲击,广电媒体能否将外在的技术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创新动能,直接影响到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广电媒体已有的一系列实践,探索AIGC赋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场景创新,是最大化发挥智能技术价值进而拓展广电业务价值的重要进路。广电媒体需在业务运转与业务扩容进程中深度嵌入AIGC,充分发挥AIGC的工具性价值、关系性价值、生态性价值,以拓展"新闻创新"场景、创新"文化服务"场景、升级"产业拓展"场景。

    广电媒体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四川观察品牌发展的战略路径:从全链路1.0到2.0的转型升级

    徐蕾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4年中国政府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广电新媒体四川观察积极响应,通过公司化改革和市场化运作,构建了互联网品牌全链路服务平台,实现了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全流程打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四川观察面临后续增长乏力、业务拓展受限等问题,急需通过创新和调整战略定位,实现平台的全面升级与转型。全链路2。0战略旨在通过构建高度协同的生态系统,实现从内容生产到多元化价值创造、从激活市场机制到革新盈利模式、从打造企业到构建生态的转变,通过智力输出、IP化运营和管理体系改革等路径,推动四川观察向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演进。

    媒体融合全链路战略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务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探析

    高幸幸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新闻采编、视频制作、内容审核及个性化推送等方面的应用,然后评估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展望未来,认为AI技术将形成强大的内容驱动力,引领智能化新闻生态构建,深化个性化定制服务,并推动人机协同工作模式的发展。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AI技术将不断克服自身劣势,为新闻业务带来深远影响。

    AI技术新闻业务应用评估发展前景

    AI主播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研究

    胡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播音员主持人虽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但是也面临着时间安排紧张、工作强度大等诸多挑战。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兴起,尤其是AI主播的出现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深入探讨AI主播如何协助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开展播报工作,通过分析AI主播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优势及播音主持面临的挑战,提出AI主播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策略,即AI主播在主持采访、制作节目内容以及设计对话脚本中的辅助应用,以期能够为媒体行业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传统播音员主持人提供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其在AI时代继续发挥优势。

    AI主持播音主持人辅助应用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