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水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水电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北水电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陈念水

双月刊

1006-2610

xbsd@nwh.cn

029-88280709;88280712

710065

西安市电子工业园区丈八东路18号

西北水电/Journal Northwest Water Power
查看更多>>《西北水电》杂志系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技术性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北水电》杂志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北极星》网站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水利水电文摘入编期刊。现为陕西省水力发电学会会刊;北方省(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系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江口水电站花岗岩单轴压缩微观破坏机制研究

    裴书锋郝文锋王营利王一汀...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江口水电站花岗岩微观结构、矿物组分对其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首先开展了花岗岩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花岗岩的特征应力、特征应变及破坏形态,并通过SEM扫描分析其破裂机制,采用Voronoi多边形模拟花岗岩的微观结构,通过块体离散元模拟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基于正交设计-数值模拟-神经网络-智能反演方法得到花岗岩矿物间接触的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破坏模式是拉-剪复合破坏,主破裂角为 60°~70°,晶间破坏主要发生在石英与斜长石接触间,两者颗粒间接触的法向刚度、切向刚度和粘聚力显著影响了花岗岩宏观力学指标.通过数值试验和室内试验得到的花岗岩破裂形态、宏观力学参数基本一致,采用神经网络反演用于微观力学参数识别较为合理,拓宽了微观力学试验的应用前景.

    花岗岩Voronoi微观结构神经网络反演离散元破坏机制

    忠玉水电站拱肩槽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吕光潮李树武李常虎李征征...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风化、卸荷等因素的影响下,高陡边坡稳定性是水电工程重点关注的问题.为评价忠玉水电站拱肩槽高边坡稳定性,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进行,根据现场调查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块体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拱肩槽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左岸破坏区深度小于10 m,右岸破坏区较少,整体较稳定;暴雨工况下破坏区深度最深达20 m,左岸高高程卸荷层存在少量拉张破坏区,左岸高高程浅表局部有失稳可能;地震工况下破坏区深度最深达30 m,两岸边坡稳定性欠佳,建议在施工期间注意开挖爆破导致的小型崩塌落石等,做好主动防护措施.

    高边坡块体理论有限差分稳定性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库区Qd04倾倒体稳定性评价及涌浪分析

    付建伟王志通李瑞卿余文君...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玛尔挡水电站库区发育的Qd04 倾倒体距离上游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水口较近,考虑到该倾倒体潜在失稳体积较大,宏观稳定性较差,水库蓄水后可能沿软弱面或折断面发生失稳,准确评价其稳定性及涌浪风险至关重要.为了准确评价该倾倒体稳定性,分析涌浪情况,采用M-P(Morgenstern-Price)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用常用的3 种滑速计算方法与3 种涌浪计算方法9 种组合进行涌浪计算,使用数值模拟法对涌浪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结合新滩滑坡实测的涌浪数据,得出使用经验公式法时采用能量守恒法计算滑速和潘家铮法计算涌浪高度的组合计算成果更贴近实测值,即在死水位、正常蓄水位时倾倒体整体失稳产生涌浪至上游抽蓄电站的涌浪高度分别为11.3、11.5 m.研究成果可为玛尔挡水电站库区相关工程的风险预测提供借鉴.

    库区边坡倾倒体稳定性评价涌浪分析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坝后区泥石流基本特征及风险性评价

    李瑞卿王志通付建伟刘高...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阳沟发生泥石流会对玛尔挡水电站的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为了对玛尔挡水电站坝后区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发生泥石流的风险性,在分析德阳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活动特征、堆积物特征及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泥石流沟的数量化综合评判法评价泥石流的易发性,以危险性指数、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和模糊综合判别法评价泥石流的危险性,结合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和易损度对泥石流的危害性进行评价,根据风险性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结果表明:德阳沟泥石流为稀性泥石流,一次泥石流量为5.295×104 m3,固体物质含量约1.270×104 m3,属于中等易发泥石流,具有高度危险性和危害性,易对下游S101 省道及坝址区相关建筑及村落居民人生财产安全产生危害,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德阳沟进行防治.

    玛尔挡水电站德阳沟泥石流风险性评价

    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冰水堆积物塌岸预测方法选择

    王群李征征王璋范文东...
    89-9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冰川强大的搬运能力和较短的堆积路径,冰水堆积物易产生结构性脆弱破坏,黏聚力快速衰减.因此,冰水堆积物受外力影响下的库岸边坡稳定问题与传统地层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直接采用现有塌岸预测方法进行库岸边坡计算.以西藏某水电工程的库岸边坡为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采用不同塌岸计算方法在冰水堆积物计算中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两段法和冲堆平衡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了 3 倍(分别为 620 万m3 和218 万m3),冲堆平衡法预测结果更接近蓄水后的真实塌岸情况;库区不稳定坡体的塌岸方量为233 万m3,与冲堆平衡法塌岸预测结果接近.因此,冲堆平衡法基本满足冰水堆积物水库塌岸的计算要求,可为高山峡谷区水库岸坡设计和治理提供借鉴.

    冰水堆积物塌岸预测通用两段法简化冲堆平衡法稳定分析

    近坝岸坡涌浪灾害减灾措施效果评估——以削坡减载为主

    张智李鹏峰贺翠玲史蝶...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减缓近坝库区涌浪灾害是保障水利工程高质量运行的前提.以大型工程近坝岸坡4 号倾倒变形体失稳诱发涌浪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削坡减载措施对涌浪灾害消减特性并寻求评估减灾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库区涌浪波属于有限水深波,类型为弱非线性震荡波,该类型次生波浪高大于首波;提出了4 种削坡减载方案,有效缓解了库区涌浪影响程度,如开挖量最少的方案四,坝前最大浪高2.55 m(不处理浪高11.31 m),折浪率约0.78.研究提出了削坡减载效率系数,可用于评估开挖量和减灾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库区滑坡涌浪减灾提供评估方法.

    近坝岸坡滑坡涌浪削坡减载涌浪灾害数值模拟

    黄土丘陵沟壑区挖填造地工程勘察的探索与实践

    梁谊于永堂唐浩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丘陵沟壑区挖填造地工程会遇到众多岩土工程问题.为保证类似工程建设的安全,避免相关工程事故的发生,依托某黄土丘陵沟壑区挖填造地工程实践,归纳了挖填造地工程前原场地勘察要点、研究方法和评价思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挖填造地工程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给出了建议措施.结果表明:填方区勘察重点为湿陷性黄土和其它覆盖土层的分布以及在高压力条件下工程性质,挖方区勘察重点为土石材料工程性质和土石比;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涉及地下水环境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高填方场地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填挖边坡稳定性、湿陷性黄土地基增湿变形、软弱淤积土地基问题、不良地质作用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挖填造地工程工程地质问题原场地勘察

    小净距浅埋隧洞TRT6000+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

    张飞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小净距浅埋隧洞岩性硬度差、发育地下水、风化不均匀等复杂地质情况下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水、塌方等安全隐患问题,研究使用TRT6000 加地质雷达设备在开挖前对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超前探测的应用效果,为小净距浅埋隧洞的安全顺利开挖提供可靠的预报探测方法.结果表明:根据TRT6000探测图像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和设计纵断面图推测前方存在稳定性较差的破碎带,部分区域存在点状至线状出水情况,在TRT6000 探测的地质异常区段结合地质雷达设备进一步确定掌子面前方围岩完整性与富水情况,通过对比与实际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方法可行;提出了以TRT6000 长距离预报和地质雷达短距离预报两种物探预报方法为主的综合地质预报工作流程,从而准确探测小净距浅埋隧洞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通过准确探测掌子面前方断层、节理密集带、软弱夹层和地下水等情况,可有效降低开挖时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为选取恰当的开挖技术、调整衬砌类型、改进安全措施以及精进项目设计提供依据,具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TRT6000地质雷达破碎带浅埋隧洞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高瓦斯水工隧洞的HSP法超前地质预报

    李海龙肖清华徐晓峰韩翔宇...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法掘进高瓦斯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难题,在讨论隧洞开挖方法与瓦斯潜在逸散的基础上,采用HSP预报方法进行高瓦斯盾构掘进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表明:HSP通过盾构破岩土震源可以获得较好的围岩强反射区域信号,对掌子面前向100 m、径向2 倍洞径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溶洞、软弱夹层、孤石(规模均为等效直径≥2 m)探测准确率≥80%,异常体定位误差≤3 m;通过综合预判前方地质构造及瓦斯状态,进而确定选取常压作业开仓检查及换刀的位置,大幅降低了开仓检查和换刀作业风险,为久隆水库关门山充水隧洞奠定了安全基础,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高瓦斯隧洞土压平衡盾构超前地质预报HSP

    基于SLAM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方法

    贺鸣李龙威任晖樊柱军...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程项目不断向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区域发展,也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已成为地质工程领域获取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为了利用SLAM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并结合岩体不连续性提取的方法,以实现结构面的自动识别,以某抽水蓄能勘探平洞为例,首先采用SLAM手持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然后通过点云建图重定向、去噪、配准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原始点云进行处理,接着运用DSE软件进行结构面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最后对识别结果与罗盘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不同类型的结构面,且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更高,参与人员更少,可为岩体结构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勘察作业安全与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雷达岩体结构面不连续提取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