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TF在疾病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覃书瀛张淑静庞秋香
    1954-1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asic helix-loop-helix leucine zipper,bHLH-LZ)家族,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中,其主要功能为调节黑色素的生成.多项研究显示MITF在不同组织器官和环境中存在十余种不同亚型,通过调控众多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存活、增殖、分化、代谢、DNA损伤修复等生物过程.随着研究的进行,目前已发现MITF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对MITF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各类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黑色素靶基因疾病发生

    热休克蛋白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毕心然马于祺赵爽彦段小钰...
    1961-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类在细胞应激状态下高表达的蛋白质.肿瘤细胞的高代谢活性和快速生长以及细胞内环境的不稳定特点可使HSP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研究表明,HSPs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HSPs在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HSPs在直肠癌的治疗中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通过干扰HSPs的表达或功能,可以有效抑制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耐药性,同时增强化疗、放疗对直肠癌的疗效.此外,HSPs的表达与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以作为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所以,进一步深入研究HSPs在直肠癌中的详细作用机制,有助于为直肠癌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同时,利用HSPs作为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有望为患者的诊断、预测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热休克蛋白肿瘤直肠癌机制干预

    基于微环境调控的多发性硬化症髓鞘再生策略

    金书棋罗富成崔健臣
    1968-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攻击髓鞘而引发的炎性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但在MS患者中,这一过程常被阻碍.随着对髓鞘再生的微环境影响逐渐被揭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其在MS中的作用机制.理解并调控MS中的微环境,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该文总结了髓鞘再生的微环境调控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微环境因子如何影响髓鞘再生及其对未来MS治疗的潜在意义.

    多发性硬化症微环境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再生

    PLAC与胎盘源性妊娠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连春朱真仪杨好杨永康...
    1976-1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胎盘特异性家族蛋白(placenta-specific family protein,PLAC)是一类胎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主要通过调控胎盘的形成、胚胎的植入、滋养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功能,促进胎盘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确保妊娠的顺利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PLAC在胎盘源性妊娠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备受关注,与健康孕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胎盘功能障碍和疾病发生风险相关.该文探讨PLAC与胎盘源性妊娠疾病关系和作用机制,其可能成为妊娠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胎盘特异性蛋白胎盘发育滋养细胞胎盘源性妊娠疾病

    scRNA-seq与scATAC-seq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孟子行李艳国戎浩廖奇...
    1985-1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与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测序(single-cell assay for transposase-accessible chromatin sequencing,scATAC-seq)的出现可以在单细胞层面探索基因表达与染色质结构的开放程度,而两种测序数据的整合分析也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开辟性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细胞功能与细胞状态的信息、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从而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该文全面探讨了scRNA-seq与scATAC-seq数据整合工具的分析流程、原理及特点,并展示了这些工具在疾病机理研究、肿瘤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凸显了整合分析技术在揭示细胞分子机制、理解疾病进程及开发新治疗策略中的独特价值.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测序分析工具整合分析基因调控网络

    生长因子与皮肤创伤愈合

    黄煜翔何晓燕
    1997-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创伤愈合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伤口修复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止血期、炎症期、细胞增殖分化期和组织重建期,各阶段的有序进行是伤口修复成功的关键.在伤口修复过程中,生长因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血管再生,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影响炎症与氧化应激,调控胶原蛋白的合成,调节基质的合成,调节疤痕的形成六个方面.目前,关于生长因子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综合作用研究较为有限,而且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也相对匮乏,因此,探究生长因子与皮肤创伤愈合的联系,有助于寻找和分析新的有效治疗方案.该文采用图表归纳和文字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生长因子促进皮肤愈合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使用的伤口愈合类材料的优劣,旨在为今后皮肤创伤愈合相关研究及新型伤口愈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创伤愈合创伤愈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