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湖南稷子耐盐性的调控作用

    侯汶君麻冬梅张玲杭嘉慧...
    517-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着草料兼用牧草湖南稷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探讨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湖南稷子耐盐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可为其应用于牧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稷1号'品种幼苗为材料,在筛选适宜盐胁迫浓度的基础上,设置对照、盐(150 mmol/L NaCl)和不同浓度(1,10,100 μg/L)EBR单独及复合处理,采用水培试验考察各处理幼苗生长、抗逆生理、光合作用、离子稳态、编码盐过敏(SOS)信号转导途径及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单独盐胁迫幼苗生长(株高、根长、生物量等)受到抑制,叶片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含量及PSⅡ实际光合速率[Y(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转移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等]、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降低,根系K+、Ca2+和Mg2+含量减少,而Na+含量增加,叶片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单独EBR处理对以上指标大多无显著影响.喷施不同浓度EBR均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幼苗上述指标的不利变化,并以10 μg/L EBR处理效果最佳.[结论]叶面喷施EBR能上调盐胁迫下湖南稷子幼苗叶片SOS信号转导途径和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增强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维持根系离子稳态平衡,保护其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提高其耐盐性.

    表油菜素内酯湖南稷子盐胁迫抗氧化系统光合作用离子代谢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大麦叶斑病抗性研究

    叶霈颖司二静鲁宗辉汪军成...
    529-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大麦抗叶斑病效应差异及其分子机制,为应用MeJA防治大麦叶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蒙啤麦3号'大麦品种幼苗为材料,设置不接菌(无菌水处理叶片)、接菌(无菌水处理叶片接种麦根腐平脐蠕孢菌)和接菌+MeJA(0.5,1.0,1.5,2.0,2.5 mmol/L MeJA喷施叶片后接菌)3组处理,于三叶期调查叶斑病发病情况,并据此筛选最适MeJA浓度,然后测定不接菌、接菌及接菌+MeJA(最适浓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叶片的抗氧化酶、抗病相关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叶面喷施外源MeJA提高了大麦对叶斑病的抗性,1.5 mmol/L MeJA处理叶片的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降低19.03%,诱导抗性效果最佳;(2)与单独接菌处理相比,1.5 mmol/L MeJA处理大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其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受MeJA调控转录因子及编码抗病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结论]外源喷施1.5 mmol/L MeJA通过调节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调控抗病相关酶基因及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进而提高大麦植株的叶斑病抗性.

    大麦茉莉酸甲酯叶斑病诱导抗性抗氧化酶

    9个山茶品种对高温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其耐热性综合评价

    郭卫珍宋垚章丹峰张春英...
    539-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山茶的花型和花色丰富、花期长,其耐热性日益受到关注,筛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可为山茶属植物耐热性鉴定、种质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热性较强的单体红山茶和'串花瀑布'为对照,7个自育束花茶花新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瓶插方法,在短期(5 h)和长期(7 d)高温(42 ℃/35 ℃)处理后,考察各品种形态及光合生理标指标的变化,并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1)'垂枝粉玉'和'串花瀑布'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长期高温胁迫后均未出现热害.'金叶粉玉'、'上植华章'和'玫瑰春'在高温胁迫下Pn和Gs均显著降低,而Ci升高,'金叶粉玉'和'上植华章'的Fv/Fm、Fv/F.和ETR均大幅降低,且长期高温胁迫后出现较严重热害或死亡.(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换算成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可达90%;短期高温时以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的综合权重值较高,长期高温时以叶绿素a/b、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的综合权重值较高.[结论]新品种'垂枝粉玉'耐热较强,'上植月光曲'、'上植欢乐颂'和'玫玉'中等耐热,'玫瑰春'、'上植华章'和'金叶粉玉'耐热性较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可作为山茶短期耐热性考察指标,而叶绿素a/b、Fv/Fm、qP、qN可作为山茶长期耐热性的考察指标.

    束花茶花高温胁迫光合色素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评价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桔梗幼苗生理特性和药用品质的影响

    苏芸芸付菲菲欧晓彬
    55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干旱严重影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揭示外源钙缓解桔梗干旱胁迫伤害的潜在生理机制,可为利用外源钙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桔梗耐旱性和药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桔梗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10 mmol/L CaCl2,研究外源钙对桔梗幼苗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药用部位品质等的影响.[结果](1)外源钙能促进干旱胁迫下桔梗根长和干鲜生物量增加,同时促使其叶片气孔开度、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著增加30.28%、57.67%、44.44%、100.33%、89.53%、60.00%和83.11%.(2)外源钙使干旱胁迫下桔梗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3.82%和18.66%,同时使其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5.43%、7.90%和33.92%,也显著提高其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3)外源钙促进桔梗根中皂苷D、多糖、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在正常条件下分别显著增加35.34%、34.87%、4.19%和6.52%,在干旱胁迫分别显著增加10.94%、7.53%、6.07%和5.78%.(4)桔梗地上部和地下部N、P、K、Ca、Cu、Mn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而在外源钙处理下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喷施10 mmol/L CaCl2能增强干旱环境中桔梗叶片抗氧化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协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和矿质元素累积,改善药用部位品质,缓解干旱对桔梗幼苗的伤害.

    桔梗干旱胁迫外源钙光合作用次生代谢产物抗氧化系统

    5种叶面肥对大棚草莓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张杨马宗桓毛娟李文芳...
    562-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叶面肥对大棚草莓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叶面肥,为草莓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牟家台草莓温室大棚内栽植的草莓品种'蒙特瑞'为试材,在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在萌芽期、现蕾期、生长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经典750倍液(T1)、花仆1500倍液(T2)、润亮750倍液(T3)、艾德拉果500倍液(T4)及磷酸二氢钾1 500倍液(T5)5种叶面肥,清水作为对照(CK),测定处理植株光合参数、果实品质、生物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1)喷施不同叶面肥后草莓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上升,胞间CO2浓度均高于CK;(2)T2和T3处理能够显著改善草莓果形指数,T1和T5可以显著增大果实体积和质量,T1处理平均单果质量较CK增加了35.04%,T5处理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较CK增加了49.39%和40.64%.(3)各叶面肥处理草莓果实品质均得到有效改善,并均以T1处理最佳,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增加30.84%、33.5%和38.5%、27.9%和36.2%,可滴定酸含量则最低,糖酸比最高,且均与CK差异显著.(4)喷施适宜叶面肥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生物量以及果实的最大单果质量、产量,且以T1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显著增长了13.65%.[结论]施用适宜的叶面肥均能有效改善草莓营养生长状况,提升草莓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产量,并以经典750倍液叶面肥施用综合效果最佳.

    草莓叶面肥果实品质植株生长产量光合特性

    茶树NAC转录因子基因CsNAC79和CsNAC9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孔洁玙杨妮罗微胡志航...
    572-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茶树NAC转录因子基因CsNAC79和CsNAC9,并分析它们在干旱、盐、高温、低温、外施ABA和外施GA3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解析CsNAC79和CsNAC9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茶树'龙井43'为材料,用RT-PCR扩增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CsNAC79和CsNAC9,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qRT-PCR检测CsNAC79和CsNAC9在茶树6种非生物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CsNAC79和CsNAC9分别编码409个和282个氨基酸,且分别在15-150氨基酸位点、11-134氨基酸位点含有NAC家族成员典型的NAM保守结构域.(2)CsNAC79蛋白与中华猕猴桃、柿、洋蓟亲缘关系较近,CsNAC9蛋白与桃、荔枝、榴莲亲缘关系较近;2个NAC转录因子均是亲水性蛋白,皆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CsNAC79和CsNAC9的启动子区域都含有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蛋白质空间结构分析显示,CsNAC79和CsNAC9蛋白主要是由不规则卷曲和a-螺旋组成.(3)表达分析表明:CsNAC79和CsNAC9基因在6种不同非生物胁迫下均上调表达.[结论]茶树CsNAC79和CsNAC9基因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

    茶树NAC转录因子ABAGA3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灵宝杜鹃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于相丽陈燕赵若航李勇慧...
    582-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BP)家族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灵宝杜鹃SBP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和在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功能提供参考,并为灵宝杜鹃物种保护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灵宝杜鹃(Rhododendron henanense subsp.lingbaoense)SB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组织特异性,并用qRT-PCR方法检测SBP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果](1)从灵宝杜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含SBP保守结构域SBP成员,依次命名为RhlSBP1-RhlSBP19,基因不均匀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179~1 072 aa,分子质量为20.26~118.73 kD;蛋白定位于细胞核;(2)系统发育分析将19个RhlSBP分为5个亚族,大部分RhlSBP与拟南芥AtSPL家族成员聚类;(3)所有的RhlSBP共有motif 1、motif 2和motif 4,基因结构显示Ⅳ、Ⅴ亚族内含子数量远多于Ⅰ、Ⅱ、Ⅲ亚族;(4)RhlSBP启动子中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环境胁迫响应元件,推测RhlSBP可能在灵宝杜鹃响应光调控、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5)灵宝杜鹃与其同科植物羊蜘蹰、圆叶杜鹃的SBP基因有更高的共线性;(6)RhlSBP基因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7)RhlSBP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具有响应作用,但不同成员在不同胁迫下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茉莉酸甲酯和低温处理后,基因表达总体呈上调趋势,高盐会抑制RhlSBP基因表达,干旱条件下,RhlSBP基因表达呈先上调再下调趋势.[结论]RhlSBP1、RhlSBP8可能是干旱、低温和MeJA诱导关键基因.

    灵宝杜鹃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

    辣椒CaNAC36的耐盐性分析

    龚成胜郑雨晴潘宝贵郭广君...
    593-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辣椒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随着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探讨辣椒耐盐关键基因的功能,加强辣椒耐盐机制研究对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组前期挖掘到辣椒盐胁迫响应相关的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CaNAC36,在此基础上,以耐盐辣椒PI201224和敏盐辣椒PI438643为供试品种,克隆获得CaNAC36全长gDNA和cDNA序列,荧光定量分析CaNAC36及可能互作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组织表达情况,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CaNAC36及其互作基因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CaNAC36序列在耐盐和敏盐材料中DNA和cDNA同源性分别为99.86%和100%;CaNAC36在耐盐材料根和茎组织中表现为诱导上调表达,在敏盐材料根和叶中表现为诱导下调表达;对可能与CaNAC36存在互作关系的48个基因的注释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跨膜蛋白、转运蛋白、水孔蛋白、氯离子通道蛋白、解毒蛋白等14个基因可能与CaNAC36存在功能互作.在PI201224和PI438643盐胁迫处理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5个相关基因(Ca pana08 g002748、Ca pa-na00g004514、Capana09g000275、Capana07g001450、Capana02g001031)的表达呈显著差异;同时结合启动子分析发现CaNAC36及5个关联基因启动子域含有大量的逆境相关顺式作用元件.[结论]CaNAC36是辣椒响应盐胁迫的重要调节基因,其可能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而提高植株的耐盐性.

    辣椒CaNAC36盐胁迫基因互作

    调控葡萄酒石酸生物合成基因VvbHLH79克隆及表达

    杨环齐李梦涵王明慧苏静...
    602-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酒石酸不仅影响葡萄果实的味道,还决定葡萄酒的色泽、口感、微生物稳定性和陈酿潜力.探讨调控酒石酸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机制,通过生物技术调控葡萄内源酒石酸的积累或定向培育高酒石酸积累型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方法]研究以酿酒葡萄'琼瑶浆'、'马瑟兰'为试验材料,用PCR方法从中克隆到与酒石酸含量相关的VvbHLH79转录因子,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用HPLC和qRT-PCR技术测定葡萄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酒石酸含量和VvbHLH79的表达量;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果梗侵染法瞬时转化葡萄幼果果实之后检测VvbHLH79的表达量和酒石酸含量.[结果](1)通过RNA-seq测序筛选获得1个葡萄VvbHLH79基因,该基因CDS序列全长831 bp,编码27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6.22 kD,理论等电点为5.15,属于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第147-232位含有bHLH-SF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2)葡萄VvbHLH79编码蛋白与河岸葡萄中的bHLH89编码蛋白(登录号:XP_034699340.1)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99.64%.(3)VvbHLH79相对表达量随着'琼瑶浆'果实发育降低,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降低了67.25%;酒石酸积累主要在葡萄果实转色之前,转色之后酒石酸含量就快速下降.(4)VvbHLH79在低酒石酸葡萄果实中瞬时过表达后使酒石酸含量显著升高,而将VvbHLH79在高酒石酸葡萄果实中沉默后酒石酸含量显著下降,证实VvbHLH79基因正向调控酒石酸含量.[结论]VvbHLH79转录因子可能在葡萄酒石酸生物合成通路中发挥作用.

    葡萄VvbHLH79转录因子酒石酸基因克隆

    葡萄TS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杨杰龚丽丽徐涛赵双滢...
    612-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液泡膜糖转运蛋白(TST或者TMT)是植物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糖转运蛋白.研究旨为探究TST基因家族在葡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为阐明TST基因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方法]通过同源分析法从葡萄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TST基因,对基因的结构和编码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qRT-PCR技术分析'鄞红'葡萄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的TST表达水平,并对不同时期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ST基因家族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存在3对片段重复和3对串联重复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将其分为3个亚家族,各亚家族成员结构相似;TST基因含有大量与激素、光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TST家族蛋白质由a-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各亚族蛋白模型相似;VvTST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存在时空表达特异性;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果肉中 4 个 VvTST 基因(VIT_18s0001g12560、VIT_18s0122g00850、VIT_04s0023g01860 和VIT_03s0038g03940)的表达水平与其中可溶性糖的积累呈现相似变化趋势.[结论]VvTST可能对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ST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可溶性糖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