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许昌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许昌学院学报
许昌学院学报

李俊恒

双月刊

1671-9824

xcxy.xb@263.net

0374-4369217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许昌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本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教学质量服务,同时与兄弟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栏目有魏晋史研究、建安文学研究、中原春秋、中学教学研究、大学生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孙吴"典军"小考——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

    崔启龙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马楼吴简州中仓出米简中频繁出现有向"典军"下属诸曹吏支付廩奉的记录.结合传世文献,"典军"出现于汉晋之际,而孙吴典军并非将军号,实则是负责军中文书行政的职官,设置于中军.孙吴典军分曹理事,僚属组织一如郡县曹吏,兼管军政与民政,在军事上负责登记军功、调配军需,在民政层面负责兵户及其家属管理,这应与孙吴兵户家属常随营居住有关.孙吴军事管理体制的"郡县化"与郡县行政的"军事化",体现出孙吴社会高度军事化色彩.

    孙吴典军走马楼吴简兵户

    走马楼吴简"炭民""樵民"释解

    庄小霞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马楼吴简所载"炭民""樵民"是烧炭服役户和伐樵服役户,为孙吴宫廷、郡县提供木炭、薪柴."炭民""樵民"都是"举户从役",且终身服役.通过对"炭民""樵民"的研究,既增进了解孙吴徭役制度,又进一步推动魏晋南朝徭役制度的研究.

    走马楼吴简徭役"炭民""樵民"

    走马楼吴简余力火种田及相关问题辨析

    赵义鑫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余力火种田税率较低,其具有土地质量好、个体耕种量大和分布在规模较小的丘中三个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余力火种田的性质界定为官府为优待某些居民而特意划分的土壤肥沃、税率优惠程度高的土地.余力火种田与火种田、余力田在田地性质、土地质量、个体耕种量和分布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三种土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余力火种田中的"斛加五升"现象是官府为调节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而推行的措施,有限制基层社会过度分化的意图.

    余力火种田火种田余力田"斛加五升"

    曹植《远游篇》创作年代新探

    夏洵若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远游篇》是汉魏著名诗人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年代不详,且至今未有定论.对《远游篇》具体创作年代,或简而概之认为是曹植人生后期作品,但对诗人在黄初与太和年间的差异状态不予区分,更多的则是避而不谈.联系作者生平,细究作者心理,通过文本互证可知,《远游篇》创作年代可确定于黄初中后期.

    《远游篇》曹植游仙诗作品断代魏王朝

    钧瓷意象美学的双重探索:一种现代性视角

    王洪伟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 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对钧瓷意象、意境美学现代性的探索;与此同时,许多慕名到钧瓷原产地的学院派艺术家,立足传统钧瓷工艺和材质,从艺术形式、学术思想等多元视角对传统的钧瓷意象美学现代性进行探索.两类探索并行不悖,一起构成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新内涵,推动了当代中国钧瓷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现代性的双重增长,为中国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典范.

    钧瓷美学窑变意境学说意象美学

    嵌入与成长:钧窑现代陶艺的类型学研究

    姚瑶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钧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曲折的发展经历和长久的艺术淬炼,使得钧窑的历史成就与美学影响举世瞩目.20 世纪 60-80 年代,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内地,传统钧窑艺术和现代陶艺发生碰撞与交融,极大推动了钧窑现代艺术的转型.以类型划分作为研究切入点,明确了钧窑现代陶艺类型学划分的方法与途径,并且根据造型语言和观念意识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将钧窑现代陶艺划分为"传统工艺转化型"、"现代雕塑融合型"和"当代艺术趋向型"等类型,明确了从传统到现代各类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联系,为推动钧窑现代陶艺的当代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思路和研究方法.

    钧窑钧窑现代陶艺类型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王中原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文论中国化当代化

    《世说新语》"鬼子敢尔"论考

    马珏丹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说新语·方正》第18 条,陆机怒骂卢志"鬼子敢尔",此事先见于《郭子》,但《郭子》的记载并无"鬼子敢尔"一语.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卢充幽婚"传闻释"鬼子"一词的来历,然而从"幽婚"到"鬼子"一语,其中的褒贬明显不同."鬼子"一词带有强烈的贬义,与"幽婚"传闻对卢氏家族态度迥异,说明"幽婚"传闻不足以释"鬼子"一词之来历.与道教的关联使卢氏家族与鬼神之说产生联系,卢循的失败又使卢氏在南朝地位下降,影响了《世说新语》对卢志的书写.在众多传闻中,《世说新语》作者选择了"鬼子"一语,说明创作者通过细节表明感情态度的特点.此外,不同时期文献对"幽婚"传闻的不同态度,正反映出家族地位的变化对家族先人评价的影响.

    《世说新语》鬼子卢氏家族

    坐庄、嵌套与循环:《西游记》的交易奥秘——兼论游戏说的谬误

    毛志勇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僧取经表面像游戏,本质是交易,目的是清心安天.将取经看作承载一系列交易的事件,会发现其结构是嵌套式的,从顶层依次往下分别为玉帝与如来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李世民的交易、观音代表如来与唐僧师徒的交易,以及取经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具体交易.层层穿透下去,本质是佛派坐庄下心与天的交易,孙悟空和妖魔等天宫体制外势力把放纵的心收回,换取玉帝所在天宫的安宁,由此心获得天的庇护,天得到心的拥戴;此外,唐僧师徒证得功果,大乘佛法永传东土,大唐在阴司积压的冤魂得以超生,重启"人—鬼—人"的循环,除被剿灭或镇压的妖魔及被妖魔所伤的人类外,这场交易可谓各取所需.

    西游记交易嵌套循环理性

    试论"看"类动趋式的虚拟位移特点和语义演变

    周文芳凤蝶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把现代汉语的"看"类动趋式看作虚拟位移表达式,从塔尔米位移路径的构成要素出发,对"看"类动趋式进行分类和特征分析,突破以往只针对"看起来"和"看上去"聚焦而忽略其余"看"类动趋式的研究,并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读"看"类动趋式的语义演变和突显的不同位移路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期对"看"类动趋式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虚拟位移位移路径"看"类动趋式语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