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物元法的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研究

    王婧陈莉刘梦溪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地铁工程的绿色施工程度,进一步推动地铁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综合管理4个方面构建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17个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量化分值区间划分为4个,并确定各区间对应的评判标准.基于物元法构建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确定指标的经典域、节域等参数,计算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从而确定评价指标以及地铁工程绿色施工等级.通过地铁工程实例对基于物元法的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元法的地铁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地铁工程的绿色施工程度.

    地铁绿色施工物元法评价模型

    北京地铁既有地下结构渗漏特征研究

    于霖李宇杰叶利宾杨硕...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程度减少渗漏病害对地铁运营安全和服务品质的影响,文章提出渗漏病害分类分级标准.同时,基于现场监测数据,揭示北京地铁既有地下结构渗漏病害时空分布特征,并阐明地下水埋深、地质条件、施工工法和服役时间对渗漏病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渗漏病害可以被划分为10种渗漏类型、4个影响等级、5个渗漏等级,其中裂缝渗漏是最主要的渗漏类型,D级为最主要的影响等级,滴漏则是最主要的渗漏等级.渗漏点数量呈现出"春秋少、夏冬多"的季节性特点,尤其7月、8月和12月是渗漏病害的高发期.车站出入口通道、轨行区以及隧道拱顶和拱腰是渗漏风险最高的4个区域.此外,渗漏点数量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减小而显著增多,而随服役时间的增长则先增后减.且大部分渗漏点出现在砂卵石地层和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地下结构中.

    地铁地下结构渗漏病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白丽扬王广群郑智雄于广明...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地铁车站基坑在施工过程中需承受后期的大型装配式构件吊装的循环重载,其变形问题对车站安全高效施工具有重要影响.灰色系统理论在基坑变形预测中广泛应用,其中灰色GM(1,1)模型应用较多,而灰色GM(2,1)模型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和GM(2,1)模型分别对装配式车站基坑的2个监测点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对比2种模型结果.经过后验差检验分析,发现GM(1,1)模型和GM(2,1)模型精度都属于"一级"(优).与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在2个测点预测中,GM(2,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预测结果相对误差更小,更接近实际值,因此预测精度更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地铁车站装配式灰色系统GM(1,1)模型GM(2,1)模型基坑变形预测

    双线盾构地铁隧道穿越采空区引起拱顶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陈熙曹伟杨于洪彪白丽扬...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线盾构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当穿越采空区段时,由于采空区的重新活化,导致拱顶沉降量相较于无采空区的情况更为严重.为探究引起拱顶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主次关系,文章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工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聚焦对采空区埋深、厚度、长度3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得出诸多规律性结论.其中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埋深最为关键,长度次之,厚度影响最小.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尤其在建设隧道过程中针对某项重点处理环节,为其提供重要参考.

    地铁双线盾构隧道采空区影响因素

    复杂地层地铁基坑爆破振速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叶正联刘立永周武周学彬...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小梅沙站至溪涌站工程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有无减振孔对建筑物振速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减振孔设计参数下该工程减振孔的减振规律.结果表明:减振孔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速峰值,使振动能量分布均匀,避免振动的集中和局部增强;减振孔的孔距增大时,减振孔的布置空间减少,减振效果降低;减振孔的孔径增大时,建筑物振速峰值减小,减振效果提高;减振孔的孔深增大时,减振效果提高,但当达到一定深度后,减振效果发生减弱.相关研究可为未来其他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基坑工程中的爆破振动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铁基坑爆破振速数值模拟减振孔减振效果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下的地铁隧道掘进机预测模型研究

    赵雷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地铁区间现场数据为依托,建立隧道掘进机掘进速度LSTM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地质参数对该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影响,为挖掘出更有效的信息,将各影响指标先进行动态因子模型降维后,再进行数据训练.结论如下:①LSTM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隧道掘进机掘进速度,预测精确率高达 99.02%,且F1值均在 95%以上;②考虑地质参数对隧道掘进机掘进速度的影响后,模型预测精确率由96.91%提高至 99.02%;③通过动态因子模型数据降维后再进行数据训练,模型预测精确率从98.96%提高至 99.02%.相关研究可为隧道掘进机重大掘进装备的多源异构混合数据建模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铁隧道掘进机多源异构地质参数动态因子模型LSTM预测模型

    浅埋铁路隧道下穿公路施工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宋健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挖既有公路下方浅埋大断面隧道时,容易对既有公路的路面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引发路面沉降甚至破坏等问题,进而威胁公路行车安全和破坏道路质量.为探究这一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文章基于德上公路下方的合福高铁黄柏岭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实践,分别采用CRD法、CD法和台阶法对工程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不同分析方法下路面沉降、围岩应力与围岩变形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模拟时效果良好.同时在施工实践中采用小导管和管棚联合方式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地表沉降和结构断面观测数据,对爆破技术进行优化,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和沉降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本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铁路隧道沉降控制下穿公路CRD法CD法台阶法有限元分析

    联络通道原状冻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郭胜远黄建曹咏娜韩继勇...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市地铁区间联络通道采取冻结法施工,冻结区主要含粉质黏土和细沙.为保障冻结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验证冻土帷幕强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该冻结区域进行原状冻土取样,并制作冻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冻土强度以及破坏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沙冻土试样平均抗压强度为 3.40 MPa,破坏表现为脆性,其中失去抗压能力有2种方式,包括结构破坏,以及受外界影响,冻土中的冰融化使细沙解体而失去承载能力.粉质黏土冻土试样平均抗压强度为0.67 MPa,破坏表现为塑性,主要是受外界影响,冻结融化导致冻土的抗压承载能力下降.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和现象分析,提出冻结施工合理化建议,以保障冻结施工过程的安全,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原状冻土抗压强度

    成渝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李组奎邹小燕张瑞宏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发展带,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为研究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依托成渝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实例,首先在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研究变量,选取、收集并整理2003年—2022年20年间成渝城市群143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开通轨道交通的区域对相邻区域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更好利用轨道交通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成渝城市群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异常磨耗及调整预防措施研究

    鞠克康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弓网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性对于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提升运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贵阳市轨道交通 1号线列车运营中出现的弓网异常磨耗现象为例,深入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弓网异常磨耗的成因,包括弓网材料、接触网悬挂方式、接触网刚柔过渡设计、弓网接触压力、列车运行速度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基于弓网异常磨耗成因分析,进一步针对性提出设计、施工及运营各阶段的调整与预防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减少弓网异常磨耗,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延长系统寿命,并降低运维成本,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异常磨耗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异常磨耗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