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形象建构与城市生活方式——以广州城市形象与广式生活为例

    柳立子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关键要义,也必定成为城市文化形象建构的核心内容.文章尝试以"广州城市形象与广式生活"为例,通过对"广式生活"进行外延内涵的阐释,提出广州城市形象以"广式生活"为核心的建构策略,从而揭示城市形象建构应以城市生活方式为核心展开:一是以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物质场景为具象基础;二是以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文化意象为情感力量;三是以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哲学内涵为规则理性.

    城市形象建构城市生活方式广式生活文化意象哲学内涵

    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快速重构——以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Hui House为例

    禚璇李早杨余杨泽宇...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筑作为城市记忆脉络的具体体现,其发展不应朝着千篇一律的方向前进,而是应当立足于建筑自身的功能,体现地域性的建筑风貌,构成城市形象的小环节.建筑风格的重构作为地域性建筑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不仅仅是对历史要素的简单复制,更应当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给传统要素新的解释和时代意义.第3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Hui House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吸取了传统徽派民居相关建筑经验,凭借独特的钢结构实现优美建筑形体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的建造流程要快于一般的钢结构住宅.文章梳理了设计与建造两个不同阶段的快速重构策略,从而为形体特殊的钢结构住宅快速建造提供了现实参考案例,为传统徽派民居的技术更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建筑样式的重构徽派建筑风格太阳能建筑设计与建造

    "比较"视角下的长江经济带近期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洪思思李志刚许红梅程晗蓓...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时空演化格局,论文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围绕人口、土地、经济、交通、生态等5个关键维度,识别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综合水平(与全国比较)及其内部的区域差异,把握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在国家战略驱动下,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发展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经济带内部区域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不均衡性,呈现"从西到东递增"和"两端高、中部低"的空间特征;(3)全域协同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各省市间的差距在时序上呈不断缩减态势.建议未来在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中游地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评价比较研究时空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罗杨帆孙凌宇
    96-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设定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成渝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进行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四川省内部产业联系强度高于重庆市,且处于不断加强的过程中,而重庆市内部各产业联系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另一方面,重庆市对四川省的外溢性影响大于四川省对重庆市的外溢性影响,且重庆市对四川省的外溢性作用主要来源于重庆市的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研究发现,2007-2012年5年间两地的区域内产业关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而区域间产业关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相对下降趋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视角下先发地区工业型乡村的转型发展研究——以浙江省泽国镇为例

    耿佳陈晨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发地区工业型乡村是20世纪80年代推动乡村工业化蓬勃发展的产物,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城市产业经济的比较优势日 益凸显,而乡村地区的工业发展逐渐受到城乡发展差距、本土环境压力等限制,曾经辉煌的乡镇企业成为"低小散"和"脏乱差"的整治对象.在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在江苏省华西村、永联村为代表的乡村线性赶超城市模式和浙江省余村、黄杜村为代表的特色农旅转型发展模式之外,发达地区的工业型乡村是否还存在第三种发展方向?以浙江省泽国镇为例,研究其在环境规制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既有制鞋产业基础找到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成功推动乡村地区转型发展.泽国镇的乡村转型实践符合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根据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寻找新的比较优势",对我国发达地区工业型乡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先发地区工业型乡村乡村转型比较优势规划策略

    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

    陈玉豪井晓鹏熊海燕赵鑫...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勤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活动,会对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作用.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相关文献总结的理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建成环境直接影响通勤模式,进而间接影响通勤满意度;通勤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高密度的路网和服务设施点、高混合度的土地利用,可促进通勤满意度最高的慢行通勤发生.基于此,通过优化建成环境与制定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可鼓励慢行通勤、规范电动车通勤、改善公交车通勤,最终提升全民通勤满意度.

    通勤满意度通勤模式建成环境结构方程模型

    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关联性分析——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樊应凭金晓斌陈传钊马丽...
    116-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当,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发生剧烈变化,景观格局特征愈发复杂,受格局影响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变化.为探究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性,文章以海口市秀英区为案例区,利用4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1990-2015年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景观因素,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景观格局经历了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和斑块个数(NP)不断减小,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平均规模增大,形状复杂程度减小;邻近度和蔓延度(CONTAG)波动变化,结合度(COHESION)渐高;景观类型多样性有所下降,优势景观类型的主导性逐步降低.(2)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下降"的态势,北部沿海地带生态环境条件较优.1990、2002、2007和2015年RSEI优良区面积占比分别为91.60%、75.28%、69.64%和84.04%.生态质量提升区主要集中于秀英区中西部乡镇,生态质量下降区集中于南部地区.(3)散布与并列指数(IJI)、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MNN)、结合度指数(COHE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相关.其中散布与并列指数(IJI)、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MNN)对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负向影响,而结合度指数(COHE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的影响效应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景观格局指数RSEI指数时空变化机制海口

    城市公园绿地绿色绅士化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李诗尧李玉婷魏星李永正...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更新与绅士化对快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影响加强,城市公园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选取2011-2018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绿色绅士化的现象特征和水平测度,并对绿色绅士化现象进行验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朝阳区绿色绅士化的现象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社会经济特征相关性强、社区需求不匹配等特征.在2011-2018年之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指标与区域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望京、亚运村、安贞、和平街等街道绿地绅士化水平较高.居民关注且绿色绅士化现象影响度高的公园无形价值因素包括公园风景、文娱活动、公园可达性、视线盲区、噪声、犯罪率、安保管理等.艺术构筑物、轮滑活动、公园可达性、社会凝聚力等因素影响性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改造和公平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绿色绅士化城市公园绿地无形价值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北京市朝阳区

    作品选

    后插5-后插6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宅基地换房模式分析——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来自新市民的声音——天津宅基地换房农民的就业与生活考察》

    田静婷
    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