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研究
现代城市研究

叶菊华

月刊

1009-6000

urbnrech@163.com;editor.mur@gmail.com

025-84784510

210029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现代城市研究/Journal Modern Urban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创刊,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追求学术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新动态,刊载有创见的现代城市研究成果、述评、实例分析、文摘等。深受高校、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的广大读者的好评。本刊内容充实、版式清新、装饰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培刚曲鹏慧杨宁宁罗小龙...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体现,从省域视角辨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效支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文章以江苏省47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模型,分尺度、分批次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格网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框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论如下:①不同尺度下,江苏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差异化集散特征,区域、市域尺度下传统村落分布较为分散,区县尺度下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分布在苏州吴江、无锡宜兴、扬州高邮和江都;②不同批次传统村落在苏南地区的空间分布密度远高于苏北地区;③生态、人口、经济、交通与城市因素对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作用方向、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江苏省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共享空间特征研究

    张梦淼肖灿唐成君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涉及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地处湖南省南部,是以血缘关系和族谱为纽带,拥有完整的宗法礼制和生产关系的传统村落.选取湘南地区3 个典型的宗族型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将共享空间分为物质载体、社会交往、精神寄托、文化延续 4 种类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村落、村民、游客 3 个维度构建空间网络模型,解读空间—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村落共享空间特征,探讨宗族文化对村庄有形实体空间的影响,以期为宗族型村落建设中的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宗族型传统村落共享空间类型行为活动社会网络湘南地区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时空演变研究

    陶德凯唐凯旋罗吉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约束条件下建设用地效率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乡空间发展研究的焦点.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与全局参比法测度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动态分析长三角区域整体及各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SBM-Undesirable模型与全局参比法相结合可以解决Malmquist指数时空特征定性评价的局限性;(2)2011-2019 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呈提升态势,但变化趋势呈U字形的演化特征;(3)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空间格局演化较为剧烈,低效率区域呈现"面状—零星点状"发展,高效率区域呈现"零星点状—反K字形网络状"发展;(4)根据非有效城市的投入产出冗余程度可进行相应比重调整,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优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城市建设用地效率SBM-Undesirable环境约束时空演变长三角地区

    社区农园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对比研究

    黄瑛吴浩盛张雅婧杨槿...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农园的建设及其展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日益增多,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国内外社区农园研究的发文地域、关键词、突现词知识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内外在社区农园研究历程、内容和深度方面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显著差别,未来我国社区农园发展趋势应积极探索其作为破解"一老一少"困局和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之一.

    社区农园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分形视角下城市非规则道路网近百年演化过程研究

    韩宝睿董任丁梓轩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网在不同时期具有独特的网络结构,然而在近百年历程中如何演变,其过程并不清晰.研究以城市非规则道路网为例,通过历史资料整理提取了南京市鼓楼片区1900年来4个时期道路网,运用分形理论量化表达道路网覆盖均匀度和发育复杂度.结果表明:鼓楼片区非规则路网是由贯通性主干路牵引形成的;其路网相对稀疏,依然有更新和改进的空间;路网覆盖度和连通度近年来趋于平缓,城市应重视干道的功能拓展和"大院制"支路的打通.通过文献史料分析,解释了不同阶段规划思想、社会变革等因素对道路网演变起到的作用,认为历史古城道路网的更新保护应重视起牵引作用的骨架干道,同时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提升其可达性.

    交通工程百年演化分形理论道路网络结构特征

    基于MGWR模型的大城市房价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强欢欢王慧雷书雨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 2022 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 4 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②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③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住房价格住房阶层空间分异混合地理加权回归(MGWR)

    交通与土地利用要素供给对通勤圈空间特征的协同优化机制——以武汉市为例

    郭亮彭雨晴张彪韩梦凯...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交通矛盾日益制约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居民时空大数据的通勤圈空间特征研究为精细化交通与土地利用等要素配置提供了有效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息数据识别出商业(务)型、工业型两类通勤圈,结合情景模拟探究交通与土地利用要素供给对通勤圈形态变化及内部交通结构特征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商业(务)型通勤圈呈现"圈层+轴带"和"核心集聚+圈层扩展"两种结构模式;工业型通勤圈则呈现"纺锤模式"布局,通勤方向性更为明显.(2)轨道交通要素供给会重点影响通勤圈的形态、拉长通勤距离;土地利用要素的紧凑布局有利于促进通勤圈圈层集聚,缩短其通勤距离和时耗.针对两种类型的通勤圈,从促进通勤圈绿色出行的角度提出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和服务设施配套的优化策略.

    通勤圈空间结构情景模拟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物业上市企业服务效率评价

    张燕张逸荃高强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引入ESG理念,重构物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模型对其物业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按不同的ESG等级分析制约物业服务效率的因素,由此提出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高质量发展物业上市企业SE-DEA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