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刘东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项问题提出适当的管理对策.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中药放共计开出中药处方3665份,统计所有药方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同时对比自2014年6月份加强管理对策后管理前后调剂差错、患者投诉情况.结果 处方书写或电子录入方式不规范导致出现调剂差错的概率为40.00%,明显高于中药质量差、规章制度执行差等其他原因导致发生错误的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管理后因调剂错误而发生差错和投诉的比率分别为0.21%、0.27%明显低于管理前的1.17%、1.00%,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导致中药调剂工作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处方书写或电子录入方式不规范,通过实行有效的管理对策可以降低差错和投诉放生的概率.

    中药房调剂问题分析管理对策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魏玲玲翟虹乔瑜婷闫宏宇...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探讨原发性痛经(PD)中医证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PD患者15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组、阳虚内寒组、寒虚凝滞组、温热瘀组、气血虚弱组、肝肾亏虚组等六种证型,经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证型之间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 从子宫动脉阻力上来看,六种证型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寒虚凝滞证与气滞血瘀证高于其余四种证型(P<0.05);湿热瘀阻证与气血虚弱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并(P>0.05).从弓状动脉阻力上来看,寒虚凝滞证与气滞血瘀证高于其余四种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与寒虚凝滞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瘀阻证与气血虚弱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瘀阻证与肝肾亏虚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腹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研究PD的一种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型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分析

    中医治疗手足心出汗临床疗效观察

    刘爱霞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为“局限性多汗症”,手足汗,证名.即手足之多汗证.见《伤寒明理论》一卷.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其证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若手足心热者则属阴血虚;手、足、心脏发凉者则为中阳不足.阴血虚者治宜内服麦味地黄汤;中阳不足者治宜内服理中汤加乌梅.若久不愈者,多有气血俱伤之表现,治宜选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之类服用.外治法以选用黄芪、葛根、荆芥、防风等煎汤温洗以治手多汗之证而获效;足多汗者,则宜选用白矾、葛根等煎汤泡洗之为妙

    中医手足心出汗疗效

    PBL教学方法在推拿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李丹丹阮迪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拿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课堂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缺乏临床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推拿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PBL教学方法推拿学课程教学

    李敬孝教授经方治验举隅

    杜婷婷李敬孝潘立民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为总结归纳导师李敬孝教授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辨证及治疗规律,通过对导师临床治疗内科疾病的病例的分析总结,从临床典型病例中选取能体现导师用经方治疗疾病思想的病例加以分析.总结归纳导师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对经方的化裁运用,从中可见导师对经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规律.

    李敬孝金匮要略经方

    浅谈洋金花不同物种的同一临床功效

    朱永强田春生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地域物种、不同植物形态和结构的洋金花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不同气候,不同生长环境、温度和培栽下的洋金花研究.结果 都含有同样莨菪烷型生物碱,临床功效一样.结论:只要是茄科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的曼陀罗,临床是可以混用的.

    花萼花冠花色蒴果腺毛草本半灌木灌木针刺

    针刺合并解郁汤治疗抑郁症

    林佳明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刺联合解郁汤在对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刺合并解郁汤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针刺联合解郁汤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使用针刺合并解郁汤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抑郁症针灸疗法内外和治

    应用中医通下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景红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通下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通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能够明显改善术前体征与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对照组术前体征与症状无变化,术后发生较多并发症.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中医通下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术前与术后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医通下法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

    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严利娟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三伏天使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以12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过敏性鼻炎中药穴位敷贴三伏天

    脏腑理论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考核中的作用

    吴智兵刘敏吴敏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三大中医经典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因其辨证论治的侧重不同,学生往往将其分割学习,致使很难系统的掌握应用三大经典,现基于脏腑理论,将三大经典细分于脏腑理论后再整合统一,形成“大经典”题库,为教学、考核提供宝贵的资料.

    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脏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