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密达对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高凤珍
    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思密达在对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冰硼散进行局部涂抹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局部涂抹思密达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过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拆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思密达的形式对于患儿进行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对于患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思密达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护理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林微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为初产妇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护理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组产妇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下降,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缓解了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胎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模式初产妇分娩结局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邵雯
    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过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患儿在经过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体会探讨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习淼
    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非语言性沟通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儿科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非语言性沟通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护士与患儿之间的关系,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并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非语言性沟通儿科护理应用

    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及产后出血的研究

    苏玉萍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60例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60例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妇出血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自然分娩产后出血

    压缩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效果研究

    武华云
    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压缩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雾化吸入护理以及哮喘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无论是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还是PEFR%(呼气流速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时,强化雾化吸入护理以及哮喘护理,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帮助患儿改善肺功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支气管哮喘压缩雾化吸入护理效果

    PDCA循环法在儿科护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孟庆玉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实际的进行儿科护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的护士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护士在实际的儿科护理操作技能施加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到PDCA的循环方法,同时在实际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中将PDCA循环法的4各阶段镜下能够相应的应用,并在教学完成后比较护士在使用后的护理操作评分以及护士对于儿科护理教学的兴趣评分.结果 在使用了PDCA循环法在实际的儿科护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观察组护士对于儿科护理操作技能实践的兴趣评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际的实施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PDCA循环法能够显著的提升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实践评分以及护士对于护理操作技能实践的兴趣,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PDCA循环法儿科护理操作技能实践教学应用

    儿科护理人员操作前手带菌状况调查探讨

    刘绍娟王庆芳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儿科护理人员操作前手带菌的状况、细菌多重耐药性以及手卫生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突击方式进行采样,并将细菌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60名护理人员中有10名操作前手带菌情况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6.7%;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手不合格率最高.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占所检出细菌的76.9%(90/117).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应重视操作前的手卫生,避免或尽量减少手带菌给患儿带来的不必要感染,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儿科护理手带菌操作前细菌感染

    关于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的Meta分析

    高德娟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因子宫良性病变实施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并利用手工检索的方式,全面收集国内关于护理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方面并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后按一定标准筛选合适的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施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在护理心理干预前后的抑郁及焦虑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样本量6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当前研究显示,护理人员注重对施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心理干预,是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影响术后回复的不利情绪,一定程度上促进子宫全切术后恢复.

    子宫全切术心理护理心理应激Meta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

    鞠淑美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过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