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月刊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压机钻井技术在钻探工程现代化中的应用

    王超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钻探工程中空压机的应用特点、技术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详细分析空压机的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并提出预防性维护措施,以期为钻探工程现代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空压机钻井技术钻探工程现代化

    剩余收益模型在信息技术行业的估值应用——以海康威视为例

    徐柔柔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通过比较传统的评估方法和剩余收入模型对信息技术行业的适用性,最终选择剩余收益模型进行评估.在剩余收益模型上加入杜邦分析和市净率,以海康威视为例进行企业价值分析.同时,根据该企业历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合理的预测,得出了评估基准日的企业价值.与实际的市场价值相比较,发现二者相近,这表明剩余收益模型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剩余收益模型海康威视企业价值评估

    基于热效率优化的火电厂节能技术与减碳措施的综合应用研究

    尹政伟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影响火电厂机组节电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火力发电机组的节电措施.针对山西省京玉发电厂的2号机组,详细分析了发电机组在实际工作时电能损失的具体情况和特性.通过对2号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进行优化改造,火电厂的煤耗量下降2g/(kW·h)左右,电厂的用电率节约0.12%左右.对火电厂节能优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火电厂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研究

    多维约束称重提高皮带秤测量精度研究应用

    秦建梅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多维约束称重传感器特征、整体结构和称重精度的影响因素、校准方式等,提出采用全桥连接方式连接电阻应变片,以获得较好的输出特性.实际应用表明,动态测量累计误差值低于0.5%,解决了皮带秤测量精度较低问题.

    多维约束称重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测量精度

    混合现实技术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实训教学应用研究

    李优
    177-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MR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专业群液压与气动、焊接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实训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可视性强、实时互动、空间灵活等技术优势,补齐传统实训课程可视性和灵活性不足的短板,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训效果.

    MR技术智能制造专业群可视性实训教学

    煤企工业化智能升级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

    王茂华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深入,煤企步入了智能化建设的新时代.矿山企业的井下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采煤机器人,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接口和通讯规约,实现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通讯,通讯网络将各个相关设备联系在一起,满足生产工艺监控要求.以旺岭煤矿10号煤层综采工作面为例,为煤企后工业化时代下智慧矿山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对10号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 自动化采煤、远程控制和智能监测等.全面提升了矿井安全系数,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和事故发生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代化矿井集中控制智能化改造

    "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王哲
    183-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代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将成为新一代新能源的主导力量.基于此,在"双碳"目标基础上,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储能方案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储能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以期能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划运行控制技术

    "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基于湖北省的区域分析

    谭瑶操唯宸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以及继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阐述了湖北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包括政策完善、实体实绩、产品创新,重点讨论了"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助力湖北省绿色金融的发展.

    "双碳"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实体经济绿色产品

    "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低碳发展研究

    张俊程泓泽沈靖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电力使用现状,从节能减排层面、环境保护层面、低碳排放层面、生态层面和资源循环层面阐述了绿色电力体系的架构组成,并对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低碳实现途径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推动"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双碳绿色电力低碳电力

    山西省主要地市级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莫琼利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山西省8个地市级2005-2019年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碳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呈现上升趋势.碳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交通运输用地碳生产力较低,其他服务业用地碳生产力较高,工业用地碳生产力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产业发展对当地碳生产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山西省发展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局面依然存在,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仍然不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山西省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