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聚偏二氟乙烯膜电导率的影响

    李欢周继承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eCl3 和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熔融盐法制得高导电的FeCl3 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3-GICs);将其作为导电填料,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各向异性导电的FeCl3-GICs/PVDF复合导电膜.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FeCl3-GICs填料及复合导电膜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评测.结果表明,FeCl3-GICs产品层间距从石墨原料的 0.335 nm增加至 0.94 nm;其粉末电导率从石墨原料的 2.86×104 S/m提高到9.09×104 S/m,导电性能提高 3 倍以上.以FeCl3-GIC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将PVDF膜的水平方向电导率提高10 个数量级,且具有电导率分布的各向异性;此外,复合导电薄膜表现出极好的柔性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FeCl3-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高分子复合导电膜电导率各向异性聚偏二氟乙烯膜

    Cu掺杂SnS2纳米花高效电化学还原CO2合成甲酸盐的研究

    丁笑含赵林飞袁章福田越...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Sn基材料表面CO2 电化学还原为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利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丰富硫空位的Cu掺杂SnS2 纳米花(Cu-SnS2-x)催化剂,在较宽的电位窗口实现了CO2 电化学还原制备甲酸盐.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u和Sn的摩尔比,在-1.1 V vs.RHE电位条件下得到了 72.64%的FEformate,电流密度Jformate达到-14.38 mA/cm2.二维纳米片阵列增加了催化活性位点,Cu掺杂所产生的硫空位能够协同提高催化活性、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提高甲酸盐的选择性.

    CO2还原电化学掺杂溶剂热甲酸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周慧娣杨昱徐祥健邓圣...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石化污染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修复效果影响因素

    基于生物质气化的绿色甲醇制备系统性能分析

    李博孙昊陈衡王奕楠...
    2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生物质制备甲醇的效率并减少碳排放,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秸秆气化的绿色甲醇制备系统.该系统以生物质为碳源,利用碱性电解水制取绿氢,并形成调节合成气制备绿色甲醇.通过Aspen Plus模拟系统流程,结果表明,虽然电解水增加了厂用耗电量,但新提出的系统在碳转化率和综合能源效率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分别为65.41%和69.47%.系统的㶲效率为 67.26%,显示该系统对有效能的利用率较高.系统动态回收周期为 8.62 a,净现值为 210.11 万美元,单位产品能耗量为4.07 MWh,且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至0.04 t/GJ,表明该系统在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生物质气化绿色甲醇热力学性质数值模拟效益评估

    联产轻烃回收与LNG提氦工艺设计与模拟

    肖荣鸽李雨泽刘亚龙刘鸿嘉...
    239-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单一工艺中提氦的能量消耗及设备成本、使氮气循环膨胀制冷提供的冷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将自产冷剂制冷+膨胀制冷+冷箱集成换热的直接换热(DHX)轻烃回收工艺与天然气低温提氦工艺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可以同时生产C3+、粗氦以及LNG的联产工艺.通过对关键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膨胀机出口的压力为 1.2 MPa、DHX塔顶回流温度为-70℃、一级提氦塔进料温度为-50℃、压缩泵出口压力为 5 MPa、低温分离器进料温度为35℃、制冷剂流量为4 000 kmol/h.模拟计算得出,联产工艺C3+回收率为78.95%、粗氦回收率为93.77%、粗氦浓度为60.43%、LNG产量为663.84 kmol/h.联产工艺与单一工艺相比总压缩机能耗降低了 12.95%、单位综合能耗降低 14.10%.研究表明,联产轻烃回收与LNG提氦工艺在能耗和投资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轻烃回收提氦HYSYS氮气膨胀能耗

    基于IHHO-ELM模型的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运行优化

    张娟李朋飞刘平罗天娥...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综合能耗,在构建RSV乙烷回收模拟流程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完成关键参数的分析和筛选,通过ELM模型实现输入与输出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最后基于改进哈里斯鹰(IHHO)算法实现ELM模型的优化及最优工艺参数的求解.结果表明,原料气流量、脱甲烷塔压、原料气温度、干气回流比、低温分离器气相分流比、低温分离器温度和膨胀机出口压力等因素对综合能耗的影响较大,应纳入ELM模型数据库作为输入变量;对于综合能耗的预测,IHHO-ELM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1、0.987 6、0.985 5,预测效果最优;参数优化后,乙烷收率降低了 2.38%,液化石油气和稳定轻烃的产品指标变化不大,综合能耗可减少23.62%.

    IHHOELMRSV工艺参数优化Plackett-Burman设计乙烷回收

    生物质制取绿色甲醇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马达夫温霄瑨闻哲吴何来...
    250-25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生物质气化+变换及CO合成、生物质气化后双合成、生物质气化加氢合成、生物质直燃碳捕集加氢 4 种主要技术方案,对技术应用方案的物料平衡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并对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具备CO2 消纳条件时,可采用生物质气化、变换及CO合成方案,甲醇的生产成本为 3 608 元/t;在有新能源场景的前提下,可考虑 3 万~10 万t的气化后双合成方案,生产成本为3 694~3 768 元/t;待CO2、CO、H2 合成甲醇的催化剂较成熟后,可考虑气化后加氢合成方案,生产成本为2 648~3 027 元/t,即使采用传统电价计算时经济性也较高;当电价降低至 0 元时,生物质直燃碳捕集加氢方案的生产成本将降至 1 555 元/t.

    生物质气化绿色甲醇经济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体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李小辉袁润蕾韩瑞张芳...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体中铬、铜、锌、铅、镉、镍、钼7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最佳的分析条件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分析的7种重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为 0.03~0.11 μg/L.对水质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各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之间无显著性误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67%~4.08%;通过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 94.0%~107%;同时还对不同类型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可满足各种类型水样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体重金属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沉积物中1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代谢物的残留量

    徐彦杨继伟李剑徐巧...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基于全自动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沉积物中 17 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及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17 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3.143s)为 0.000 7~0.002 2 μg/kg.在0.02、0.2、1.5 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70%~114.3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9.4%和 3.8%~9.7%.

    全自动加速溶剂萃取新烟碱类杀虫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水体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