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米芯基氮掺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仇乐乐张燕徐鸣于海燕...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炭前驱体、氢氧化钾为活化剂,通过氮掺杂结合预炭化和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氮掺杂分级多孔炭.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预炭化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1、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3 639 m2/g)和孔容(1.96 cm3/g).与其他氮源相比,三聚氰胺有利于炭材料中氮原子的均匀掺杂和分级孔结构的形成.该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0.5 A/g时获得了342 F/g的高比电容,在10 A/g下比电容仍达到303 F/g.两电极体系中,该材料在500 W/kg时能量密度为32.3 Wh/kg;该器件在10 A/g下进行10 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为82.2%.

    多孔炭材料氮掺杂生物质结构调控超级电容器

    Cl掺杂CuO在Cu+和O空位协同作用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为C2H4

    樊成沈斌浩王逸菲文建军...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具有富集Cu+和氧空位活性位点的氯掺杂氧化铜催化剂(Cl-CuO),并通过调节氯元素的掺杂量使得Cu基催化剂对乙烯(C2H4)拥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FE).结果表明,在-1.2 V[针对可逆氢电极(RHE)]下,C2H4的最大法拉第效率为46.8%;并且在经过15 h电解后,法拉第效率和电流密度无明显下降.Cl-CuO中C2H4的生成归因于Cu+与氧空位的协同作用.

    电催化CO2还原氯掺杂氧化铜催化剂乙烯碳循环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太阳能"盐湖提锂"新技术

    新华网
    179页

    CoPC/g-C3N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研究

    贾建岗何淑媛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CoPC/g-C3N4复合催化剂,并研究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通过FT-IR、SEM、XRD、ICP、XPS以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分析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关系,提出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g-C3N4,CoPC的负载使复合催化剂CoPC/g-C3N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提升了1.7倍,CoPC/g-C3N4的苯酚降解率达到82%.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归因于CoPC的负载提升了CoPC/g-C3N4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CoPC的负载可以有效增强光生载流子迁移速率,从而提升了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

    g-C3N4酞菁钴光催化苯酚降解

    负载型ZnCl2/AC催化剂用于乙二醇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赵萌达郭豹李文松刘继东...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ZnCl2/AC(活性炭)催化剂并用于乙二醇氢氯化反应合成2-氯乙醇,通过XRD、FT-IR、Py-IR和N2等温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ZnCl2负载量对AC的物化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ZnCl2后,AC上的Lewis酸位点数量显著增加,催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强.在温度为220℃、LHSV为1 h-1、n(HCl)/n(EG)为2︰1时,10%ZnCl2/AC催化剂表现出最佳催化性能,乙二醇转化率和2-氯乙醇选择性分别为88.26%和93.57%.

    2-氯乙醇乙二醇氢氯化反应锌基催化剂固定床反应器

    二级管式反应连续制备DBT工艺的开发与研究

    张宝忠
    192-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二级管式反应器耦合渗透分离装置,以对苯二甲酸(PTA)和正丁醇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使用催化剂实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的连续制备.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醇酸摩尔比等对最终二级酯化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60℃、反应压力为16 MPa、反应停留时间为25 min、醇酸摩尔比为30︰1时,原料PTA 一级酯化转化率达到90.06%,目标产物DBT收率达到66.14%;二级酯化原料转化率达到99.03%,目标产物DBT收率达到84.18%.

    管式反应连续酯化DBT

    电化学法对低浓度氨氮去除的研究

    唐良栋吴月夏江楠陈安童...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电化学法去除废水中低浓度氨氮的效果和氨氮的氧化机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和pH等操作参数对氨氮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法对低浓度氨氮的去除主要通过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次氯酸根和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作用.在氯离子质量浓度为400 mg/L、电流密度为20 mA/cm2和不调节原水pH的条件下,电解150 min后氨氮质量浓度由100 mg/L降至1.7 mg/L,去除率达98.1%,无副产物亚硝酸盐氮(NO2--N)产生,最终副产物硝酸盐氮(NO3--N)质量浓度为1.9 mg/L,氮气选择性约为97%.

    电化学氧化机制操作参数氨氮氮气选择率

    反应精馏塔制备硅烷多目标优化研究

    李天宇陆平张豪豪蔡卫滨...
    203-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年总操作费用(TAC)、CO2排放量(GEC)和精馏塔热力学效率(η)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优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三氯氢硅(SiHCl3,TCS)歧化制取硅烷(SiH4,MS)反应精馏塔的优化设计.在Aspen Plus V7中建立流程进行模拟,使用平衡级模型,对RD-2IC(带有2个中间冷凝器的反应精馏塔)和高压分离塔的双塔构型建立稳态模型,考察了塔压、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反应段持液量和中间冷凝器气相分率等影响因素,初步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优值,为进一步深度优化提供了初值和可行域.结果表明,与单因素灵敏度分析结果相比,PSO算法优化后的TAC节省了54.50%、GEC减少了38.13%、η 提高了22.55%.

    反应精馏硅烷歧化多目标优化

    燃煤锅炉燃烧利用矿井乏风甲烷改造经济性及运行影响分析

    郭前鑫魏琳王虎谢国威...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处理矿井大流量乏风中的超低浓度甲烷,拟采用将乏风作为锅炉二次风进行处理利用.对此类工程改造的锅炉引风、投资运行成本、项目改造收益、锅炉效率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井乏风甲烷利用工程改造减小了原来锅炉烟气的产生量,且烟气量改变很小,无需对锅炉侧进行改造.管道及保温材料的采购与安装是此类改造工程的主要投资部分.该类项目的主要收益为乏风处理的碳汇补贴收益.乏风流速越低,工程投资成本变高,但运行成本变低,有助于项目的长周期盈利.绘制了不同输运长度下乏风总量与瓦斯绝对涌出量的20年期盈利平衡曲线.提出了优化矿井侧及二次风侧的乏风输送系统,并对乏风温度、湿度等因素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矿井乏风利用项目的立项及可行性分析提供了指导.

    乏风甲烷二次风工程投资经济性锅炉效率

    煤制乙二醇副产乙醇提纯工艺及其应用

    施志国刘飞涂万辉
    214-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子筛膜分离-精馏耦合工艺对煤制乙二醇副产乙醇进行提纯,建成年处理4 000 t副产乙醇的工艺装置,产品乙醇达到工业级一等品标准.对该工艺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年新增利润超650万元,为该工艺在煤制乙二醇行业的推广、实现企业节能增效建立了示范.

    乙醇乙二醇分子筛膜精馏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