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铈掺杂对α-Bi2Mo3O12纳米片催化剂丙烯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

    张鑫杨艳艳周如金许松泠...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快速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4 种不同的Bi2-xCexMo3O12纳米片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调节铈的掺杂量可以改变合成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成功地提高了Bi2-xCexMo3O12纳米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 500℃、pH为3、掺杂量x=0.05 时制备的Bi2-xCexMo3O12纳米片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丙烯选择性氧化性能,丙烯转化率为 42.1%,丙烯醛选择性为 88.3%.Bi2-xCexMo3O12 纳米片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晶度呈负相关.用 XPS 表征了 Bi2-xCexMo3O12 的氧迁移率,Bi2-xCexMo3O12的催化性能与其氧流动性呈正相关.

    Bi2-xCexMo3O12丙烯丙烯醛

    镍钨基硫化态和氮化态催化剂对十氢萘选择性开环性能研究

    袁利静马纪伟崔昇张莉...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制备镍钨硫化态和氮化态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吡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CO滴定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十氢萘为探针分子,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不同预处理方式及负载量对催化剂十氢萘选择性开环反应转化率和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氮化态催化剂初始转化率及选择性开环活性高,这与氮化态催化剂金属位活性高有关,但其稳定性低于硫化态催化剂,这是由于十氢萘在金属位脱氢后未能及时转移至酸性位开环,使其发生过度脱氢导致结焦失活.

    镍钨催化剂硫化态氮化态十氢萘选择性开环

    碱水热法制备Ti3C2-Ag3PO4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徐竞帆周绿山沈琪熊信洁...
    156-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碱水热反应合成了Ti3C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Ti3C2-Ag3PO4 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XP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 240℃水热条件下,碱刻蚀法制备的Ti3C2 为刻蚀程度较低的片层结构,同时材料中有微量的TiO2 存在,同时Ag3PO4 以立方相的形式负载到Ti3C2 载体表面.随着Ag3PO4 负载量的增加,Ti3C2-Ag3PO4的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大,在催化剂质量为0.01 g、反应时间为 60 min时,Ti3C2-Ag3PO4-85%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 95%.Ti3C2 与Ag3PO4 异质结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强的电荷分离能力和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碱水热法Ti3C2-Ag3PO4光催化

    胶束修饰疏水缔合聚合物聚合机理及流变性能研究

    文新王磊王嘉鑫姚传高...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为分散剂,将油酸(OA)、N,N-二甲基丙二胺(DMAPA)、氯丙烯(AC)合成的疏水单体KS-3 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合物RES.临界胶束浓度、TEM与粒径测试结果表明,KS-3 与CAB在AM单体溶液中混合时呈现良好的协同效应,且可形成蠕虫状胶束.研究KS-3 的胶束状态与AM的聚合机理发现,RES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更小的临界缔合浓度,同时分子聚集更加紧密,在水溶液中形成密度更高的网络结构.利用流变仪对RES进行耐温性、触变性及黏弹性测试,RES展现出优良的耐温性、更大的触变环及更好的黏弹性,且G'>G",聚合物具有更强的缔合结构.

    蠕虫胶束协同效应疏水缔合触变性黏弹性

    负载缓蚀剂埃洛石纳米管/含硅聚氨酯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研究

    刘成雷永林朱雪梅罗茜...
    169-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二价铜离子将缓蚀剂 8-羟基喹啉封装在埃洛石纳米管内,将其加入含硅聚氨酯涂层(PU)中制备复合防腐涂层并涂覆在Q235 碳钢表面.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对封装缓蚀剂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8-HQ/Cu2+)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在 3.5%NaCl溶液中,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Tafel极化曲线表征质量分数分别为 0%、0.5%、1%、1.5%、2%和 2.5%HNTs/8-HQ/Cu2+的负载缓蚀剂埃洛石纳米管/含硅聚氨酯复合涂层(PU/HNTs)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PU/HNTs涂层相对PU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有显著提升,其中含PU/1.5%HNTs涂层的阻抗值达到 8.0×105 Ω·cm2,腐蚀电流密度降至(0.117±0.007)μA/cm2,缓蚀效率达到 99.22%,浸泡 30d后涂层的阻抗值依然达到9×104 Ω·cm2.

    防腐埃洛石缓蚀剂含硅聚氨酯复合涂层

    磁性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罗祖云张嘉冰蔡雨晴刘昕悦...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墨烯材料在吸波领域存在介电常数较大、阻抗匹配差等缺点,采用水热法调控石墨烯与Fe3O4 的比例,制备一种兼具宽频带、轻质、高吸波性能的磁性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Fe3O4/GA).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吸波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三维多孔结构,Fe3O4 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石墨烯表面;复合材料在较宽的频带上均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且随着Fe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逐渐增强;当FeCl3·6H2O添加质量为 0.42 g时,复合材料Fe3O4/GA-0.42 的Rlmin在 15.6 GHz处达到-49.75 dB,厚度为 3mm时的有效吸收频带宽为7.12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

    锰(Mn)钴(Co)双金属负载石墨相氮化碳活化过硫酸盐用于非自由基主导的高级氧化(AOP)降解污染物研究

    庄立恒毛辉麾范郑洋王桂灵...
    180-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步煅烧法成功制备了钴锰双金属氧化物负载的石墨相氮化碳(CMCN).锰氧化物主要以Mn3O4 和MnCO3 形式存在,钴氧化物以CoO形式存在.由于g-C3N4 的存在,金属Mn和Co都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团聚现象.XPS表征结果表明,Co和Mn都具有2 个价态存在于CMCN中,并且保持了g-C3N4 的结构单元.通过对罗丹明B降解评估催化剂CMCN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Mn和Co的协同作用下,罗丹明B降解率在1 min可达到99%以上.电子顺磁共振和淬灭试验表明,非自由基氧化(1O2)在罗丹明B降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双金属氧化物石墨相氮化碳过氧单硫酸盐协同作用非自由基

    温敏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驱油性能研究

    陈思齐郑学成樊维林小莎...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纳米流体驱对油藏的适用性,满足高效开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对温度能动态响应的纳米材料.将温敏性单体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亲水单体衣康酸(IA)接枝在纳米SiO2 表面制备了温敏型纳米复合材料NIPAm/IA/SiO2.通过红外光谱、动态光扫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NIPAm/IA/SiO2 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形貌及粒径.结果表明,NIPAm/IA/SiO2 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为 310℃),中值粒径为 264 nm.当环境温度低于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时,NIPAm/IA/SiO2 呈现亲水性.温敏型纳米流体的润湿作用使岩石表面亲水性增强、毛细管力增大,NIPAm/IA/SiO2 提高采收率主要是通过渗吸作用完成;当温度高于LCST时,NIPAm/IA/SiO2 呈现两亲性,此时岩石表面趋于中性润湿,从而提高了油水两相的流动性,使孔喉中的油更容易被注入流体驱替.

    温度响应纳米复合材料提高采收率地层温度低临界溶液温度

    多项石油和化工领域成果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化新网
    192页

    GO/PDMS-PU海绵负载Fe3O4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地下水石油烃的研究

    周美春沈犇刘翠彭倩...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油烃(TPH)在土壤中长时间不易分解造成地下水长久污染问题,研究了新型复合石墨烯海绵(GO/PDMS-PU)负载Fe3O4 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在不同催化剂质量比、初始pH、过硫酸盐(PS)浓度、TPH浓度以及共存阴离子等条件下降解TPH的规律.结果表明,Fe3O4 与GO/PDMS-PU的质量比为1∶2的复合材料降解效率最佳,为88%.当PS浓度为 2 mmol/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3 g/L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TPH的去除,去除效率为 85%.GO/PDMS-PU/Fe3O4+PS体系的自由基猝灭实验和EPR测试表明,自由基以·SO4-、·OH为主,存在一定量 1O2.

    石油烃聚氨酯海绵氧化石墨烯过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