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春兴煤矿应力叠加区端头煤柱破碎机理及控制技术

    李小龙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春兴煤矿307工作面受多重集中应力影响,尾端头煤柱垮落严重,应力区顺槽顶板下沉断裂、两帮煤柱收敛等,严重制约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端头区围岩破碎机理,并根据生产现状,对端头区围岩采取卸压支护+柔性注浆+自移式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表明,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端头区悬顶面积减小至1.2 m2,端头煤柱垮落长度减小至0.8 m,超前30m范围内回风顺槽顶板下沉量减小至0.13 m,两帮收敛量减小至0.21 m,支护效果明显.

    综采工作面集中应力端头煤柱垮落机理

    水泵状态及排水能力的聚类和差分算法研究与应用

    苑文波蒋金辉刘慧娟桑锦国...
    54-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井下的水泵流量异常现象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及时发现水泵的异常状况,提出一种用于识别水泵流量异常的方法及排水能力计算方法.使用聚类、差分等方法进行阶梯状流量状态的识别和排水能力计算;使用差分和分段斜率识别流量持续稳定下降状态;使用标准差判别流量大幅波动状态.现场人员可以根据本方法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排水系统,保证矿山井下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该方法在某矿山井下水泵房进行了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另外,通过排水能力的计算,直观评估水泵状态,可为后续的维修或更换提供依据,对提高水泵的可维护性具有重要意义.

    排水系统水泵流量异常波动聚类差分

    基于EWM-MARCOS综合评价模型的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周帆杨志刚张佳男董健...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云南某地下矿山巷道支护返修频繁、成本高的严峻挑战,结合矿山现有支护条件,并全面考虑支护安全、成本和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对锚杆长度、钢筋网网度和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构建的EWM-MARCOS综合评价模型优选出最佳支护参数方案:锚杆长度2.5 m,钢筋网网度150 mm×200 mm,喷射混凝土厚度200 mm.现场实践表明:采用优选的支护方案对巷道进行支护,巷道顶板下沉量降低了3.37 mm,两帮收敛变形降低了3.38 mm,一定程度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从经济上来看,考虑到支护返修频率情况下,其支护成本比原方案降低了85.10元/m.因此,采用EWM-MARCOS综合评价模型对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可以一定程度优化该矿巷道支护返修频率高、支护成本大的问题.

    支护参数优化MARCOS多准则决策法EWM-MARCOS综合评价模型

    采煤工作面多关键层周期来压规律研究及应用

    李峰峰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煤工作面断裂带中含有多个关键层的情况,将所有支架的平均来压步距作为工作面的来压步距是不符合实际规律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煤工作面多关键层周期来压规律的研究方法.先对上覆岩层的"三带"、关键层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工作面矿压监测数据,以单位统计时间的工作面支架来压数为统计基础,通过算法获得支架来压数较多的日期作为关键层的来压日期.采用该方法对1201智采工作面的来压情况进行了研究,可得该工作面每次来压包含2次关键层的断裂,其中,第一关键层的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7.5 m,第二关键层来压步距平均值为17.9 m,2次关键层来压步距平均差值0.4 m,周期来压间隔步距为11.5 m.通过与现场情况进行比对,采用新的计算方式与现场观测结果相近.

    采煤工作面断裂带多关键层周期来压

    火成岩顶板工作面开采覆岩运移特征分析

    马腾飞
    71-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采深的增大,部分矿区或采区存在火成岩侵入现象,形成坚硬厚顶板,极大地增加了开采难度和危险性.针对某煤矿火成岩顶板工作面强矿压明显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火成岩顶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应力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火成岩顶板由于承载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层的作用,使得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较大,导致工作面初次来压时顶板应力集中系数达到1.71,且顶板塑性区急速扩展.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火成岩顶板达到极限跨距,接近储能极限,处于极限应力状态,火成岩顶板的破断导致弹性能瞬间释放是诱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原因.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以后,由于火成岩顶板已经断裂,塑性区继续向上发育,断裂区域破坏形态以拉破坏为主.根据模拟确定合理的切顶爆破区域,实施切顶预裂爆破后,经过钻孔窥视,顶板内部产生了多条纵横相间的裂缝,纵向裂缝尤为明显,且未出现冲孔现象,卸压效果良好,且节约成本.

    火成岩顶板覆岩运移垂直应力塑性区

    缓倾斜厚大矿体三步骤盘区矿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郑攻关胡亚桥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倾斜厚大矿体的盘区矿柱开采对维护矿山产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冬瓜山铜矿床为工业应用采场,通过优选采矿方法,利用已有工程布置采准巷道,优化爆破参数,制定了缓倾斜厚大矿体盘区矿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采场爆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硐室顶板、两帮未见明显破碎情况,爆破孔完好率达到90%以上;盘区矿柱矿石回收率达到7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提供了参考.

    缓倾斜厚大矿体盘区矿柱采准巷道爆破参数

    安庆铜矿深部矿体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应用研究

    王红武陈灿彭啸鹏
    79-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直径深孔采矿是基于凿岩设备、爆破技术、机械化铲装等多方面技术发展而形成的高效采矿方法.在分析安庆铜矿开采技术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矿山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的工艺布置.在原浅部采场VCR采矿法的基础上,按照大直径深孔采矿工艺要求对孔网布置、爆破方式、采场边界控制爆破等进行优化,提出了VCR法拉槽侧向分段崩落的回采方式.通过在矿山深部采场应用,取得了采场单日最大出矿量超过900 t、大块率控制在5%以内、充填体混入率小于8%的效益.安庆铜矿的大直径深孔采矿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是增加采矿量,扩大回采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外类似矿山应用该方法提供了借鉴.

    大直径深孔采矿深部开采VCR法控制爆破

    单轴压缩下边坡裂隙青砂岩冻融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刘建任清霖邓志鹏谭涛...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寒区边坡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对不同倾角和宽度的预制裂隙青砂岩开展了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测试.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于该类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冻融循环后孔隙和裂隙的闭合阶段应变更大,且其占比也更多,而峰值应力则降低.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与裂隙倾角和宽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冻融次数呈非线性负相关,初始的冻融循环对于青砂岩的劣化效果更为显著;相对于裂隙宽度,裂隙倾角的减小对于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劣化效果更显著.裂隙青砂岩试件主要表现为单斜面破坏,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其破裂程度加剧,产生了更多的轴向裂纹.

    冻融循环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破坏模式

    复杂环境条件下基坑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杨运林
    90-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以福建龙岩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该基坑原支护方案存在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结合该基坑的周边环境、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原方案不足等,从方案整体、局部加强、排水系统、施工配合、基坑监测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目的.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既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基坑施工,较原方案节约了80%的造价成本,效果显著,对类似工程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有一定借鉴作用.

    基坑支护放坡土钉墙支护

    某灰岩露天矿道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范雪强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上山道路发生的局部滑坡进行有效治理,结合上山道路沿线边坡工程地质特征,采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极限平衡法对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经计算分析,道路边坡整体属于较稳定结构,局部边坡属于不稳定结构.针对局部不稳定结构边坡,提出了包括清理危岩土体、喷锚支护及截排水等在内的治理措施,优化了道路边坡参数,并基于Geo-studio计算了边坡在不同荷载状态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暴雨和地震条件下,边坡稳定性显著下降,是影响道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类似道路边坡滑坡研究和防治具有借鉴作用.

    灰岩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赤平投影法Geo-studio滑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