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矿业
现代矿业

刘效良

月刊

1674-6082

xdky@vip.163.com

0555-2404809,2309828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现代矿业/Journal Modern Mining
查看更多>>传播现代矿业技术,拓展先进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层次,提升我国传统矿业工程技术水平,活跃学术思想,传播矿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改造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密切联系现场实际,对象:矿业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矿业院校、矿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经理、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及国外相关矿业企业驻华机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静加载下煤体失稳破坏能量阈值研究及应用

    王永涛杜明浩任志伟王俊...
    227-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霍普金森压杆进行了一维、三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研究了动静组合加载下煤体破裂过程中能量演化规律,确定了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煤体失稳破坏能量阈值,并对新河煤矿7305工作面冲击危险区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动载应力逐渐增加,煤体相继经历压密与弹性阶段,此阶段煤体输入能量较小,相应的吸收能比率ξ也缓慢增加;但煤体裂纹快速扩展时,随着外部动载持续增加,煤体吸收能快速增高,且吸收能比率ξ也相应增加,待煤体发生宏观破坏时,吸收能比率ξ达到极限值.吸收能比率ξ的极限值可作为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煤体失稳破坏的指示点,其对应的煤体吸收能可作为煤体失稳破坏能量阈值.提出了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作业下煤体失稳破坏能量阈值与静载和外界冲击速度的量化关系式,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圈定了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此项研究对矿井动力灾害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动静加载煤体失稳能量阈值

    基于三维渗流场下的某尾矿库安全性分析

    冯煜彪衡家然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矿库一般是通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形成,作为堆存废石、废矿及其他工业废弃物的主要场地.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坝体渗流的浸润面位置高低对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很大影响.以河南省某尾矿库工程为例,建立了能够反映坝体结构和岩体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标高1 280m尾矿库坝体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在堆积坝体内铺设排渗席垫,可大量排出坝体内渗流水,有效地控制浸润面高度,使其埋深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水位下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数值,不发生渗透破坏.

    尾矿库浸润面三维有限元模型

    基于AHP-EWM方法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孔冲王峰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应急管理能力影响着矿山事故灾害处置结果,优良的应急管理能力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地下煤矿应急管理能力,建立涵盖应急管理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及简单加权方法作为评价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应急管理能力各阶段重要性排序为预防阶段>响应阶段>准备阶段>恢复阶段,体现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矿山实例,进行了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并为该矿山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建议.

    地下煤矿应急管理能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民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张俊杰陈勇亮刘亚朋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是典型的危化品生产行业,事故发生具有低概率、高危害的特点.以安徽省研发项目为契机,采取现场需求分析、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通过安全生产数据集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多场景风险行为管控、风险管控云平台建设等步骤,实现了民爆安全生产动静态数据采集、实时监控、风险识别和预警、事故回溯和后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了事故隐患.

    民用爆炸物品风险管控云平台卡尔曼滤波

    井下避难硐室系统失效评价与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牛孝子张卓龚自敏李鸿飞...
    247-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井下避难硐室的安全管理与灾变应急联动,防止系统功能失效,采用事故树定量分析硐室失效成因与各子系统内在联系,结合工程实践,推导出硐室系统失效经验公式,建立失效评价预警模型.根据井上与井下空间分布特点,提出"双网+双系统"协作架构模式及监测系统的物联网架构;搭建一站式指挥调度专线、双向视频语音等设施,保障了系统在线监测与应急网络安全,扩大了系统协同范围;根据预警模型设计了系统软件的六大功能,完善了系统监测与应急应用,实现了井上、井下信息交互安全畅通.该监测系统已在西南某矿成功应用,有利于降低避难硐室失效事件发生,减少安全检查工作量,提高运维管理效率,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

    井下避难硐室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