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贺大林

双月刊

1009-8291

xdmnwk@126.com

029-82657054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U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郭应禄院士任名誉主编,聘请国内泌尿界知名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及编辑委员会委员。该杂志为泌尿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刊登国内外最新的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女性复杂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实践("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卫中庆陈正森李春龙夏强...
    1029-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复杂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相较于单纯性女性SUI,病因更加多样化,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盆底外科(下文简称"本中心")的诊治经验对女性复杂性SUI的定义、诊断评估与临床治疗做详细介绍,以期对今后女性复杂性SUI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复杂性压力性尿失禁中段尿道悬吊术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与膀胱癌免疫治疗效果的关联性分析

    王廷正张青郭宏骞
    1033-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IMvigor210和UNC-108(GSE176307)数据集分析探讨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家族在膀胱癌患者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IMvigor210数据集下载348例接受免疫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将患者基于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共识聚类,分为聚类1和聚类2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使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构建ABC评分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及免疫治疗反应,利用UNC-108数据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采用ESTIMATE、ssGSEA算法评估患者的肿瘤微环境情况、oncoPredict算法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结果 筛选出9个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用于构建ABC评分预测模型.在IMvigor210队列中,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ABC评分低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BC评分高的患者(P<0.001);ABC评分模型对患者0.5年、1年和1.5年生存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87和0.88;ABC评分对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能力的AUC为0.78,高于肿瘤突变负荷(AUC:0.72)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AUC:0.58).ABC评分在UNC-108验证队列中也有着良好的预测效果.ABC评分与肿瘤微环境、多种免疫细胞、免疫表型、免疫评分、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情况显著相关.结论 ABC转运蛋白家族与膀胱癌的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效果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膀胱癌免疫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膀胱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基因预测模型生存分析顺铂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检查淋巴结数及阳性淋巴结比率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评估的价值

    王金茹卜珂安恒庆陶宁...
    1039-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分析检查淋巴结数(ELN)及阳性淋巴结比率(LNR)预测前列腺癌(PCa)患者5年、10年总生存期(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的价值,以期为PCa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在SEER数据库中筛选出的2010-2020年PCa患者的资料.应用R 4.3.0软件将1842例PCa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1290)和验证集(n=552).调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确定ELN和LNR的最佳截断值,用受限平均生存时间(RMST)分析PCa患者5年和10年的OS、CSS.结果 多因素Cox分析显示,ELN每增加1个单位,PCa患者死亡的风险降低2.9%,肿瘤特异性死亡的风险降低3.1%;LNR增加1个单位,PCa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481.4%,肿瘤特异性死亡的风险增加667.5%.ELN与PCa患者死亡风险和肿瘤特异性死亡的风险均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LNR与PCa患者死亡风险和肿瘤特异性死亡的风险则均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RMST结果显示,评估PCa患者OS的最佳ELN范围为12~29,评估CSS的最佳ELN范围为12~25,LNR均>0.152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明确ELN、LNR范围对于PCa的临床精准化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前列腺癌检查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比率总生存期肿瘤特异性生存期

    零压力经皮肾镜术联合免持气压弹道碎石一期治疗15例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初探("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吴中华王永志陈平刘同族...
    1047-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零压力经皮肾镜术(PCNL)联合免持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在一期治疗非急性感染期结石性脓肾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5例非急性感染期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双鞘负压吸引PCNL联合免持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术中采用零压力重力灌注,灌注高度为患者肾脏水平或不超过肾脏上方20 cm,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结石直径中位数(范围)为28(22~40)mm,中位结石密度1028(765~1305)Hu.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中位手术时间55(35~90)min.术后低热(Clavien Ⅰ)1例,高热(ClavienⅡ)1例,无Clavien Ⅲ以上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结石清除率为73.3%,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93.3%.结论 对于非急性感染期结石性脓肾患者,采用零压力PCNL联合免持气压弹道碎石技术的一期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经皮肾镜术结石性脓肾零压力免持气压弹道碎石结石清除率

    双层面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麻醉效果

    翟建坡周宁王海李贵忠...
    1051-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双层面局部浸润麻醉(TPLA)与传统局部浸润麻醉(CLA)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选择适宜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局部浸润麻醉下PCNL治疗的345例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CLA组(n=114)和TPLA组(n=231).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在皮肾通道建立时,TPLA组较CLA组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5)分vs.(3.8±0.4)分,P=0.023];而在碎石时,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0.5)分vs.(3.4±0.5)分,P=0.061].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肾造瘘管拔除时间和DJ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局部浸润麻醉下PCNL的止痛效果均较好,但相较于CLA,TPLA可以显著减少PCNL术中建立皮肾通道时患者的疼痛感.

    局部浸润麻醉双层面局部浸润麻醉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前列腺导管腺癌合并黏液腺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尼哈提·热夏提曹宏韩炜哲陈志壮...
    1055-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1例可能系世界首例报告的前列腺导管腺癌(PDA)合并前列腺黏液腺癌(PMA)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查新范围:英文、中文文献).方法 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例PDA合并PMA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总结.结果 患者因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尿痛半年余入院就诊.先后入院3次,首次入院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脓肿.2个月后因症状加重再次入院,给予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PDA,局部呈PMA.患者术后3个月因间断肉眼血尿第3次入院,辅助检查发现广泛转移,给予内分泌治疗.术后9个月患者因双肺多发转移死亡.结论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影响,但PDA合并PMA此前未见报道且早期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而导致漏诊、误诊,PDA合并PMA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本例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未获满意疗效.

    前列腺癌导管腺癌黏液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具髓质表型的未分类肾细胞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钱羿君刘晓华曹漫明杜伟...
    1060-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具髓质表型的未分类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案,提高临床对该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2例无血红蛋白病而病理诊断为肾髓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有腰部疼痛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占位性病变.患者1经术前穿刺,患者2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髓质癌且均缺乏镰状细胞性状或疾病证据,最终诊断为具髓质表型的未分类肾细胞癌.患者1确诊后未行进一步治疗,于确诊后5个月死亡.患者2行腹腔镜左肾切除术,术后接受吉西他滨+紫杉醇化疗+免疫治疗,患者因并发血行感染放弃一线治疗方案后肿瘤逐渐进展,最终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 具髓质表型的未分类肾细胞癌与肾髓质癌的部分临床特点相似,需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排除镰状细胞性状或疾病,由于肿瘤侵袭性强,此类患者预后均不良.

    肾髓质癌镰状细胞性状SMARCB1蛋白未分类肾细胞癌化疗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窦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经验总结

    徐楚潇潘大猛刘磊王国良...
    1064-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窦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2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成功行NSS治疗的肾窦AM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9例,平均肿瘤直径(5.7±2.8)cm.RENAL评分8分1例、9分3例、10分4例、11分2例.3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经腹入路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中位手术时间225(97~340)min、中位热缺血时间30.5(5~43)min,患者4和7同时阻断肾静脉,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8 min和29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10~600)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94~130)g/L vs.136(95~150)g/L,P=0.041];术后血肌酐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35~89)μmol/L vs.62(39~77)μmol/L,P=0.722].1例(患者2)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Clavien-Dindo Ⅰ级),经保守治疗后自愈.1例(患者1)患者随访99个月发现肿瘤复发,其余9例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结论 NSS是肾窦AML的有效治疗方式,完整切除是其中关键,但仍可能复发,因此建议长期严密随访.

    肾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窦保留肾单位手术

    盆底超声在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混合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徐汶鑫李佳怡宋奇翔徐蕾...
    1069-1073,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盆底超声在经阴道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RMUS)术治疗混合性尿失禁(MUI)中的应用,以了解RMUS手术前后盆底相关结构形态学变化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 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RMUS术治疗的44例女性MUI患者的资料.44例患者中,9例(20.5%)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DO);RMUS术中所有患者均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分析手术前后盆底超声参数变化情况,手术前后盆底超声结果与手术疗效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58.59±9.08)岁,身体质量指数24.71±2.77.患者术后3个月主观治愈率为91.3%(21/23),术后2年主观治愈率为85.0%(34/40).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盆底超声提示,静息时膀胱尿道后角角度、Valsalva时膀胱尿道后角角度、膀胱颈下降距离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前盆底超声结果进行分组分析,Valsalva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组/未形成组、Valsalva时膀胱颈无下移组/轻度下移组/中度下移组/重度下移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2年各组间的主观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无DO者,术后3个月盆底超声Valsalva时尿道内口漏斗均消失;而存在DO者,术后3个月盆底超声Valsalva时尿道内口漏斗未能全部消失(50.0%,3/6),且存在DO患者术后2年复查治愈率较低,仅为55.6%(5/9).结论 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的RMUS术可以减少MUI患者静息状态下和应力状态下的膀胱尿道后角角度、减少应力状态下膀胱颈下降距离和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控尿功能.下尿路功能学异常指标DO和解剖学异常指标Valsalva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关联,RMUS可能可以部分逆转该两项指标.

    混合性尿失禁盆底超声尿道中段吊带术尿动力学检查

    术前输尿管镜检查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

    罗星兴叶剑钧王祺皓郑雷...
    1074-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前行输尿管镜检查(URS)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9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NU治疗的712例UTUC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URS将712例患者分为URS组(187例)和非URS组(525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肿瘤特异生存期(CSS)和无膀胱复发生存期(IVR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并采用亚组分析及交互作用检验进一步验证结果.结果 两组UTUC患者在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手术方式、肾积水、肿瘤位置、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侵犯、肿瘤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RS组患者的IVRFS显著劣于非URS组(P<0.001),这种差异在肾盂癌中更明显(P<0.001),两组患者的OS和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术前行URS是RNU后膀胱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2,95%CI:1.34~3.36,P<0.001).结论 UTUC患者RNU前行URS检查会增加术后膀胱复发率,但对OS和CSS没有影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输尿管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复发总体生存期肿瘤特异生存期无膀胱复发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