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隧道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隧道技术
现代隧道技术

梅志荣

双月刊

1009-6582

xdsdjs@yahoo.com.cn

028-87580049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古楠街97号

现代隧道技术/Journal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推动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业界人士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既有盾构隧道抬升模型试验研究

    曾毅高越吴沛霖张小龙...
    200-207,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抬升纠偏是治理隧道沉降的有效办法,但抬升纠偏易导致收敛过大,引起隧道二次损伤.鉴于此,设计一种既有盾构隧道抬升模型试验系统,通过设置独立的纵向接头进行纵向结构模拟,以考虑隧道纵向接头对整体刚度的削减作用.综合考虑顶升量大小、抬升角度、截面刚度等影响因素,研究在抬升纠偏时隧道的竖向位移与截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于45°的抬升角可避免隧道在抬升过程中产生过大变形;抬升位置靠近隧道纵向接头时,抬升主动环与相邻被动环的位移差将降低,隧道纵向位移曲线变缓;增设内部支撑可以促使隆起模式从断面变形过渡到整体隆起.

    既有盾构隧道定量纠偏隧道抬升模型试验压密注浆

    长节段大吨位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头防水现场试验研究

    马华兵冯良平王恒栋霰建平...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验证雄安新区启动区长节段大吨位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防水性能,开展长节段大吨位综合管廊接头防水现场试验,分析不同工况注水加压后两类止水带的防水性能.结果表明:两类止水带均能满足管廊正常使用状态的防水要求;两类止水带处于管廊张拉力失效工况下,Ⅰ类止水带出现2处漏水点,Ⅱ类止水带未出现漏水情况,这是因为Ⅰ类止水带采用静置拼接方法,管节接头拼缝宽度分布不均,张拉力失效时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两类止水带处于管节错位工况下,Ⅰ类止水带未出现漏水情况,Ⅱ类止水带出现3处漏水点,这是因为Ⅱ类止水带采用悬空拼接方法,其张拉力小于Ⅰ类止水带,错位条件下更易出现渗漏水现象.推荐该工程使用Ⅱ类止水带进行管节接头防水施工.

    城市综合管廊长节段大吨位接头防水注水加压现场试验

    盾构滚刀切削桩基相互作用机理及关键参数分析研究——以海珠湾盾构隧道为例

    王德福
    21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中心区域修建盾构隧道过程中遭遇既有建(构)筑物桩基础时,盾构直接切削桩基是首选施工方案.依托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滚刀-桩基-地层动态切削仿真模型,深入研究了盾构滚刀切削桩基的作用机理,对切削桩基过程中滚刀间距、刀圈贯入度、刀盘转速以及桩基相对刀盘的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滚刀切桩关键参数的最优取值.结果表明:当滚刀间距较大或刀圈贯入度过小时,滚刀切削桩基效果较好且利用率较高;当贯入度增大时,滚刀与地层-桩基模型相互作用的影响范围增大,有利于桩基材料的破坏剥落;贯入度与刀盘转速设置不当都会造成滚刀破桩荷载的增大;对于海珠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最优刀间距应取80 mm,最优贯入度应取45 mm,最优刀盘转速应取2 r/min.

    盾构隧道滚刀切桩数值模拟相互作用机理参数分析

    大直径泥水盾构废弃浆渣处置及管理策略研究

    吴言坤陈健李小冬苏秀婷...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处理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浆渣,对大直径泥水盾构浆渣特性及处置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依托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工程,对比分析不同废弃浆渣处理方法的功效.结果表明,絮凝沉淀与带式压滤处理效率最高,板框压滤处理后可直接外运,但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针对粉质黏土地层,可考虑优先采用离心及压滤脱水相结合的处理技术.最后,从管理角度提出盾构浆渣处理及再利用的相关建议.

    大直径盾构盾构浆渣减量化管理策略

    "四超"泥水平衡盾构机"领航号"(中铁1398号)顺利下线

    中国中铁微信公众号
    235页

    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装配式预制结构安装路径优化及应用

    郇昊霖李培楠刘俊宋兴宝...
    236-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盾构隧道施工中存在内部预制构件施工工艺不先进、施工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盾构隧道预制装配式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运动特征,对智能化拼装机器人在隧道内部安装预制构件的路径进一步优化.结合隧道中隔墙安装工程实际情况,路径优化前需要根据构件的特点和拼装机的作业环境,提前规划好内部结构在运输车上的位姿,当构件运输到位后根据右手定则在预制构件上建立坐标系并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选出构件最佳的运动路径,最后根据运动路径对安装机进行进一步优化控制.结果表明:(1)智能拼装机器人能够在隧道内部完成中隔墙和弧形件等预制构件的安装作业,拼装精度能够满足构件的安装需要,油缸的动作执行精度能够达到0.5 mm;(2)通过采用智能拼装机进行施工作业,安装误差由20 mm降低至1 mm,弧形件和中隔墙24h安装数量分别提高到30块和35块;(3)结合中隔墙的位姿运动方程优化其安装路径,可以提高盾构隧道中隔墙的安装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施工的控制精度.

    大直径盾构隧道预制结构安装路径优化坐标变换中隔墙拼装

    预制整体式弧形件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郝鹏飞
    245-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整体式弧形件的施工质量是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需要针对预制整体式弧形件施工质量提出有效合理的控制指标.鉴于此,对现有工程中预制轨下结构或箱涵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总结,阐述预制整体式弧形件构造及施工流程,提出预制整体式弧形件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并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按照提出的指标进行施工的弧形件,施工效率高、质量好,应用效果良好.

    大直径盾构隧道全预制弧形件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我国首座"四高"特长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中国铁建微信公众号
    251页

    薄层状岩体隧道冒顶机制及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魏传文王相龙杨旭旭赵玉棣...
    25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临淄—临沂高速公路曹家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离散元数值计算软件3DEC建立分析模型,探究薄层状岩体条件下隧道冒顶机理.通过拱顶岩体离层监测及塑性区分析,指出原有锚杆支护体系无法有效控制冒落高度是造成拱顶冒落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锚索支护方案并进行支护参数优化分析,包括不同锚索长度、顶板锚索根数及边墙锚杆数量比3个参数.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顶板范围内施作5根锚索,长度为5.5 m,边墙锚杆数量比0.5的锚索支护优化方案.选取具有冒顶风险的隧道区间开展锚索支护试验,监测数据显示,试验断面锚索平均轴力值比常规断面同位置处锚杆平均轴力值在拱肩下、拱肩上、拱顶位置分别提高65.1%、31%和8.5%,说明锚索支护体系相比锚杆支护体系可有效控制拱顶冒落.

    薄层状岩体冒顶灾害3DEC数值模拟锚索支护现场监测

    基于冻融循环试验的改良泥水盾构浆渣劣化特性研究

    张建勇
    26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隧道排放的渣土改性成路基材料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在反复冻融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依托武汉某盾构隧道工程,以大直径泥水盾构废弃浆渣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自主研发的固废基胶凝剂(Cement-Slag-Gypsum-Alum,CSGA)及玄武岩纤维(BF)对盾构浆渣进行改良,并对CSGA-BF改良后的盾构浆渣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不同纤维掺量、冻融循环次数等条件对改良盾构浆渣的外观劣化特性、力学特性及微观损伤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改良浆渣体积呈波浪式变化,并且整体表现为体积膨胀;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改良盾构浆渣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呈现非线性递减,适当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可增强筋-土界面的摩擦力,对浆渣的抗冻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纤维过量添加也会造成试样强度降低;当冻融循环达到9次后,改良盾构浆渣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趋于稳定并且孔隙之间呈现贯通趋势.

    大直径泥水盾构冻融循环废弃浆渣劣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