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口流质饮食与鼻饲肠内营养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袁德艳嵇会明王丽顾玲娟...
    812-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经口流质饮食与鼻饲肠内营养在颌面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不同营养输送方式分组,即经胃管进食流质饮食超过24 h,且给予营养液支持(设为鼻饲组),经口进流质饮食,给予普通饮食(设为口腔组),各60例.对比两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营养相关指标、免疫指标、口腔健康及相关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术后2周,鼻饲组的体重、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高于口腔组(P<0.05);术后2周,两组的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及心理障碍、社交障碍、残疾障碍评分均呈下降趋势,除生理障碍评分外,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腔组与鼻饲组术后3 d的CD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低,CD8+、IgA、IgG、IgM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术后2周,鼻饲组的CD4+、水平低,CD8+水平高于口腔组(P<0.05);鼻饲组的胃肠道并发症(6.67%)发生率低于口腔组(23.33%)(P<0.05).结论 鼻饲肠内营养应用于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具有必要性,其在提高机体免疫水平、营养状态的同时,可减少胃肠道并发症,患者生理性不适得以缓解,预后效果得以提升.

    经口流质饮食颌面部骨折口腔营养指标肠内营养

    二甲双胍使用与胃癌发生风险的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张彦清张永霞赵瓒郑亚...
    816-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往的研究报道了二甲双胍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二甲双胍的使用对胃癌风险的遗传因果效应尚未完全得到证实.本研究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讨二甲双胍使用与胃癌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公开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 AS)数据库中获取暴露和结局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信息,筛选出合适的SNP作为工具变量.随后,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R-Egger 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MLE)进行双向MR分析.另外采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异质性,利用MR-Egger截距检验分析结果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检验单个SNP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IVW显示,当二甲双胍作为暴露因素时,其正向MR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R=0.082,95%CI(7.954×10-3~0.846),P=0.036],表明二甲双胍与胃癌风险降低相关.然而,以胃癌为暴露因素的反向MR分析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没有显著的异质性及水平多效性,保证了结果稳健.结论 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胃癌发生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联,二甲双胍是胃癌的保护性因素.

    二甲双胍胃癌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系

    黄金地方联合肤痔清软膏中西医并重在内痔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叶中慧李咏梅莫艳华李伟健...
    82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金地方联合肤痔清软膏在内痔内镜下微创治疗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名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时间段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温水清洁和肤痔清软膏对症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黄金地方坐浴联合肤痔清软膏中西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内痔内镜下微创治疗后予黄金地方坐浴联合肤痔清中西医联合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口疼痛,有效预防肛周感染、黏膜溃疡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及推广.

    黄金地方坐浴手术并发症肤痔清软膏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免疫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因果关系及代谢物中介分析

    林树洪吴伟浩万瑜吴湛彬...
    825-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免疫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分析血清代谢物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库,对免疫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并以分析得出存在因果关系的免疫细胞为结局变量进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随后进行代谢物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6种免疫细胞、14种血清代谢物与肠易激综合征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其中4种血清代谢物(鞘磷脂、十八烯二酸酯、谷氨酸与5-氧代脯氨酸的比例、尿素)分别在 4 种免疫细胞(IgD-CD27-%B cell、IgD-CD27-%B cell、CD27 on IgD-CD38dim B cell、CD25 on resting CD4 regulatory T cell)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中介作用.结论 4种免疫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存在因果关系,且存在4种血清代谢物分别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免疫细胞血清代谢物肠易激综合征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介效应

    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率统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卢伟秘西花高艳芳薛梅...
    83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复发率统计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胃肠康复中心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8例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跟踪随访3年半后,脱落病例8例,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340例.随机将其分为甲组(n=98)、乙组(n=115)、丙组(n=127),各组首次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年、1年半,统计复发率;每组间隔1年后进行第2次随访,统计复发率(包含第1次随访复发例数);每组再间隔1年后第3次随访,统计复发率(包含前两次随访复发例数).将3次随访合计复发例数设为复发组(n=87),其余设为未复发组(n=253).对比三组临床资料差异性,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第1次随访,乙丙两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0.065,P=0.798),乙组、丙组复发率高于甲组(x2=3.992、4.960,P=0.048、0.026).第2次随访,乙丙两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1.277,P=0.258),乙组、丙组复发率高于甲组(x2=3.877、5.295,P=0.049、0.021).第3次随访,三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1.263,P=0.53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息肉>1.5 cm、息肉数目≥3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无蒂腺瘤、分块切除为引发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建议腺瘤性大肠息肉经内镜切除术后患者初次随访时间为1年至1年半,随后间隔1年半再次随访,同时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息肉大小、数目、性质、手术切除方式等给予相应处理,在减少复发的同时,适当延长随访时间.

    复发随访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腺瘤性大肠息肉影响因素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MMP-9、CCL2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陈勇李刚陈彭黄山平...
    835-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其中3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CNAG组)和5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CAG组,轻度萎缩13例、中度萎缩22例、重度萎缩18例),根据是否Hp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58例)和非感染组(29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和CCL20水平;Pearson分析血清MMP-9和CCL20水平与Hp感染、萎缩程度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MMP-9和CCL2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饮食不规律和饮酒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年龄、性别、吸烟史患者之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血清MMP-9和CCL20水平显著高于CNAG组(P<0.05).感染组血清MMP-9和CCL20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中度萎缩组和重度萎缩组血清MMP-9和CCL20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萎缩组(P<0.05);重度萎缩组MMP-9和CCL20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萎缩组(P<0.05).慢性胃炎患者血清MMP-9和CCL20水平与Hp感染和萎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p阳性感染、MMP-9和CCL20是影响慢性胃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MMP-9和CCL20高表达,与患者Hp感染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慢性胃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趋化因子配体-20幽门螺杆菌

    11例肠道枣核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刘贞靳海峰冯佳
    839-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枣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例肠道枣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枣核长度为2.4~3.2 cm.其中5例患者术前完成腹部CT检查,肠道中均发现枣核,4例发现肠穿孔.经内镜取出7例(7/11),其中十二指肠3例经上消化道内镜取出,乙状结肠3例及横结肠1例经结肠镜取出;外科手术取出3例(3/11),2例为术前诊断为穿孔并急诊手术,1例为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为回肠末端枣核;保守治疗1例(1/11),为降结肠枣核.结论 术前询问病史及CT检查是肠道枣核确诊的重要方法.≥2.4 cm的枣核易于损伤肠道、形成嵌顿,首选内镜下取出.

    肠道枣核内镜手术

    内镜下不同缝合止血方法辅助高频电凝治疗直径>1.0cm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郑焕城李跃罗文辉麦宇明...
    842-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缝合止血方法辅助高频电凝治疗直径>1.0 cm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差异,从而为直径>1.0 cm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中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直径>1.0 cm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A组(单钳道内镜下钛夹+尼龙绳套扎环荷包缝合+高频电凝止血治疗,n=33)和B组(单钳道内镜下钛夹+高频电凝止血治疗,n=47).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治疗有效率、72 h再出血率、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禁食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引流管液变清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结果 A组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B组的74.47%(35/47)(P<0.05).A组72 h再出血率低于B组(P<0.05).两组均无转手术病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禁食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引流管液变清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术后3 d两组APTT、PT、TT均较治疗前缩短,且A组短于B组(P<0.05).结论 单钳道内镜下钛夹结合尼龙绳套扎环荷包缝合辅助高频电凝在直径>1.0 cm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缝合止血荷包缝合钛夹高频电凝再出血

    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苏有盛招杰梁子浩严衍伟...
    846-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行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 000例.统计患者迟发性出血状况,并根据其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有迟发性出血)和非出血组(无迟发性出血).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00例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有18例发生了术后迟发性出血,其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80%(18/1 000).与非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比例、吸烟率、饮酒率、高血压合并率、糖尿病合并率、金属钛夹纵向夹闭患者比例、≥1 cm息肉患者比例、≥3个息肉数量患者比例、直肠息肉患者比例、有蒂息肉患者比例、长期抗凝药物应用患者比例、术后进食时间<24 h患者比例等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高血压、金属钛夹纵向夹闭、息肉大小、直肠息肉、长期抗凝药物应用等是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进食时间是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可出现迟发性出血的发生,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因素的相关干预可能有助于其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有效防治.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联合金属钛夹结直肠息肉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

    疏肝健脾肠安汤联合西医治疗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连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林莹雪葛阳饶卉明王恩行...
    850-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肠安汤联合西医治疗老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疗效及对血清连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老年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8例给予合理饮食、注意保暖,同时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肠安汤组58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肠安汤治疗.比较两组内脏敏感性指标、血清连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差异,评估两组中医症状评分、IBS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S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的水平,统计两组整体菌群密集度分级情况.结果 肠安汤组与常规组内脏敏感性指标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治疗后初始感觉及初始排便冲动阈值、最大耐受容量较前升高,且肠安汤组治疗后高于常规组(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整体菌群密集度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整体菌群密集度较前改善,且肠安汤组治疗后优于常规组(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血清连蛋白、MCP-1、IL-10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治疗后IL-10较前升高,且肠安汤组治疗后高于常规组(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治疗后血清连蛋白、MCP-1较前下降,且肠安汤组治疗后低于常规组(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中医症状评分、IBS-QOL评分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肠安汤组与常规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IBS-QOL评分明显较前下降,且肠安汤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 疏肝健脾肠安汤联合西医治疗老年IBS-D可改善肠道菌群密集程度,减轻内脏高敏感性,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血清连蛋白、MCP-1、IL-10的表达有关.

    疏肝健脾肠安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血清连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密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