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患者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的相关性研究

    陆佳刘福忠蒋峻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22例,均采用右侧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当亲水导丝在头臂干中的弯曲角度超过180°时,判定为头臂干扭曲.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头臂干扭曲患者(观察组)86例和无头臂干扭曲患者(对照组)136例.记录成年身高与入院时身高,测定骨密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身高缩短距离对头臂干扭曲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高于对照组,身高缩短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身高缩短距离与头臂干扭曲呈正相关(rs=0.662,P=0.001).ROC曲线显示,身高缩短距离是预测头臂干扭曲的可靠指标,AUC为0.89,截断值为5.1 cm.结论 身高缩短是头臂干扭曲的重要影响因素.

    头臂干身高缩短冠状造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李惠彬黄建振彭俊高世龙...
    56-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 2019年12月至 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有30例分别行IVUS(IVUS组)和FFR(FFR组)检查,20例患者仅予保守治疗(对照组).当IVUS测得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或FFR值≤0.8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所有患者行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各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行PCI患者占比多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和FFR组MACE发生率相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VUS和FFR均可指导冠脉狭窄为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分数血管内超声

    环硅酸锆钠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波程志群俞海峰
    59-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环硅酸锆钠散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 11月至2022年1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环硅酸锆钠散治疗高钾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5(65.0±8.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10 g、3次/d的硅酸锆钠散治疗,分析药物降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环硅酸锆钠散治疗 2h后,血钾水平由 5.68(5.46,5.85)mmol/L降至 5.11(4.97,5.24)mmol/L,下降 0.60(0.49,0.72)mmol/L.用药24h后血钾水平为4.34(4.03,4.50)mmol/L,下降1.35(1.24,1.62)mmol/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24 h后血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用药24h后发生低钾血症8例(19.0%),根据治疗后血钾水平分为低钾血症组、非低钾血症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钾水平[5.47(5.35,5.62)mmol/L比5.78(5.50,5.9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9,P=0.011).所有患者未见其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环硅酸锆钠散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的高血钾.轻度高钾血症患者治疗时有发生低钾血症风险.

    慢性心力衰竭高钾血症环硅酸锆钠散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利芳李文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发CHF患者2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美托洛尔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前,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长分化因子15、人亲环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并发CHF患者的心功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美托洛尔

    利用起搏器心房颤动负荷优化阵发性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临床获益分析

    周军李森浩曾祥源陈丽娜...
    67-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起搏器心房颤动(下称房颤)负荷优化阵发性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获益.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绍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绍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植入起搏器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及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等常规药物治疗,再根据房颤负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胺碘酮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颤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距离(6MWD)、QTc间期、胺碘酮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房颤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6MWD、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房颤负荷、LVEDd低于治疗前,LVEF、6MWD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胺碘酮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监测房颤负荷可以减少胺碘酮的服用剂量.

    起搏器房颤负荷阵发性房颤胺碘酮

    艾滋病合并贫血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吕虹杜萍史子园郑萍萍...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贫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77例,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进一步分为轻度贫血亚组、中度贫血亚组和重度贫血亚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在静息状态下平卧位心电图,比较观察组及3个亚组与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改变71例(71.7%),高于对照组41例(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观察组快速性心律失常及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亚组心电图异常改变、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心电图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贫血亚组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他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高于中度贫血亚组及轻度贫血亚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轻度贫血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贫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且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心电图异常率也随之增加.

    艾滋病合并贫血血红蛋白贫血心电图异常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呈交替现象1例

    张玉荣
    73-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1例2017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现窄、宽交替的规律,食管导联显示逆行P波(P-波)均隐埋在QRS波群中,RP间期≤70 ms,且RR间期稳定无改变,反映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动过速无影响,进而表明房室结折返环路中无希氏束及心室参与.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现象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确诊束室旁道1例

    李晓琦徐建国于霞高峰...
    75-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束室旁路起源自希氏束或束支,止于心室肌的间隔部,多表现为显性预激,部分可呈间歇性,窦性心律时心室预激程度一般较小,PR间期正常或略短于0.12 s,束室旁路最具特征的心电图表现是当心率变化或遇到房性期前收缩等情况时,PR间期可发生变化,但心室预激程度保持不变,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可提高束室旁道的检出率,本文报道 2022年4月 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确诊的束室旁道病例.

    束室旁道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心电图

    短链脂肪酸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姜哲唐关敏翟昌林韩俊刚...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链脂肪酸(SCFA)是碳链中碳原子数<6个的脂肪酸,主要由乙酸、丙酸和丁酸构成,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之一.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SCFA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SCFA概述、SCFA与高血压相关性和SCFA影响血压机制等方面对SCFA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短链脂肪酸高血压研究进展

    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谭镇涛翟昌林韩俊刚潘海华...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自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慢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CCS)诊断与管理指南以来,稳定型冠脉疾病逐渐被这一新术语所取代.冠脉心脏病(CAD)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CCS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众多研究资料显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来影响人体生理功能.本文就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CC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饮食结构肠道菌群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