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戴小丽卢卿
    150-15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下称冠脉)成像(DSCT-CA)在冠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价值;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同时接受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比较DSCT-CA与IVUS测得的CHD患者冠脉斑块参数[包括血管外膜内面积(EEM 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重构指数(RI)、偏性指数(EI)],同时以IVUS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诊断斑块性质的价值.结果 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 117例,非CHD 83例;冠脉无狭窄83例,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45例,重度狭窄39例.DSCT-CA正确诊断冠脉无狭窄76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 40 例,重度狭窄 36 例;DSCT-C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53,P<0.001).DSCT-CA正确诊断CHD 104例,正确排除CHD 76例;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11.1%、84.3%;DSCT-CA诊断CHD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889、0.916、0.902.DSCT-CA诊断无狭窄、左冠脉主干狭窄、左前降支狭窄、回旋支狭窄、右冠脉狭窄的准确度分别为 91.6%、92.9%、93.1%、84.6%、92.9%.DSCT-CA与IVUS测得的CHD患者EEM CSA、MLA、PA、PB、RI、E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CT-CA正确诊断易损性斑块98个,非易损性斑块76个;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12.5%、8.4%;DSCT-CA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875、0.916、0.884.结论 DSCT-CA在冠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较冠脉造影、IVUS具有无创优势.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斑块性质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邱华辉
    155-15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 1月至2022年3月舟山医院收治的81例HCH患者为HCH组,同期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的8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脑出血量的HCH患者TEG参数[主要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α角度(Angle)、血栓形成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采用ROC曲线分析TEG参数鉴别诊断HCH与脑梗死的效能.结果 3 组研究对象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HCH组K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均P<0.05),Angle、MA、CI均明显低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K、Angle、MA、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H组患者中,出血量<30 mL 38例,≥30 mL 43例;与脑出血量<30 mL患者比较,≥30 mL患者K明显较高(P<0.001),Angle、MA、CI均明显较低(均P<0.01).K、Angle、MA、CI鉴别诊断HCH与脑梗死的AUC分别为 0.829、0.771、0.761、0.788.结论 HCH患者TEG参数较脑梗死或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K增高而AngIe、MA、CI降低,且出血量大者更明显.

    高血压脑出血血栓弹力图脑梗死

    抗凝血酶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

    朱珊王玉胡益飞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7例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48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45名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血清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而对照组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5、7天血浆AT-Ⅲ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第 5天比较,治疗第 7 天血浆AT-Ⅲ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01),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01).结论 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及神经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进展性脑梗死抗凝血酶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神经功能相关性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研究

    吴秀玲叶鑫武林永坚
    162-16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V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rTMS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42例,为观察组;仅胞磷胆碱钠片治疗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 4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社会活动能力[采用社会活动功能量表(FAQ)评价]、痴呆情况[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2%比73.8%,P=0.007).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以及HDS、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FAQ、NIHSS评分以及血清Hcy、AC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均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MS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VD.

    重复经颅磁刺激胞磷胆碱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疗效

    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李聪陈菲冯萍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 2021 年 1 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0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或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治疗52例,为常规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或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52例,为强化降脂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易损斑块检出率、斑块Crouse积分,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各项血脂指标以及颈动脉IMT、易损斑块检出率、稳定斑块Crouse积分及不稳定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降低,且强化降脂组TC、LDL-C水平以及颈动脉IMT、易损斑块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比1.9%,P=0.558).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同时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相对安全.

    强化降脂急性脑梗死超声斑块稳定性血脂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顾红霞王媚莹张怡婷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仙居县人民医院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NIPPV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RF患者52例,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和血清胱抑素C(Cys-C)、β2 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 92.3%.所有患者治疗后FVC、MVV、FEV1、FEV1/FVC及PaO2、SaO2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 及血清Cys-C、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RF能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血清Cys-C、β2-MG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无创正压通气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心电图2例

    倪红林黄玥刘岚沈静秋...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以右心室纤维脂肪浸润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本文报道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2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ARVC心电图线索包含的病理及生理信息作一探讨.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除极复极室壁瘤左心室受累

    基于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房间隔缺损伴发二尖瓣脱垂机制研究

    景妍妍郭强
    177-180,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探讨房间隔缺损(ASD)伴发二尖瓣脱垂(MVP)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树兰(杭州)医院收治的28例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ASD伴发MV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本院接受3D-TEE检查且心脏结构未见异常的2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检查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峰值速度比值(E/e')、峰值减速时间、右心室-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左心房容积指数和二尖瓣反流(MR)分级等参数,3D-TEE检查获得前乳头肌束距指数、后乳头肌束距指数、乳头肌间距离指数、二尖瓣前小叶面积指数、二尖瓣后小叶面积指数、MVP容量指数、MVP长度指数、前外-后中直径指数、前后直径指数、环长度指数、环面积指数等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上述参数,分析观察组患者2D-TTE参数与3D-TEE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心室-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左心房容积指数、MR分级轻中度比例、二尖瓣前小叶面积指数、MVP容量指数、MVP长度指数、前外-后中直径指数、前后直径指数、环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乳头肌间距离指数、环长度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乳头肌间距离指数与右心室-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MVP长度指数、MVP容量指数均呈负相关(r=-0.824、-0.771、-0.709,均P<0.01).结论 ASD伴发MVP与右心容量超负荷、左心室乳头肌向内移位、乳头间距离缩短等机制有关.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脱垂房间隔缺损乳头肌二尖瓣反流

    心房静止1例

    金莎莎刘星张蔚璘张磊...
    181-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静止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完全丧失,体表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无P波.临床上患者常以晕厥、卒中甚至猝死就诊,因此诊断这类患者需引起重视.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分为一过性或持续性心房静止,一过性心房静止针对病因治疗后可恢复窦性心律,而持续性心房静止患者猝死风险增加,建议给予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另外,患者还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防止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本文报道2022年7月25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心房静止患者诊治经过,供临床诊治参考.

    心房静止心动过缓房室交界性逸搏起搏器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韩思洁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板运动试验常作为冠心病的初筛检查手段,也多用于检查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例如用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辅助诊断等.平板运动试验中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多见.本文报道2021年11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例少见的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该患者后行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存在左侧旁道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悸平板运动试验房性期前收缩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