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托妮·莫里森历史三部曲中的黑人音乐叙事

    李玺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美国黑人民间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将黑人音乐元素引入文学创作中,在其创作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天堂》中,借用黑人音乐的表现形式,即重复、召唤应答和即兴发挥等技巧,展现了黑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理,而且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托妮·莫里森音乐重复召唤应答即兴

    浅析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韩海燕熊星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夜行》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创作的小说,小说写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因无望的爱情而杀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东野圭吾对犯罪的思考,也可以看出东野圭吾独特的叙事推理.

    东野圭吾犯罪原因叙事推理

    用精神分析法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戴志红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赎罪》是20世纪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品.文章主要运用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的意识论和人格论来分析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精神分析法

    《追风筝的人》中的文学意象

    邱瑜毅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意象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象征作用,成为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有效途径.胡赛尼的代表作《追风筝的人》展现了一系列丰富而独特的文学意象.风筝、跳蚤市场、梦境三个典型的意象构成了完整的意象群,互为补充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作者的对文化身份的追寻、对民族意识的重视、以及对内在精神的探索.

    《追风筝的人》文学意象风筝跳蚤市场梦境

    中国的戴维·洛奇研究:1983-2016

    钟永军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小说家及批评家,戴维·洛奇引起了中国读者对他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洛奇作品在国内的译介、洛奇小说批评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及洛奇小说在国内的研究三个层面梳理了洛奇在国内的接受状况,并指出了国内洛奇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洛奇研究的走势.

    戴维·洛奇译介研究现状问题

    电影《夏洛特烦恼》的隐喻分析

    冯月婷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于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传统的隐喻被归为修辞学范畴,被看作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的是语言自身.当代认知语言学则是在本质上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纵观隐喻研究发展的历程,隐喻的研究涉及了诸多领域,比如电影艺术.文章将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隐喻机制.

    电影隐喻认知夏洛特烦恼

    城市批判的多重向度——解读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

    张雅慧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该作品通过聚焦城乡命运与人性嬗变,将城市与乡村一并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它在对乡土文化进行客观反思与价值发掘的同时,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困境与异化.总体上看,小说体现了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作者对乡村有着更多的肯定,并将之视为挽救城市文明的最后力量.

    李佩甫《生命册》城市批判乡土情结道德异化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项目化实践探索

    席晓丽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大学应用写作课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课程项目化的实施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大学应用写作课程项目化项目化系统改革

    大学写作课程的范式转型与建构

    陈杰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大学写作课程中出现的学生教材一看就会,上课一听就懂,文章就是不会写的普遍现象,很多高校都开始致力于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基于“课程范式”的相关理论,探讨在大学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中范式转型,建构起“过程——融合”新的课程范式.

    大学写作课程范式教学改革

    教学参与法在戏剧编剧课程中的应用探究——在戏剧编剧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田广文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戏剧编剧课程可采用理论探究、范例评析和习作研讨的三环节教学法.该法的实行需要事先在思想动员、评价体系、散文训练、经典阅读、理论体系以及小品训练范本的确定等方面做好准备;该法充分应用教学参与法的设问、讨论、案例等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在实践中掌握编剧理论与技法;该法的实行还需要教师注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程的调控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参与法戏剧编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