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l@126.com

0537-4453307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语言学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展示名家新秀的语言研究成果,提供纯理论的语言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译语类解》在李朝时期的文献传承及影响

    张述娟李凡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译语类解》成书于肃宗大王年间,是现存最早的"类解书".此书的编撰体例由之前的《译语指南》传承而来,同时,它也对后世的《蒙语类解》《方言类释》等"类解书"的体制特点产生了深刻影响.此书所记语音、词汇对李朝学人研究音韵、考证名物等提供了重要例证,对汉字传播史及中韩文化交流等研究亦具有参考价值.

    《译语类解》《译语指南》质正名物

    汉语"连词+能+动词"结构语义韵及译者涉身性——以《骆驼祥子》及两个英译本为例

    仝益民王文帅汪书琪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自建语料库进行计算,分析《骆驼祥子》中汉语"连词+能+动词"结构的语义韵倾向,阐述葛浩文和施晓菁两位译者对该结构的语义韵翻译策略,并从涉身性角度探究译者翻译差异背后的原因.统计发现,该结构总体呈积极语义韵,在大部分情况下两位译者都成功再现了原文的语义韵,都采用了构建相似类联接、句式转换、删减法等方法.同时,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也有所不同,葛浩文多采用句式转换法,而施晓菁则多使用构建相似类联接法.

    《骆驼祥子》"连词+能+动词"结构语义韵翻译策略涉身性

    汉英语义双关中铰链词的运用比较研究

    仝海侠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义双关作为双关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体系中都是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铰链词是双关语中发挥双关功能的语言单位,它的恰当运用对双关语的生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对汉英语义双关中铰链词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在使用数量、应用方式与修辞效果方面的差异,从而对语义双关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汉英两种语言产生有效影响.

    语义双关双关语铰链应用汉英比较

    汉语学习者声调范畴僵化现象考察分析

    张含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汉语学习中,声调被普遍认为是语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抽样调查上海交通大学语言班汉语学习者的发音情况,可以发现,初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较高,中级学习者声调偏误率次之,高级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率最低.以高级阶段学习者中的声调僵化现象为案例,描述其声调音高的具体情况,分析声调范畴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及语言因素等,并对声调学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大目的语的输入量、降低对偏误的容忍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语音声调偏误僵化

    基于语料库的"自A自B"格式研究

    刘慧楠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CCL语料库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构式语法以及三个平面等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自A自B"格式进行多角度考察.该格式中的A、B多为动词性的语素或词,A、B之间可以是相反、相近、相关等多种语义关系."自A自B"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在句子中作定语、宾语、谓语和状语,语义功能是用来表述一种行为、状态或某种情况,语用功能是评价他人、劝诫他人、说明客观现象.

    "自A自B"三个平面概念整合构式压制语块教学

    韩国学生汉语记叙文句号功能偏误分析

    曾丽娟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韩国留学生的记叙文为中介语语料,针对低、中、高三个分数段句号偏误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错用、空缺、多余三类,对这三类偏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句号偏误的表现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韩国学生标点符号句号错用空缺多余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MTCSOL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李步军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成为关注重点,汉语教师师资培养也应向国别化方向发展.针对东南亚汉语教学区域,提出构建"教+学+践+研"一体化的"四维联动"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国别化师资培养体系,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设质量,同时培养更多合格的满足对象国所需要的汉语师资.

    东南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体系

    从CSSCI论文看语义地图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王天佑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语义地图理论越来越受到汉语学界的重视.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文献资源,对语义地图研究论文进行计量研究,可以发现,近十年来语义地图CSSCI论文在年代分布、核心作者、发文期刊、发文机构、特别是在热点主题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总结这些特点,并分析语义地图研究的走势,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CSSCI论文语义地图发展

    和谐串行理论与跨韵律层级的交互性现象研究

    郭中子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谐串行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带推导的优选论理论.首先对和谐串行理论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予以介绍和阐释,通过对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的韵律结构进行分析,阐明该理论应用于跨韵律层级的交互性现象上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与并行优选论进行比较,凸显和谐串行理论的特点和优势,并指出优选论的发展路向.和谐串行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跨韵律层级的交互性现象,不失为一种更具解释充分性的优选论理论.

    音系学优选论和谐串行理论韵律层级

    《普遍唯理语法》的语言观:唯理性与普遍性

    王江涛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诺与朗斯洛合著的《普遍唯理语法》,于1660年出版.它是一部以理性主义和逻辑主义观点来系统论述普遍语法的经典著作.作者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语言和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语法和逻辑之间也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语法应该依赖于逻辑,逻辑的标准应该是确定语法现象正确性的标准.此书不是关于某一种语言的语法,而是通过理性逻辑,力图规定适用于大多数语言的语法,并试图解释不同语法背后所共有的人类的逻辑思维.此书所体现出的唯理性和普遍性语言思想,对当今的语言研究仍然有深刻的启示.

    《普遍唯理语法》唯理性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