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Journal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生菌补剂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糖脂代谢的影响

    肖淑许艳余丽金孙楠...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生菌补剂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血糖、血脂、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GDM提供参考。方法 取SFP级Wistar大鼠50只雌性和30只雄性合笼交配后,选取成功妊娠的40只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10只,以高脂高糖饲料与链脲佐菌素构建GDM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与柠檬酸钠缓冲液处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接受0。5 g/d、1 g/d益生菌补剂灌胃,连续给药14 d,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同时间点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比较4组大鼠给药1、4、10、14 d空腹血糖水平,给药14 d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肠道菌群水平。结果 给药1~14 d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呈升高趋势,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均呈降低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给药 4、10、14 d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均降低;给药 14 d后,与对照组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升高,血清HDL-C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降低,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给药14 d后,与对照组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肠道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减少,粪肠球菌数量均增加,与模型组比,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嗜酸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增加,粪肠球菌数量均减少,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均大于低剂量组(均P<0。05);而给药 1~14 d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及给药1 d后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益生菌补剂可调节GDM大鼠的肠道菌群,并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且相较于低剂量益生菌补剂,高剂量的改善作用更佳。

    益生菌补剂妊娠糖尿病血糖血脂肠道菌群

    非布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刘恋支文军沈可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药物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低盐饮食、规律作息、控制血糖等)+别嘌呤醇治疗]和研究组(46例,常规治疗+非布司他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FINS水平、HOMA-IR和血清SUN、Scr、UAE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非布司他药物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能较好地调节血糖,促进胰岛功能和肾功能的恢复,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非布司他肾功能

    吡贝地尔缓释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宇敏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吡贝地尔缓释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 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饮食干预、降糖等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睡眠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帕金森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吡贝地尔缓释片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睡眠质量,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帕金森病吡贝地尔缓释片多巴丝肼片睡眠质量炎症因子

    吲哚布芬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刘晓冰牛秀秀蔡海威陈淑玲...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吲哚布芬对预防其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移植物内瘘(AVG)血栓形成的效果与安全性,以优化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管理。方法 选取 2021年6月至 2022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0例实施AVF、AVG通路的MHD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与治疗组(3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吲哚布芬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4 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2、24 周后的血液指标、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径,以及治疗期间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12、24 周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血栓形成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MH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AVF、AVG通路时,接受吲哚布芬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透析血流量,扩大血管内径,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吲哚布芬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内瘘血栓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疼痛评分的影响

    张闫向世强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牙周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复发情况。方法 选择涡阳县人民医院在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糖尿病及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需要持续治疗1个月,并作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牙周健康相关指标,治疗后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均缩短,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整体秩和检验比较及治疗期间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通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性疗法治疗,可改善其牙周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预防疾病复发,且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性疗法盐酸米诺环素牙周健康炎症因子

    血清胱抑素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王细畏顾宇杰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206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与尿液相关指标检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肾损害,其中无早期肾损害为对照组(148 例),存在早期肾损害为观察组(58 例),并依据肾损害程度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6 例)、中度组(20 例)及重度组(12 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血清CysC、血肌酐(Scr)水平及UACR,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ysC、Scr水平、UACR与 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且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清CysC、Scr水平、UACR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CysC、Scr水平、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均呈正相关,其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有一定价值,临床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残余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张鑫鑫宋守君张凌云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主要关注目标。然而在临床上观察到即使将TG和LDL-C水平控制在推荐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仍然面临着胆固醇代谢带来的相关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随着非常规血脂指标——残余胆固醇(RC)被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C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密切相关。现就目前RC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型糖尿病残余胆固醇血脂异常

    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魏健彪徐娜左淑波于昊...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吉林省肿瘤医院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二联组(50例,采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和三联组(50例,采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二联组比,三联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均升高,三联组均较二联组变化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三联组均较二联组更高,CD8+百分比均降低,三联组较二联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良好。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硼替佐米肾功能免疫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沙盘游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能力的影响

    邓育梁海茵林如仲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沙盘游戏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80 例ADH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药物组(20 例,予以药物治疗)、沙盘组(20 例,予以药物+沙盘游戏)及rTMS组(20 例,予以药物+rTMS治疗)及联合组(20 例,予以药物+沙盘游戏+rTMS治疗)。4 组患儿均治疗 6 周。对比 4 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 6 周后的行为能力、多动行为及注意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6 周后 4 组患儿的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评估量表(SNAP-IV)评分均降低,且沙盘组与rTMS组均低于常规药物组,联合组均低于常规药物组、沙盘组及rTMS组;4组患儿整合视听持续测试(IVA-CPT)评分均升高,且沙盘组与rTMS组均高于常规药物组,联合组均高于常规药物组、沙盘组及rTMS组(均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与沙盘游戏可增强ADHD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多动行为,提高注意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沙盘游戏行为能力多动行为注意力

    保留尿道黏膜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探讨

    李存杰张海洲孙成曹晓鹏...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保留尿道黏膜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后对其围术期指标、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无锡市第二老年病医院(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39例,行HoLEP治疗)和B组(41例,行保留尿道黏膜HoLEP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拔管后即刻及术后3、6个月SUI发生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膀胱功能、性功能,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切除效率高于A组;与拔管后即刻比,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SUI总发生率均降低;拔管后即刻及术后3、6个月B组患者SUI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均增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均降低(均P<0。05),但术后 6 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IIEF-5)及B组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均升高,A组CIPE-5评分降低,且B组CIPE-5评分高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3、6 个月SUI总发生率比较,以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保留尿道黏膜HoLEP治疗BPH可有效改善切除效率、膀胱功能、性功能,降低SUI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尿道黏膜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