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规律研究

    林鸿金梁泉陈峰王权胜...
    2161-2165,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从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公开的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Excel12。1。0建立中药数据库,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中的数据挖掘功能对纳入的中药复方进行中药使用频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分析,通过药物关联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分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核心处方。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189首,涉及中药280味,使用总频次2 305次。中药使用频次居前的有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当归、覆盆子等。在药物性味归经上,药物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肾、肝、脾经为主。中药功效以强筋骨、补肾阳等使用频次较高。在药物关联分析中,核心药对有"枸杞子-菟丝子""菟丝子-淫羊藿"等。药物聚类分析可将使用频次>25次的22味高频中药聚类成5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核心组方由"五子衍宗丸"加味组成。结论 中药治疗少弱精子症多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核心病机着手,以"补肾生精"为核心治法,注重肾、肝、脾三脏调治,常用强筋骨、补肾阳之品,筛选出由"五子衍宗丸"加味组成的核心处方。

    少弱精子症中药复方专利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过敏煎对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刘燕娇李赵菊蒋璐毅王睿睿...
    2166-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过敏煎对特应性皮炎(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过敏煎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使用OMIM、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A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利用GO功能与KEGG信号通路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利用AutoDock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过敏煎与AD共同靶点有123个;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641个条目、细胞组分68个条目和分子功能129个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MAPK、NF-κB、TNF-α、JAK-STAT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过敏煎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柰酚与FOS、TNF、TGFB1、HIF-1A、IL-1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 过敏煎可从多靶点、多通路治疗AD,为进一步基础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过敏煎特应性皮炎网络药理学炎症

    厦门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明婉张鸿鹤
    2174-2177,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厦门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厦门市仙岳医院的儿童青少年患者2 4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要求儿童青少年患者已在该院心理测评室同时完成儿童抑郁情绪障碍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和90项症状清单。结果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情绪障碍检出率为85。33%(2 048/2 400)。其中,有抑郁症状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有抑郁症状的初中生或高中生比例高于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比值比(OR)=3。597,95%可信区间(95%CI)2。548~5。078)]、社交焦虑症状(OR=2。819,95%CI 1。995~3。982)、强迫症状(OR=1。643,95%CI 1。083~2。494)、敌对(OR=1。670,95%CI 1。147~2。431)和饮食、睡眠问题(OR=4。375,95%CJ 2。873~6。664)是儿童青少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焦虑症状、社交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敌对和饮食、睡眠问题会增加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风险。

    焦虑抑郁社交焦虑儿童青少年影响因素

    干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表达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蔡福景付荣泉周宇张盛果...
    2178-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表达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首先乙醛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KDM3A mRNA的表达。接着利用慢病毒转染肝星状细胞72 h,干扰KDM3A的表达,乙醛刺激后,收集肝星状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Ⅲ型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乙醛处理组KDM3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约4倍(1。00±0。10 vs。4。00±0。20),TGF-β2 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约 3 倍(1。00±0。40 vs。3。00±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01、44。032,P<0。001)。干扰KDM3A后,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约43。3%[转染组光密度值(0。38±0。06)低于对照组的(0。67±0。08)],Ⅲ型胶原蛋白含量下降约20。00%(1。00±0。10 vs。0。80±0。04),Ⅰ 型胶原蛋白含量下降约 30。00%(1。00±0。10 vs。0。70±0。04),TGF-β2 蛋白及 mRNA 水平也明显下降(1。00±0。10 vs。0。7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72、12。621、21。369,P<0。001)。结论 干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可一定程度阻止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2表达来实现。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3A肝星状细胞细胞增殖胶原合成

    孕中期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超声指标分析

    王耿庄倩梅傅婉玉黄宝加...
    2182-2184,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中期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时产前超声检查出现的指标变化。方法 收集该院产前诊断中心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孕中期经羊水核型分析确诊为胎儿SCA的病例88例,所纳入病例均进行Ⅱ级或Ⅲ级产前超声检查,且所有病例的SCA结果均经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确认,不含100 kb以上的其他拷贝数变异。分析胎儿出现SCA时产前超声检查的指标变化。结果 88例确诊为胎儿SCA的病例中33例47,XXY(32例标准型+1例嵌合体)、21例47,XYY、18例47,XXX(15例标准型+3例嵌合体)、13例45,X(4例标准型+9例嵌合体)、2例48,XXYY、1例48,XXXY。68例在孕18~25周时Ⅱ级或Ⅲ级产前超声检查中未出现异常指标,占比77。3%(68/88);20例出现心脏强回声、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侧脑室增宽、鼻骨缺失、室间隔缺损、腭裂等异常超声指标。在孕中期出现异常超声指标的病例中,45,X检出率最高,为53。8%(7/13),47,XXX为11。1%(2/18),47,XXY为15。2%(5/33),但指标缺乏显著的特异性。结论 孕中期胎儿的SCA以47,XXY最为常见,其次是47,XYY和47,XXX;孕中期胎儿SCA除了 45,X外大部分未出现异常超声指标,而45,X胎儿孕早期常见颈部水囊瘤,中期可伴超声软指标异常,超声检查对45,X的检出有一定意义。

    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超声指标胎儿孕中期

    乳酸脱氢酶联合乳酸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预测

    肖欣魏佳莉
    2185-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136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9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患者28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比例较高,入院24 h检查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酐值、二氧化碳分压、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呈高水平,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无创及有创)持续时间短、抗病毒药物覆盖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存活组住院时间长,期间多次完善病原学检查显示,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病毒合并真菌感染、病毒合并细菌合并真菌三重感染、多重耐药菌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无创及有创)持续时间短,乳酸脱氢酶、乳酸高水平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可以得出乳酸脱氢酶对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度优于乳酸,而乳酸脱氢酶、乳酸联合预测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的预测价值。结论 核酸未转阴、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入院24 h检查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肌酐值、二氧化碳分压、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乳酸高水平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中高水平乳酸脱氢酶联合乳酸对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乳酸脱氢酶乳酸联合检测预后死亡风险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

    张锦雄周瑶冯星辉耿冰冰...
    2192-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了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收治1例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首次治疗后,经评估肿瘤进展,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目前患者仍在定期随访中。对于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治疗而言,定期随访和多学科治疗仍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肝内胆管细胞癌肉瘤样肝动脉化疗栓塞病例报告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付爱清刘莎施艳周佳...
    2197-2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70例老年COPD患者纳入建模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VAP分为VAP组和无VAP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V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区分度评估,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另选取73例同期老年COPD患者纳入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建模组170例老年COPD患者中41例并发VAP,发生率为24。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比值比(OR)=14。821,95%可信区间(95%CI)2。462~89。232]、联用抗菌药物(OR=6。352,95%CI 1。391~29。008)、留置胃管(OR=5。454,95%CI 1。213~24。521)、误吸(OR=7。745,95%CI 1。569~38。224)、机械通气时间>5 d(OR=8。014,95%CI 2。026~31。695)、住院时间≥14 d(OR=6。494,95%CI 1。371~30。755)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系统(APACHEⅡ)>18 分(OR=16。714,95%CI 3。326~83。983)是老年 COPD 患者并发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 0。843~0。958,P<0。001),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91。3%。模型验证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2。5%,总准确率为89。0%。结论 糖尿病史、联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误吸、机械通气时间>5 d、住院时间≥14d和A-PACHEⅡ评分>18分是老年COPD患者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经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因素预测模型验证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和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比较

    侯高宇时胜利魏麦军侯高超...
    2202-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X线透视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病房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 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对比2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位时间<30 min的占比为70。45%(31/44),高于对照组的13。1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1、3 d的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短期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1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操作,相较于应用X线透视空气灌肠复位方式,采取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成功率更高,复位时间更短,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复位后短期复发率低。

    小儿肠套叠复位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X线透视空气灌肠胃肠激素

    妊娠晚期感染B族链球菌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pbp2x基因突变分析

    文强王秀丁小莉胡芷晴...
    2206-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感染B族链球菌(GBS)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及观察早产孕妇感染GBS的pbp2x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该院分娩且感染GBS的孕妇199例,根据早产与否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158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感染GBS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早产孕妇的GBS样本进行pbp2x基因一代测序分析。结果 199例感染GBS孕妇中发生早产41例,发生率为2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OR)=1。151,P=0。004)]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项数(OR=2。995,P<0。001)是感染GBS孕妇发生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两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早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最佳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69。0%,较单项危险因素预测价值高。pbp2x基因测序发现3个错义突变(1129G>A、1148T>G、1528A>G),未发现影响GBS对青霉素敏感性的基因突变。结论 年龄和OGTT异常项数是感染GBS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优于单项,早产孕妇感染的GBS中尚未发现影响青霉素敏感性的pbp2x基因突变。

    B族链球菌孕妇早产危险因素pbp2x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