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临床技能课中应用的调查及分析

    罗宁杨晖郭峰姚璐...
    3395-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学生对虚拟仿真(VR)实验教学在临床技能课应用中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临床技能VR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参与临床技能VR在线教学实验的16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60份。70。00%以上的学生认为临床技能VR操作有不受时空限制和非常安全的优点,但也有66。00%以上的学生认为虚拟场景效果气氛和临床真实场景还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动手能力培养等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希望按操作错误部分匹配正确演示过程、配套相应教材的建议。结论 在加强VR技术在临床技能训练中推广的同时,应克服其不足,使其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临床技能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方法调查分析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职业倦怠感调查分析

    崔艳艳于秀丽张亚邓皖秋...
    3398-3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职业倦怠感现状、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该院中医住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住培学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中医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2%。情感衰竭(20。47±6。50)分、低个人成就(31。14±6。16)分,去人格化(15。67±5。19)分,与常模相比,除了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情感衰竭与低个人成就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中医住培学员的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去人格化得分高于男性住培学员,本地户籍的住培学员去人格化得分高于非本地户籍,年龄30~40岁的住培学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去人格化得分高于20~30岁,大专学历的住培学员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得分高于本科及研究生,该院住培学员的去人格化得分高于非本院住培学员,已婚住培学员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得分均高于未婚住培学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规培年限在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去人格化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住培学员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性别、年龄、籍贯、婚姻状况、学历水平、规培年限、住培学员所属单位均是中医住培学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建议提高住培学员及带教教师待遇、创造职业上升空间,提高带教教师教学技巧等,来降低住培学员的职业倦怠程度。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职业倦怠对策与建议

    以疾病为主线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陈瑶郭秉琨郇颖贾子剑...
    3402-3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以疾病为主线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并对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评估教学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以该院2019、2017级五年制临床专业37、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使用以疾病为主线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通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课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学习方式新颖程度、学习过程有趣性、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知识理解、临床操作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疾病为主线联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法适合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疾病为主线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联合教学临床口腔传统教学法

    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数据管理现状及其调查分析

    孙洁陈慧
    3405-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临床研究生科研数据收集和产出情况,以提高医学院校整体科研管理水平及为制定科研数据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76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3个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科研数据的主要来源为实验室试验28人(36。84%),一年级选择临床数据的比例较高,占54。55%(12/22)。3个年级研究生中,81。82%(18/22)的人认为管理和采集科研数据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发表文章的类型以实验分析为主,占比60。49%;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数量分析3个年级中发表1篇文章占比为32。89%(25/76),课题参与情况来看,42。11%(32/76)的学生未参与任何课题。结论 收集科研数据耗时较长,数据资料时间跨度较大,科研产出不多,科研能力较弱。

    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数据数据管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邬开会张春松周廷云邹瑜...
    3410-3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延伸优质护理服务,拓展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方法 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工作小组,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信息平台并植入医院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下单,提供线下服务的方式构建医院-家庭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模式,让护士走出医院,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为出院患者或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2年多来,受益患者800余人次,通过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医院-家庭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得以有序实施,护患双评价五星好评率均达100。0%,护士支持率高,达到了 87。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护士价值得以体现,患者及"网约护士"均反响良好,满意度高。

    医院-家庭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实施

    双特异性抗体(GPC3和CD3)药物外渗致局部皮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例护理

    龚婷婷白敏
    3415-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报道了 1例药物临床试验使用双特异性抗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CD3]发生药物外渗致局部皮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双特异性抗体类药物机制虽区别于传统的化疗药物,但毒性不容小觑,静脉输注时仍然首选中心静脉,同时,药物应尽可能进行稀释。对于药物毒性不明的双特异性抗体类药物,若发生药物外渗,应参照发泡性化疗药物进行管理,早期即进行封闭治疗,做好外渗部位的病情观察与记录,指导患者进行手臂功能锻炼,使用中药、西药交替外敷,必要时进行全身治疗,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综合上述处理措施,可减轻外渗症状,避免免疫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

    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外渗护理病例报告

    发热溃疡坏死性Mucha-Habermann病1例护理

    陈亦果黎万梅
    3418-3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发热溃疡坏死性Mucha-Habermann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从皮肤护理、创面管理、疼痛干预,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继发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关注用药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开展延续护理,电话随访患儿病情恢复及门诊复查情况,提升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管理能力。持续随访3个月,患儿现病情稳定,皮损处基本愈合,无新发水疱及溃疡,无继发感染。

    Mucha-Habermann溃疡儿科护理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