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诊断与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诊断与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

杨丽娟

月刊

1001-8174

xdzd@chinajournal.net.cn,xdzd@163.com

0791-86830193

330001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

现代诊断与治疗/Journal Modern Diagnosis &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系1989年经原国家科委核准,原江西省科委批准出版,1990年2月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发给出版许可证。该刊现拥有2位中科院院士(他们是吴旻、陈可冀教授)、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刘玉清、陈灏珠、曾溢滔、孙燕、邱蔚六教授)及13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31位特邀编委及江西省内著名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该刊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奖、江西省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以及《CAD-CD规范》执行优秀奖。它的“诊疗新技术”荣获江西省首届十佳期刊专栏。该刊20年来,发行量一直居江西省同类期刊发行量之首位,覆盖面达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国外发行到西欧、东南亚及美国。该刊欢迎刊登药品(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以及医疗单位形象广告。拟在本刊刊登广告者需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表证书(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宣字号批复件(原件,用后退还)及产品说明书。另,本刊招聘医学编辑2名,要求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笔较好;45岁以下,男性;已取得出版专业任职资格者优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王玫许景薇杨海霞李玉群...
    2453-2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中期检测正常与胎儿发育不良孕妇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探索RI、PI、S/D与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 150 例中孕期孕妇,按照彩超检测孕中期孕妇胎儿发育状况,分成胎儿发育异常孕妇的观察组 59 例,胎儿发育正常孕妇的对照组 91 例.对比两组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径检测;胎儿生理物理评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频谱参数RI、PI、S/D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胎儿发育异常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频谱参数RI、PI、S/D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胎儿双顶经、腹围、股骨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儿呼吸运动(FBM)、胎动(FM)、肌张力(FT)、胎心(FHR)、羊水量(AFV)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I、RI、S/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胎儿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与PI、RI、S/D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在孕中期检测正常与胎儿发育不良孕妇子宫动脉 RI、PI、S/D,有利于预测孕妇与胎儿围产期的不良状况,便于早期采取相应措施,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孕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胎儿生长发育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联合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

    张官聪刘丽英谭志梅黄国荣...
    2456-2457,2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联合外剥内扎术与单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PH-4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d、术后 3d、术后 5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4 联合外剥内扎术较单纯性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更高,患者疼痛更轻,有助于肛门功能恢复.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改良式清创联合人工真皮植入在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应用

    刘莉娟曾红丽黄碟张倩...
    2458-2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清创联合人工真皮植入在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 76 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清创联合人工真皮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创面渗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溃疡治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P-1、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MMP-2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清创联合人工真皮植入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溃疡治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截肢率,改善创面渗液TIMP-1、MMP-2、VEGF水平.

    改良式清创人工真皮植入糖尿病足

    外周血WBC、NEU%、EOS%结果在慢阻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赖谋忠谢乔芬
    2461-2462,2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检测结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 15 例、中度组31 例和重度组 24 例.对比三组患者WBC、NEU%、EOS%水平.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预后效果分为良好组 43 例和不良组 27 例.对比不同预后患者WBC、NEU%、EOS%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常规指标对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预后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患者WBC、NEU%、EOS%水平均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患者WBC、NEU%、EOS%水平均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WBC、NEU%、EOS%水平水平对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效果预测的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841、0.851、0.824,敏感度分别为 72.41%、71.88%、67.65%,特异性分别为 85.37%、89.47%、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WBC、NEU%、EOS%检测结果可用于判断慢阻肺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血常规预测价值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蓓景岚朱小艳周海东...
    2463-2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混合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200 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00 例.对照组患者行外切内扎术,研究组患者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 1、3、7 d时疼痛、水肿及肛门坠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混合痔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外痔切除术

    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熊俊杰
    2466-2467,2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将接受孕检的 60 例孕妇按照是否合并妊娠期贫血分为对照组(健康孕妇)和研究组(妊娠期贫血孕妇)各 30 例,采集两组血液获取血清后,检测叶酸、维生素B12 及铁蛋白水平,比较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 及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选择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联合检测对妊娠期贫血进行早期诊断,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以便提前选择干预措施,从而实现对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预防.

    妊娠期贫血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曦朱凌志周佳丽
    2468-2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肝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A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造成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有助于术后恢复,同时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开腹手术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效果观察

    刘群英
    2471-2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e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胆囊结石并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行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下LC治疗,观察组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下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炎症指标、应激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6、12、24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NF-α、IL-6、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OR、NE、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下LC治疗胆囊结石并CC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炎症及应激水平,且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程度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汤小艳邓翔陈子萍
    2474-2475,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尿路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URL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4 例URL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为 15.63%(10/64);10 例URL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 25 株,其中G-菌、G+菌、真菌依次占比为 64.00%、32.00%、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肾盂内压>30 mmHg是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URL术后尿路感染率较高,其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与患者糖尿病史、高肾盂内压显著相关.

    输尿管镜碎石术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对比观察荧光染色法和氢氧化钾湿片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

    梁琴
    2476-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荧光染色法和氢氧化钾湿片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 80 例确诊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组织学检查,比较荧光染色法和氢氧化钾湿片法在不同部位及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结果 80 例真菌感染标本中,荧光染色法检出阳性 71 例,阳性率为 88.75%(71/80);其中头面部12 例、阳性率为 85.71%(12/14),体股部 27 例、阳性率为 87.1%(27/31),手足部 24 例、阳性率为 92.31%(24/26),甲部8 例、阳性率为 88.89%(8/9).氢氧化钾湿片法检出阳性标本 44 例,阳性率为 55.00%(44/80);其中头面部 7 例、阳性率为 50.00%(7/14),体股部 20 例、阳性率为 64.52%(20/31),手足部 15 例、阳性率为 57.69%(15/26),甲部 2 例、阳性率为 22.22%(2/9).荧光染色法总阳性率高于氢氧化钾湿片法,荧光染色法不同部位的阳性率高于氢氧化钾湿片法(P<0.05).80 例真菌感染标本中,荧光染色法检出阳性 71 例中手足藓 25 例、阳性率为 92.59%(25/27),体藓 11 例、阳性率为 91.67%(11/12),甲藓 9 例、阳性率为 90.00%(9/10),花斑藓 6 例、阳性率为 85.71%(6/7),皮炎 5 例、阳性率为83.33%(5/6),马拉色菌性毛囊炎 15 例、阳性率为 83.33%(15/18).氢氧化钾湿片法检出阳性 44 例中手足藓 19 例、阳性率为 70.37%(19/27),体藓 6 例、阳性率为 50.00%(6/12),甲藓 4 例、阳性率为 40.00%(4/10),花斑藓 2 例、阳性率为28.57%(2/7),皮炎 4 例、阳性率为 66.67%(4/6),马拉色菌性毛囊炎 9 例、阳性率为 50.00%(9/18).荧光染色法不同疾病的阳性率高于氢氧化钾湿片法(P<0.05).结论 使用荧光染色法和氢氧化钾湿片法对诊断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均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不同病变、不同部位,采用荧光染色法检出的阳性率较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荧光染色法氢氧化钾湿片法皮肤浅部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