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康健2号对部分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王维琼张双喜郭洁仪梁谋旺...
    933-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康健2 号对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2020 年5 月—2022 年10 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就诊的60 例经恩替卡韦治疗获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继续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联合肝康健2 号治疗,2 组疗程均为48 周.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HBsAg定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乙肝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sAg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4+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HBsAg定量及CD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 组CD8+、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变化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的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治疗前后均正常.结论 肝康健 2 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部分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HBsAg,上调CD4+,有望通过调节免疫平衡来获得临床治愈.

    慢性乙型肝炎肝康健2号乙肝表面抗原HBsAgT淋巴细胞

    电针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重度癌痛的研究

    王景超黄新利石钟辛鑫...
    937-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电针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重度癌症疼痛(癌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6 月—2023 年6 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NSCLC中重度癌痛患者96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48 例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8 例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电针治疗,2 组均治疗 14 d.观察比较 2 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癌痛爆发次数、血清疼痛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气短、剧痛、乏力、胸肋胀满、口干舌燥积分和舌脉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 组治疗后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癌痛爆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ET-1、5-HT、PGE2 水平和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β-E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8/48),对照组分别为60.42%(29/48)和45.83%(22/48),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电针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可明显减轻NSCLC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减少癌痛爆发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机制可能与调节IL-6、TNF-α、ET-1、β-EP、5-HT、PGE2 水平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癌症疼痛电针硫酸吗啡控释片癌痛爆发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

    何迪生曹艺
    94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9 年5 月—2021 年4 月在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2 组各40 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黄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口服6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6 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治疗 3 个月、6 个月后,2 组患者FPG、2hPG、HbA1c、LDL-C、UAER、Acr、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HDL-C、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黄葵治疗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糖尿病肾病黄葵胶囊氧化应激

    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叶骏郑福保杨雅丽张建明...
    945-948,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1 年2 月—2023 年10 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就诊的98 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 组,每组49 例.2 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治疗2 周.比较2 组术后恢复情况、治疗2 周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2 周后的肛门排便控便功能和治疗前后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及欧洲癌症组织生命质量量表(QLQ-C30)各项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 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肛门排便控便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0%(44/49)比73.47%(36/49),85.71%(42/49)比67.35%(33/4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组(P均<0.05).2 组治疗后QLQ-C30 量表中功能领域、症状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气血双补汤联合电针可明显改善直肠癌行保肛术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手术对胃肠道激素和营养指标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直肠癌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气血双补汤电针胃肠道功能营养指标

    八号伤药水联合肤痔清软膏和肛泰栓治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俊涛纪达曹平反刘芝梅...
    949-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八号伤药水联合肤痔清软膏和肛泰栓治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界首市人民医院2021 年9 月—2022 年3 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90 例,按患者术后用药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肤痔清软膏、肛泰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号伤药水治疗.观察 2 组治疗 7d后的临床疗效、创面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42/45)和75.56%(34/4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和7d,2 组疼痛、水肿及渗液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d,术后1d均明显低于术后7d,且实验组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水肿、渗液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 组治疗7d后血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 6.67%(3/45)和 22.22%(10/4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号伤药水联合肤痔清软膏、肛泰栓治疗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创面渗液、水肿,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

    混合痔术后八号伤药水肤痔清软膏肛泰栓创面炎症因子

    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疗效观察

    张秋华
    953-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 年4 月—2023 年4 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 例HED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30 例,观察组予以糖皮质激素结合中医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 25d后比较 2 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采用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指数(SCORAD)评估]、外周血EOS计数,并随访6 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3.3%(25/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SCORAD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外周血EOS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为 6.7%(2/30)、33.3%(10/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放血疗法治疗HED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病情,明显降低外周血EOS计数和复发率.

    糖皮质激素放血疗法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从"虚气留滞,毒损肺络"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铁死亡机制

    陆家麟马君
    957-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研究显示铁死亡在IPF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虚气留滞,毒损肺络"中医病机观及现代医学铁死亡相关研究出发,结合整体辨证与微观病理角度,提出IPF病位在于肺络,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铁死亡引起的病理产物蓄积,与中医所言"虚气留滞"相似,铁死亡导致IPF相关细胞损伤以及死亡的结局可以视为肺络的"毒损"过程.在治疗上依据其病机特点提出"补气化浊,解毒通络"是IPF的基本治法,中药在通过调控铁死亡抑制IPF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运用中医药疗法调节铁死亡有望为IPF带来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铁死亡虚气留滞毒损肺络中医药疗法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论治IgA肾病的思路和方法

    张一凡石秀杰施月张昱...
    963-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IgA肾病具有相关性,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数量可起到治疗IgA肾病的作用.肠道菌群在消化、吸收、排泄、免疫等方面的功能与中医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如"脾主运化""脾为之卫"等相似,运用健脾法可以对IgA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肠道菌群的角度,对中医"脾"在IgA肾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为IgA肾病的论治提供分子生物学的靶向依据,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IgA肾病肠道菌群中医学从脾论治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大肠癌用药规律研究

    钱一雯钱诗雨薛珺瑜胡业鸿...
    968-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大肠癌的用药规律,以冀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复方数据,对纳入的中药进行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构建核心中药网络,进行MCODE图形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专利 122 项,涉及中药 474 味,药物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白术最为常见;药性以寒性、温性最多,药味以苦、甘为主,多归脾、肝二经,以清热药、补虚药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和角药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系统聚类分析得到7 个聚类组合,MCODE图形聚类得到5 个潜在药组.结论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大肠癌以清热解毒、益气健脾为法,兼以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燥湿化痰,用药可优先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白术等,药对组合优先考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核心组方当重视白花蛇舌草、白术、黄芪、半枝莲、苦参、党参、莪术、甘草等.

    大肠癌国家专利中医药复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帕金森病针灸选穴规律

    赵亚伟张娇牛双月张睿...
    976-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帕金森病的针灸规律,为现代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古籍中治疗颤病的针灸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3.O),将数据录入到模板中,采用互信息法和K-means算法聚类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治疗颤病的针灸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录入处方 103 条,涉及穴位共计 116 个,应用总频次为645 次,腧穴应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合谷、太冲、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按穴数进行排序,选用经穴数量最多的经脉为督脉,按经穴应用频次进行排序,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选取位于下肢部经穴,特定穴中应用频次前五位的分别是合谷、太冲、阳陵泉、太溪和足三里,根据穴位组合规律分析,得到常用穴位组合 12 组.最高频次的组合为:"合谷、太冲",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合谷、太溪、太冲","太冲、曲池、合谷"等.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分析得出得到4 类核心穴位组合.结论 通过挖掘分析,可以得出古籍中治疗帕金森病的处方核心用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拓展了临床思路.

    帕金森病针灸选穴规律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