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孝道的演变与现代传承

    席逍尧韩秀兰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孝道的发展历程中,虽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和质疑,但是随着国家所倡导的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传统孝道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当今社会孝观念淡漠、孝行为缺失的问题,需要重新解读和定义孝道,挖掘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并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使传统孝道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孝道孝道现代化传承孝道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歌类非遗运用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栖霞民歌为例

    闫文静姜岚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民歌类非遗语言鲜活、文化深厚,是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优秀资源.民歌类非遗运用于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自身影响力不足、教师对其思政价值缺少挖掘、学生对其缺乏了解等问题.带领学生分析民歌类非遗的语言之美,有益于提升其语言能力和语言自信.启发学生领会民歌类非遗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进行民歌类非遗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强化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觉心.开发利用好民歌类非遗对中文专业的课程思政价值,将推动高校为祖国培养更多有道德、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非遗中文专业课程思政栖霞民歌

    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边凤花王琦珏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主旋律影视作品已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党和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理念"灌输"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违背了老师与学生应互为主体去认知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难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旋律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大学生自身的喜好,是影响主旋律影视作品传播的主要因素.探究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断推进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

    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大思政"视角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赵浚赵源源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思政"视角来看,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进程,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三全育人"实践格局的现实需要和促进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使命的趋势所向.从"大思政"视角审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需着力化解多元合力、主观认知、教学平台及协同机制的四维困窘,不断以凝聚力量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以课程联动提升协同培养质量、以创设平台拓新协同发展渠道、以完善机制保障协同工作落实,擘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勠力同心求实效、互融共振促发展的实践新图景.

    大思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发展

    从封闭到开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变革

    张家宝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原动力.大学生作为这一重要使命的承载者,理应成为创新创业的弄潮儿.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瓶颈,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战略理论,探索在我国建立"政—企—学"深度融合的开放性创新创业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和资源整合作用,展现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依托成熟企业,实现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市场化、规范化运营.

    创新创业三方联动"政—企—学"深度融合

    无废理念下的垃圾分类治理困境与纾解

    杨怡敏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历时20余年,成效与期望相距甚远,症结主要在于分类欠效,实现垃圾有效治理、普遍分类势在必行.2017年3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垃圾分类治理进入强制时代,强制分类具备稳健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但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当前的垃圾强制分类,仅是柔性强制,唯有转化为刚性强制,垃圾治理工作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应通过纾解当前困境,深化对垃圾分类治理目的认识,硬化垃圾分类制度落实,细化典型性示范主体参与分类要求,强化垃圾分类治理主体协同联结,使垃圾分类治理走向刚性强制,从而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无废理念源头减量柔性强制刚性强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韩语人才

    范凡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体现出中国对全球治理困境的反思,体现出中国积极贡献于全球治理的自信和决心.在此理念下,如何培养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支撑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所需的韩国语人才,是当下需要重新深思的问题.虽然韩国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韩国政府及学界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主动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南方政策""新北方政策"对接.在此大背景下,培养符合两国合作需求的复合型高质量韩国语人才刻不容缓.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带一路"不但没有停摆,反而让世界各国更加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研究梳理当前韩语人才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现实困境,可以看出在培养韩语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国情国策教育,把握国际关系走向,立足市场需求,灵活更新学科建设理念,在危中寻机,构建具体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韩国语教育改善方案

    英文摘要

    121-124页

    作品展

    封3页

    新时代学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