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行政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行政论坛
行政论坛

祝福恩

双月刊

1005-460X

xzlt160@sina.com

0451-85951705

150080

哈尔滨市清滨路74号

行政论坛/Journal Administrative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探索行政科学真知,研究政府工作实际,反映最新学术信息,纵论公共管理话题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关注公共管理科学和政府工作实际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选有关方面的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社会背景下"个体化的风险"及治理逻辑

    胡文木于国强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一个由算法编织而成的数字社会正在走来.数字技术的"自反性"在使其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茧房、隐私泄露、失业等"个体化的风险".个体被从传统社会秩序中"抽离"后失去了共同体的保护,而处于解传统、原子化、流动性的状态,由此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导致个体的社会属性下降、社会信任危机等风险,让个体产生了"重新嵌合"新共同体的内在需求.文章在分析"个体化的风险"内涵与特点基础上,基于共同体共建、个体参与共治、共享利益成果的治理逻辑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治理框架,认为"个体化的风险"治理要体现合作性、开放性与公共性,助力个体完成数字共同体的重新嵌合,实现个体在数字社会公共领域的回归.

    数字社会个体化风险治理共同体

    算法共谋下反垄断的规制困境与路径选择

    周学荣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精准推送、搜索便利、节约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算法滥用问题,其中,算法共谋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算法共谋具有形式多样、结构稳定、行为隐蔽、操作智能等特征,算法共谋下的市场垄断结构一旦形成则难以打破.针对算法共谋,存在以下困境:在技术层面合谋主体主观意识不明显,规制机构现有技术难以认定共谋行为;在制度层面合谋主体责任承担机制模糊,宽大制度不完善;在治理层面协同不足,缺少多方参与监管.结合我国实际,政府需厘清规制的边界,放宽认定标准,完善规制技术;明确共谋种类,确认归责主体;完善宽大制度,设置额外宽大制度;规范算法公开,推进多方参与;以竞争政策为基础,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数字经济算法共谋反垄断政府规制

    重估传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生性逻辑——基于对华南村治的田野考察

    石文杰马华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当前政策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理论意蕴和价值内涵.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重估以宗族为代表的传统村落可继承、可延续的基本治理要素,研究发现:其顽强的组织韧性、功能适应性和文化创造性影响着基层自治模式、利益整合方式和秩序维护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根植于乡村社会特殊历史演进中而具有的现代社会发展一般性规律的内生性道路,即通过激活乡村内部经济活力、扩展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和增强地域文化价值认同,以此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规范性制度内核.

    基层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宗族传统村落共同体现代性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监督叙事论纲

    蔡玉卿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监督叙事正从话语叙事转向权利叙事,催生大数据驱动式社会监督叙事机制.这种机制由数字国家叙事场域、数字社会叙事场域和公共数据叙事场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一方面展现出建构性、泛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将权力来源合法性拓展为涵盖来源合法性与叙事合法性的复合型权力合法性.数据权利叙事沿着数据链传播,形成脱域和脱时的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产生强大的社会能量.因此,推动社会监督叙事的法治化、制度化和叙事议程的优化,就成为其实践进路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社会监督叙事场域叙事机制数据权利

    从流入到融入:城市流动党员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浙江省在京流动党员管理为例

    燕继荣毛瑞福张志原王江成...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流动党员管理问题日渐凸显.基于浙江省在京流动党员管理的案例分析,总结并归纳出该省在构建整合统一的流动党员管理架构、开展非公企业流动党员党建以及参与流入地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经验.研究认为:针对城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难题,流动党员管理应实现从"流入"到"融入"的管理目标转变,构建组织覆盖度高、分类化管理规范、流入地与流出地信息互通的管理体制,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时间、空间上的界限,提供流动党员所需的服务保障,提升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流动党员管理为抓手提升党对城市基层治理、流动人口管理、新兴业态治理的领导能力.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流动党员城市治理

    提升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领导主体作用与制度功能的互嵌共融

    张立进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制度领导力的理论价值,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把握制度领导力的核心意涵,从领导主体与制度相结合的维度来探讨提升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其路径在于增强领导主体的制度意识、完善领导主体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和提高领导主体的制度能力.基于领导主体意识、制度、能力的三个维度,对提升制度领导力进行研究,揭示了制度领导力的本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增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制度领导力领导主体制度机制

    来稿须知

    《行政论坛》编辑部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