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行政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行政论坛
行政论坛

祝福恩

双月刊

1005-460X

xzlt160@sina.com

0451-85951705

150080

哈尔滨市清滨路74号

行政论坛/Journal Administrative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探索行政科学真知,研究政府工作实际,反映最新学术信息,纵论公共管理话题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关注公共管理科学和政府工作实际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选有关方面的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之处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类层叠: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解释性概念——基于"结构-历史"的分析框架

    李过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持续的政府机构改革,形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的中国模式,但相关研究未能厘清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独特历程与改革所处结构性环境之间的深刻逻辑关联.基于历史制度主义构建"结构-历史"的分析框架,能够从一个新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机构改革展开系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从结构维度来看,其处于由宏观环境、中观制度和微观行为构成的独特结构性网络之中;从历史维度来看,其在整体上属于历史制度主义定义的制度层叠,但不同改革领域采取了不同的层叠方式,对整体制度变迁进行分类调适,分别形成"层叠式结构转换""层叠式职能转变""层叠式路径依赖"等调适类型.整合政府 机构 改革的结构性分析和历史性分析揭示二者的深刻逻辑关联,可以凝练出"分类层叠"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解释性概念.

    政府机构改革历史制度主义分类层叠

    分类赋能-选择吸纳:乡村新型治理主体的重嵌与激活机制——基于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双案例研究

    孙小梅喻君瑶朱亚鹏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乡村治理主体的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基层治理人力资源流失的情况下,培育和激活乡村新型治理主体成为亟待回应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新型治理主体分类,在"分类赋能-选择吸纳"框架中对典型地区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双案例进行分析,呈现了乡村新型治理主体的"脱嵌-重塑-重嵌"的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主体分类-分类赋能-选择吸纳"是激活乡村治理中新型治理主体的重要过程,其中,主体分类是起点,分类赋能是关键,选择吸纳是确保治理成效稳定、可持续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乡村合作治理体制创新,对于破解乡村治理主体缺失难题、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型治理主体退役军人

    强结果-弱过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何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于G省M市的案例分析

    郑方辉管敬韬王佳兴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既是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本文基于"结构-程序"理论视角,提出"强结果"与"弱过程"互构的基层治理模式及分析框架,并以G省M市为案例诠释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驱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机制和逻辑,研究发现,此项改革通过强化结果管理和充分授权赋能以及弱化行政过程的程序性约束,能够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观能动性和拓展基层政府弹性治理空间;与此同时,以问责嵌入、绩效激励实现动态监控,驱动基层治理自主性与规范性的互动平衡,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基层治理治理效能基层自主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强结果-弱过程"

    村级行政化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耦合及优化

    陈万莎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村级行政化现象具体体现在权力代表公职化、治理事务行政化、资源输入"科层化"、治理技术规范化等方面,其形成并不是完全由自上而下的国家和行政力量主导,自下而上的乡村社会基础变化也为国家和行政力量进入乡村社会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村级行政化是行政力量下沉的实践表现,服务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从现代国家建构视角出发,村级行政化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在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事务公共性转型、治理资源现代化和治理技术理性化等方面实现了耦合.研究认为,若使村级行政化更好地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还须在治理方式上为自治留有空间,在治理技术上与社会基础实现有机结合,在治理事务上注重公共性的建设.

    国家建构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村级治理村级行政化

    数字中国视域下数字治理主体合作的知行困境及其纾解

    李沫霏张锐昕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建设在为数字治理发展提供战略指引的同时,数字治理也被寄希望于承担为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及数字生态文明等五维发展提供行为模式指引和行动策略支撑之责.数字治理涉及的多元主体具有复杂化、利益化和冲突化等特质,在实施数字治理和助力五维发展的合作过程中难以摆脱"知"与"行"双重困境,因此亟须寻求完善基于共同利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基于共同目标延续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基于共同行动计划有序建立数字治理生态等突破之道.

    数字中国数字治理合作知行困境

    环境治理与公共健康的相互作用——基于长沙市圭塘河综合治理案例的分析

    周为米硕袁梓怡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与公共健康意识的增强,环境治理与公共健康的相互作用日益显著,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成为政府治理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基于整合复合治理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聚焦城市水域污染治理对公共健康影响的问题,通过对长沙市圭塘河综合治理案例的分析,探讨复合治理策略何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并改善公共健康与社会结构的适应性,重点关注以多元主体合作、政策协同和公众参与等策略有效推进环境治理与公共健康共同提升.研究表明,成功的环境治理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生态系统恢复、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价值观等,环境治理与公共健康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公共健康水平,而公共健康的需求和反馈又对环境治理策略的制定和调整起关键作用.

    环境治理公共健康复合治理社会-生态系统城市水域治理

    政府审计何以赋能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基于2013-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陈凤霞郭秋红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是政府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政府审计对政府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政府审计提升政府治理效率的三条功能路径,即信息传递、制度纠偏和行为震慑,选取2013-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三条功能路径对政府治理效率提升的实践效应发现:政府审计纠偏功能能够显著促进政府治理效率提升,但信息传递功能和行为震慑功能对促进政府治理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政府审计促进政府治理效率提升的建议,即进一步完善政府审计的"双重领导制",破解"条块关系"对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束缚;精准把控政府审计行为震慑功能在实践中的漏洞和不足,提高政府审计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在制度与政策制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政府审计的制度纠偏功能.

    政府治理政府审计政府治理效率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来稿须知

    《行政论坛》编辑部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