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廖向红

季刊

1003-0549

010-64056580

100710

北京东棉花胡同39号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Journal Drama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幕"巧匠"的诞生:郑鹧鸪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

    贾斌武
    14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中,郑鹧鸪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劳工之爱情》中郑木匠的扮演者,亦是当时电影界人士和观众眼中公认的演技标杆,是成功从新剧化的舞台表演转向银幕演技的典范.通过探讨郑鹧鸪与中国早期电影表演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早期电影与新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亦将为理解中国电影从"吸引力电影"向叙事电影的转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郑鹧鸪新剧化内心表演叙事电影

    早期话剧传播与接受的"蹊径"——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游艺场所中的话剧

    赵骥
    16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舶来品的话剧,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一直便面临着与中国传统戏曲争夺观众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职业话剧团体便不遗余力地拓展话剧的商演市场,力争最大限度地获取市民观众的上座率,他们不论打着社会教育的旗号,或是提出市场"过渡"的理论,都是为了能在与传统戏曲和之后兴起的电影业之间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之,早期职业话剧运动,一方面借助戏曲、曲艺和章回小说的内容,积极创作出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如家庭戏、新闻时事戏等;另一方面努力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商演空间,以期最大限度地拓展观众群,降低商演成本.上海自新世界诞生之后,游艺场所渐次兴起,因其交通便利,门票低廉而吸引了人数众多的游客,成为话剧长期驻足的有利空间.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话剧的传播逐渐扩展至上海市民社会的中下阶层,为20世纪40年代话剧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游艺场所话剧商演传播与接受

    刊首语

    前插2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当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封2页

    南国艺术运动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封3页

    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