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地质
新疆地质

董连慧

季刊

1000-8845

xjdi@chinajournal.net.cn

0991-4856374

830000

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新疆地质/Journal Xinjiang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新疆地质学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球科学学术性期刊,与国内各地学系统、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本刊主要刊载新疆及邻区有关区域地质和矿产勘查的最新成果、面向学术研究群体和专家学者,开辟有综合评述、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油气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地学博士论坛、技术方法、研究简报及人物介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若羌库木萨依伟晶岩分异演化及锂成矿过程——来自矿物学的约束

    汪辉任龙飞邓浪江
    264-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祁连-昆仑构造带、柴达木陆块和塔里木陆块之间,处于阿尔金山中段.若羌库木萨依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锂辉石,含电气石和铌铁矿族矿物,通过岩石学、矿物学研究,认为库木萨依伟晶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最终产物,显示出含锂白云母等相关矿物是伟晶岩形成过程中反映分异程度的有效指示剂.

    锂辉石伟晶岩岩浆分异

    若羌塔什达坂锂矿床矿物分带特征及找矿意义

    张朋王敬国夏昭德黄俊凯...
    269-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什达坂锂矿床位于阿尔金稀有金属成矿带的东段,锂矿体赋存于花岗质伟晶岩中,已圈定23条含锂花岗伟晶岩脉,含锂矿物主要为锂辉石、锂云母和锂电气石,伟晶岩脉主要为含锂电气石伟晶岩、锂辉石伟晶岩、锂云母伟晶岩及不含矿黑色电气石伟晶岩,矿物分带明显,其中ρ52号脉特征矿物变化最典型.塔什达坂锂矿床一区南部ρ52~ρ59、ρ58~ρ70之间的区 域存在隐伏矿体,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物分带研究,为区域锂矿的勘查评价提供找矿方向.

    矿床地质花岗伟晶岩矿物分带含锂矿物塔什达坂锂矿

    下期要目预告

    274页

    若羌库木苏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付清波刘兵罗耀鸿李月栋...
    275-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库木苏铜矿产于红柳沟-喀腊大湾裂谷带东部卓阿布拉克杂岩体中,为近年来在阿尔金东段奥陶纪辉长岩建造内发现的铜矿产地.通过对库木苏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化探异常、蚀变带及矿体特征的研究,分析成矿环境和控矿因素,初步认为该矿属岩浆硫化物型铜矿床,具良好的找矿潜力.

    库木苏铜矿辉长岩成因分析

    阿尔金地区石英岩矿产资源找矿方向初探——以若羌托盖里克石英岩矿为例

    任龙飞汪辉罗兴涛邓浪江...
    279-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硅石资源是生产工业硅的主要原料,工业硅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石英岩是硅石的主要种类之一.阿尔金地区经历多期造山运动,岩石变质程度高,形成许多沉积变质型石英岩矿.通过对若羌县托盖里克石英岩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资源潜力的分析研究,为阿尔金地区寻找类似石英岩资源提供找矿方向.

    石英岩阿尔金地区资源潜力资源分布

    阿尔金锂矿带的发现厘定及战略意义

    王敬国丁海波张朋杨智全...
    284-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晶岩型锂矿是世界锂矿床中仅次于盐湖卤水型锂矿的一种重要硬岩型锂矿,具品位高、易开采、提锂技术成熟的特点,在我国锂资源勘查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14年阿尔金山地区首次发现吐格曼铍矿点以来,新厘定长230 km,宽10~35 km的锂矿带,发现我国首例古生代大型伟晶岩锂矿床,确定了伟晶岩+热液复合型锂铍稀有金属矿床的新类型,实现了我国锂资源在新区域、新层系的重大找矿突破.2023年稀长沟矿区钻探验证取得单孔累计见矿视厚96 m的再次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自治区建设"若羌新城"重要决策,助力南疆构建以新能源产业链为支撑的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勘查开发战略意义重大.

    阿尔金锂矿带发现厘定伟晶岩型战略意义

    若羌稀长沟锂矿体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陈晋陈德本刘亚龙陈煌...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锂作为关键原材料,在电池、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锂矿需求量不断增长.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厘定的阿尔金锂铍稀有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该区域成矿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通过对该成矿带上新发现的若羌县稀长沟锂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规模、特征分析研究,对矿区资源量进行估算,认为其具有大型-超大型锂矿远景潜力.

    稀长沟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矿体特征成矿潜力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瓦石峡凹陷山前地区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代振龙徐仕琪杨满仓迪力夏提·艾海提...
    294-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石峡凹陷主要发育侏罗系康苏组、杨叶组烃源岩.通过地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对侏罗系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变化规律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前人成果资料,初步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侏罗系烃源岩累计厚度最大563.8 m.康苏组烃源岩累计厚度88.1 m,TOC为0.66%~38.3%,干酪根主要为Ⅱ2和Ⅲ型,Ro为0.42%~0.95%,以低成熟-成熟为主;杨叶组为主力烃源岩,累计厚度最大328 m,TOC为0.21%~55.23%,干酪根主要为Ⅱ2和Ⅲ型,少量Ⅰ型,Ro为0.44%~1.96%,以成熟为主,部分达高成熟.研究区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适中,主要为好-优质烃源岩,达生油气阶段,生烃潜力较大,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瓦石峡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储集层油气地质意义

    若羌南部山区崩塌灾害易发性评价——基于相关性分析的信息量模型

    陈君马立龙谢万兵
    300-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若羌县南部山区地质灾害研究程度较低,区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重大挑战.通过对若羌县南部山区特别是阿尔金山地区崩塌灾害的形成机理、成灾模式、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对选取的10个因子中贡献程度较低的坡面曲率和地貌类型两项因子进行删除,保留剩余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类型、NDVI划分为基本因素,将道路距离、水系距离、断层距离等8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选取栅格单元为基础评价单元进行信息量计算,构建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崩塌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①区域内划分为高、中、低、非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总面积391.48 km2,占若羌县总面积的0.20%,占阿尔金山区面积的35%,共发育崩塌95处;中易发区总面积16 375.14 km2,占若羌县总面积的8.26%,占阿尔金山区面积的15%,共发育崩塌11处;低易发区总面积31 455.63 km2,占若羌县总面积的15.88%,占阿尔金山区的25%,共发育崩塌灾害5处;非易发区总面积149 906.50km2,占若羌县总面积的75.66%,占阿尔金山区的25%;②ROC曲线以下面积为0.931,说明易发性预测结果良好;③人类工程活动(以矿山道路建设、开发等)对崩塌灾害易发性影响最明显,距离道路小于200 m区域为地质灾害易发区,距离河流小于100 m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坡度在40°~50°区域地质灾害发生较明显,地形起伏度较大区域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工程地质岩组类型为坚硬-较坚硬块状、较坚硬软弱、软弱互层状以砂岩、砾岩、泥岩为主的碎屑岩岩组及坚硬-较坚硬片状以片岩为主变质岩岩组,对地质灾害发生具一定影响.坡向、断层及NDVI在本次工作区对地质灾害影响相对较小.评价结果可为区内危险性、风险评价及区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防灾减灾管理、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新农村和重点工程规划建设服务等提供基础依据.

    阿尔金山崩塌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信息量易发性评价风险管控

    阿尔金地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特征分析——SBAS-InSAR结合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技术研究

    陈君马立龙谢万兵
    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阿尔金地区为研究区,应用SBAS-InSAR结合高精度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分析.在Sentinel-1A InSAR数据、"AW3D30"DEM辅助数据基础上,通过SBAS-InSAR方法获取区内隐患点地表形变,辅以GF-1、GF-2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及形变分析.取得认识如下:①采用Sen-tinel-1A 数据进行InSAR形变反演,结合综合遥感识别及野外核查验证,确认地质灾害隐患146处,识别准确率75%.InSAR结合光学遥感的综合遥感方法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等方面的新技术手段;②识别出地质灾害隐患中80%以上存在切坡修路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易引发斜坡失稳或诱发泥石流灾害,需加强对此类地质灾害隐患的持续监测;③一般滑坡在影像上具有明显形变和形态特征,与实地验证有较好对应关系.部分InSAR形变点在实地形变特征不明显,隐患点位于人员难以到达的斜坡高位隐蔽区,可利用无人机、LiDAR及地面设备等综合监测调查手段开展精细调查验证;④InSAR技术主要用于监测缓慢微小形变,对地面塌陷、滑坡等灾害效果较好,对监测突发性灾害有一定局限性.收集利用高分辨率的SAR数据,对小中型灾害监测效果更好.

    地质灾害SBAS-InSAR遥感隐患识别形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