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雒秋江

双月刊

1007-8614

xndxb@163.com

0991-8762874

830052

新疆乌鲁木齐市农大东路311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水利与土木工程、机械交通工程、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吐哈盆地不同产地主要枣栽培品种果实品质及与土壤基础理化指标的关系

    杨佳鑫刘立强周伟权张迎春...
    42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吐哈盆地 3 个主栽枣品种在不同产地的果实品质表现。以新疆吐鲁番市和哈密市 3 个主产县(区)9 个乡(镇)的哈密大枣、灰枣和骏枣为供试样本,进行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测定和综合比较。通过方差分析和综合品质分析进行排序,对果园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分析果实品质与土壤基础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吐哈盆地的哈密大枣果实品质综合排名最好的产地为博斯坦镇,其果实主成分得分为 0。33,灰枣综合表现最好的产地为伊拉湖镇,其果实主成分得分为 0。62,骏枣综合表现最好的产地为大泉湾乡,其果实主成分得分为 0。97。哈密大枣的果实横径、总黄酮含量与土壤 pH 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灰枣的果实纵径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吐哈盆地 3 个主栽枣品种的果实品质表现出对土壤基础理化指标的不同响应。

    吐哈盆地果实品质空间差异土壤基础理化指标

    生态篱和双膜覆盖技术对南疆棉田土壤水热盐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车庆轩王娟红马悦周乐儒...
    43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生态篱及双膜覆盖两种技术分别对南疆棉田膜内外耕层土壤水盐分布、地温变化和棉花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棉田为研究对象,生态篱技术设置生态篱处理及无篱种植处理,双膜覆盖技术设置双膜覆盖处理及单膜覆盖处理。自播种后定期开展各个处理棉田宽行、窄行及膜间耕层土壤的水分、温度、电导率、棉花出苗率、棉花产量等指标的田间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篱种植处理相比,4 月 14 日至 4 月 28 日生态篱处理棉田土壤温度增加了 3。57℃(P<0。05),土壤水分增加了 2。52%(P<0。05),棉花出苗率增加了15。52%(P<0。05);棉花产量增加了 13。21%(P<0。05),增收 3 722。68 元/hm2。与单膜覆盖处理相比,4 月14 日至 4 月 21 日双膜覆盖棉田土壤盐分下降了 17。24%(P<0。05),土壤温度增加了 1。53℃(P<0。05),土壤水分增加了 2。03%(P<0。05),棉花出苗率增加了 18。18%(P<0。05);棉花产量增加了 15。27%(P<0。05),增收 4 510。15 元/hm2。表明生态篱技术与双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棉田耕层土壤的含水率及温度,提升棉花出苗率,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生态篱双膜覆盖水热盐出苗率产量

    放牧和刈割对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碳氮的影响

    李维思胡晓静张树振阿斯娅·曼力克...
    438-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地利用方式对天山山地草原植被和凋落物C、N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放牧、刈割 2 种草地利用方式和 4 种海拔梯度(1 600、1 700、1 800、1 900 m),共 8 个试验区,采用样方法测定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凋落物 C、N 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 1 600 m 处显著高于其他 3 个海拔(P<0。05),刈割地在海拔1 700 m处显著低于其他 3 个海拔(P<0。05),植被盖度均为海拔 1 600、1 700 m 显著高于海拔 1 900 m,再显著高于海拔 1 800 m(P<0。05),同海拔放牧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凋落物现存量在海拔 1 800、1 900 m显著低于刈割地(P<0。05);放牧地随海拔升高禾本科逐渐减少,杂类草增多,刈割地禾本科最多;放牧地植被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刈割地植被 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N含量在海拔 1 800 m处最高(P<0。05),C∶N在海拔 1 800 m 处最低(P<0。05);放牧地凋落物C含量和C∶N随海拔升高而减少,N含量在海拔 1 600 m最低(P<0。05),刈割地凋落物C含量和C∶N在海拔 1 700 m处显著高于其他 3 个海拔(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山地草原放牧的植被和凋落物 C∶N 与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和植被盖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被和凋落物 C、N 含量之间相关性高;刈割的植被和凋落物 C∶N 都与植被盖度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物 C∶N 与地上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现存量显著负相关(P<0。05),植被和凋落物C、N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刈割地,海拔升高对放牧地的植被优势群落影响更大,且海拔越高放牧地的植被和凋落物碳氮含量越少。

    放牧刈割山地草原植被凋落物

    灌水定额和周期对北疆制种棉花生长、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肖键洪明于秋月陆元春...
    446-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最优的灌水定额和周期,于 2023 年 4 月到 10 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 3 个灌水定额(80%ETc、100%ETc、120%ETc,ETc为棉花蒸发蒸腾量)和 3 个灌水周期(5、7、9 d),采用双因素全组合试验设计,共 9 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制种棉花株高、茎粗、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ETc、5 d周期的处理适宜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株高、茎粗的生长,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 100%ETc,5 d 周期的处理则在水分利用效率和发芽率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水定额 100%ETc 与灌水周期 5 d的组合为北疆地区制种棉花生产的最优灌溉组合,这一组合能有效促进棉花生长,提升棉花的产量和种子质量。

    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产量种子质量熵权-TOPSIS

    渭-库绿洲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

    王心愿王新军蒋平安盛建东...
    453-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简称渭-库绿洲)土壤养分水平及空间分布规律,根据 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渔网工具生成覆盖耕地的 1 km网格,基于 1 km网格单元进行空间聚类为布设样点的数据参考,以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为主,兼顾样点空间分布均匀性,采用 3S技术在耕地、园地和荒地 3 类土地利用类型上布设 344 个土壤表层样点,平均间距为 1 km,其中耕地 194 个、园地 64 个、荒地 86 个,采用经典统计学、克里金插值法从耕地与荒地(荒地开垦为耕地前后)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两个视角,对比分析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渭-库绿洲表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由北端向周边呈放射状递减分布,有效磷含量由中心向东西两侧呈放射状递减分布,速效钾含量由西北端向周边呈放射状递增分布。园地的碱解氮最高,荒地的速效钾最高、有效磷最低。荒地开垦为耕地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轻微增加,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

    渭-库绿洲土壤养分3S技术变异特征空间分布

    空间电场结合乙烯吸收剂对西梅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籍星旭毕凯悦李学文
    462-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梅果实为材料,经空间电场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贮藏于-1。5~1。0℃的低温环境中,研究其对西梅贮藏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失重率、呼吸强度、细胞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电场结合乙烯吸附剂能够显著抑制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贮藏第 90 天时,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高 55。18%、12。87%(P<0。05)。同时空间电场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增加,降低果实失重率(P<0。05),对不同处理西梅果实的品质及生理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电场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能够保持西梅果实贮藏期良好的品质。

    西梅空间电场乙烯吸收剂贮藏品质生理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富硒黄芪树莓酒的制备工艺

    麦吉旦·买买江保虎德马生军张坤豪...
    469-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富硒黄芪和树莓为原料,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富硒黄芪添加量为工艺条件研究富硒黄芪树莓酒的最佳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响应面试验的最优条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优化出富硒黄芪树莓酒的最佳制备工艺:发酵时间为 2。5 d,发酵温度为 24℃,酵母添加量为 0。6%,富硒黄芪添加量为 2。4%时(富硒黄芪硒含量:0。873 mg/kg),富硒黄芪树莓酒感官评分最高,为 94。64 分,且此时富硒黄芪树莓酒中的硒含量为 0。083 mg/L,符合富硒食品富硒标准。该工艺下的富硒黄芪树莓酒具有浓厚的树莓果汁滋味,味感协调,有自然暗红色泽,质地均匀。

    响应面富硒黄芪树莓果酒制备工艺

    噻苯隆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沉积及消解动态研究

    席芳霞杨亚磊刘军余蕾...
    479-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噻苯隆在棉花叶片、土壤的 QuEChERS-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分析了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55%噻苯隆悬浮剂叶面喷施后在棉花叶片、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田间试验按 2 倍推荐剂量(600 g/hm2)和3 倍推荐剂量(900 g/hm2)各施药 1 次并进行采样检测。噻苯隆样品经乙腈提取,50 mg C18 净化,液相色谱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 0。10~50。00 mg/L,噻苯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在 0。50、1。00、5。00、15。00 mg/L 添加水平,噻苯隆在空白棉花叶片和土壤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13%~1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62%~2。71%,检出限(LOD)为 0。0056、0。0043 mg/kg,定量限(LOQ)为 0。0672、0。0523 mg/kg,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噻苯隆的残留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剂型、剂量的噻苯隆在棉花叶片、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和消解速率均存在一定差异。噻苯隆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 2。24~3。76 d、4。70~6。04 d,降解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施药后21 d噻苯隆在样品中的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1 mg/kg,表明该农药的残留风险较低。

    噻苯隆棉花残留消解

    改性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分离番茄皮渣总黄酮的研究

    王繁瑞王狄崔海滨金鹿...
    485-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聚苯乙烯型 AB-8 树脂、羟脯氨酸为原料,采用傅克酰基化修饰制备一种改性树脂并考察其对番茄皮渣黄酮的吸附和洗脱能力。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测试的方法对 AB-8 树脂及其傅克酰基化改性后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将 3 种大孔树脂AB-8、D-101、NKA-9 与改性AB-8 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解吸能力比较,结果发现改性AB-8 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均优于另外 3 种树脂。改性AB-8 树脂吸附番茄皮渣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 1。25 mg/mL,pH 值 5,洗脱剂为 80%乙醇。静态吸附动力学表明,改性 AB-8 树脂对番茄皮渣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 4 h 时达到吸附饱和,最终吸附率达到 65。18%。黄酮含量由7。35 mg/g提高到 57。60 mg/g,纯化效果显著。改性 AB-8 树脂对番茄皮渣中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改性树脂傅克酰基化吸附黄酮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