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雒秋江

双月刊

1007-8614

xndxb@163.com

0991-8762874

830052

新疆乌鲁木齐市农大东路311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水利与土木工程、机械交通工程、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苦瓜皂苷对饲喂高脂饲料小鼠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仝钰洁赵妍张浩王吉根...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苦瓜皂苷对饲喂高脂饲料动物体脂控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3周龄昆明小鼠160只,随机分为1个基础饲料对照组和3个高脂饲料试验组,雌雄各半.试验组按小鼠体重灌服0、400、800 mg/kg苦瓜皂苷,试验期28 d,探索苦瓜皂苷对小鼠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服800 mg/kg苦瓜皂苷可显著降低饲喂高脂饲料小鼠体重和采食量(P<0.05);极显著降低其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其脂肪重和体脂率(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服800 mg/kg苦瓜皂苷的小鼠体重、脂肪重及体脂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可增加抗氧化水平,促进脂肪代谢.

    苦瓜皂苷高脂饲料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体脂率

    NaCl胁迫对无芒雀麦渗透调节物质与激素的影响

    孙雪朝木力嘎孙强周乐...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规律,探索了盐胁迫条件下乌苏1号无芒雀麦渗透调节物质和激素变化情况.通过测定NaCl(200 mmol/L)胁迫下无芒雀麦根、茎和叶中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分析在盐胁迫条件下其根、茎和叶中的主要响应物质.结果显示,无芒雀麦根、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种渗透调节物质根中含量低于茎和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根、茎和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茎和根,无芒雀麦各部位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根部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叶片,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响应主要在茎叶,过氧化物酶主要在根部响应;盐胁迫后无芒雀麦根脱落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表明脱落酸胁迫响应的时间主要在前期,24 h达到峰值;茎和叶脱落酸含量持续增加,且茎和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高于根部;盐胁迫对无芒雀麦各部位生长素含量影响较大,根部生长素含量低于茎和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根玉米素核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玉米素核苷含量持续升高,且叶片中玉米素核苷含量高于茎和根,说明玉米素核苷主要在叶片中响应.总体而言,无芒雀麦在受到盐胁迫时,主要通过茎和叶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减少了活性氧的影响.盐胁迫下,生长素和玉米素核苷、脱落酸均有响应,脱落酸是无芒雀麦响应盐胁迫的主要激素.

    无芒雀麦NaCl胁迫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内源激素

    甜玉米籽粒柔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任哲哲关媛于典司顾炜...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甜玉米籽粒柔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TL).本研究以甜玉米自交系SHL01(白色籽粒)为母本和SHL03(黄色籽粒)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连续自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RIL群体),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甜玉米乳熟期籽粒的果皮硬度、果皮脆性、果肉硬度、坚实度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共检测出7个 QTL,4个果皮硬度 QTL,分别位于第1、3、4、6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6.15%~13.49%;1个果皮脆性QTL,位于第5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11.31%;2个果肉硬度QTL,分别位于第1号、第5号染色体,解释表型变异的8.84%和8.55%.

    甜玉米柔嫩度RIL群体QTL

    沉默CpABCG6基因影响苹果蠹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

    张子旭刘雪纯唐洋李坤...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RNAi技术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CpABCG6基因进行沉默处理,明确了沉默苹果蠹蛾CpABCG6基因可以影响其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本试验使用饲喂法将苹果蠹蛾的小干扰RNA(siRNA)导入苹果蠹蛾体内,通过qPCR检测CpABCG6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利用浸果法检测沉默CpABCG6基因后苹果蠹蛾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可显著增加苹果蠹蛾死亡情况,并且CpABCG6基因表达量随着高效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 LC10、LC50 处理后,CpABCG6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3倍和1.36倍.利用饲喂siRNA干扰效率达到47.96%,之后利用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 LC10、LC30、LC50 处理苹果蠹蛾后死亡率增加14.3%、7.2%和7.0%.沉默CpABCG6基因后可增加苹果蠹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进而提升苹果蠹蛾死亡率.

    苹果蠹蛾高效氯氰菊酯室内毒力测定RNA干扰

    不同水肥组合对于田县无核白鸡心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倩倩阿地力·衣克木玉苏甫·阿不力提甫彭飞...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于田县4年生无核白鸡心葡萄(Vitis vinifera)为试材,开展田间试验,探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水量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 W1(4500 m3/hm2)、W2(6750 m3/hm2)、W3(9000 m3/hm2);施肥量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 F1(总施肥量450 kg/hm2,其中施 N 50.40 kg/hm2、施 P2O5119.70 kg/hm2、施 K2O 67.50 kg/hm2)、F2(总 施 肥 量 900 kg/hm2,其 中 施 N 100.80 kg/hm2、施 P2O5239.40 kg/hm2、施 K2O 135.00 kg/hm2)、F3(总施肥量1350 kg/hm2,其中施 N 151.20 kg/hm2、施P2O5359.10 kg/hm2、施 K2O 202.50 kg/hm2),并以灌水量4500 m3/hm2、不施肥为对照(CK),共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W3F3处理对促进新梢的生长效果最佳,但 W2F2处理和 W3F3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 W2F2处理的灌水施肥量能够满足无核白鸡心葡萄新梢生长需要.W2F2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27.67%、23.60%、7.49 mg/100g,可滴定酸含量为0.42%;W2F2处理产量最高,为10411.42 kg/hm2.W2F2水肥组合是本试验条件下适宜于田县砂质土壤无核白鸡心葡萄生长的最优水肥组合.

    无核白鸡心葡萄水肥组合生长产量品质

    不同残膜量和灌溉定额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利军邵亚杰陈柏青张昊...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残膜量和灌溉定额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模拟残膜蓄积量加干旱条件设计土柱试验,设计4个残膜量梯度:0、160、270、490 kg/hm2,2个灌溉定额:1950、3900 m3/hm2,将地膜裁剪成2 cm×2 cm的矩形残片,使其均匀分布于土柱中.分析残膜量和灌溉定额对棉花(Gossypium herbaceum L.)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果枝数、蕾数、SPAD值、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均随残膜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增大.残膜影响了干物积累与分配情况,随残膜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显著下降.残膜还显著降低了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导致产量下降,不同灌溉定额下,残膜量0~490 kg/hm2,产量减幅3.27%~17.49%;当灌溉定额增加时,产量平均增加8.30%.表明残膜阻碍了棉花生长与发育,通过适宜增加灌溉定额可减弱残膜对棉花生长的抑制,有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棉花地膜残留灌溉生长发育产量

    灌水和施氮对南疆风沙土青贮玉米干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卢前成颜安范君孙哲...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灌水和施氮对新疆和田风沙土青贮玉米(Zea mays L.)乳熟期各部位的干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提高青贮玉米茎秆的利用率及青贮后的饲料品质.以金刚青贮50为材料,设置3个灌水水平:4000 m3/hm2(W1)、6000 m3/hm2(W2)、8000 m3/hm2(W3);5个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N3)、400 kg/hm2(N4)、500 kg/hm2(N5),测定不同处理玉米干物质量和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析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对青贮玉米各部位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为8000 m3/hm2,施氮量为500 kg/hm2 时,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8.12 t/hm2,灌水量增加相对降低了青贮玉米茎、叶和籽的粗灰分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了茎、叶和籽干物质和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茎和籽的干物质和粗脂肪含量也有提高,同时降低了籽的粗灰分含量和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青贮玉米灌水施氮干物质营养成分

    不同时期喷施烯效唑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周一凡隋晓青李浩天王玉祥...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烯效唑在不同时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25、50、75、100 mg/L烯效唑,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小花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种子产量及内源脱落酸(ABA)、内源赤霉素(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较对照均可显著增加其小花数、结荚数、种子产量及内源ABA、内源GA3、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其花荚脱落率.在现蕾期100 mg/L烯效唑处理和初花期75 mg/L处理,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4.20%和19.00%,种子产量分别增加86.89 kg/hm2和96.57 kg/hm2.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制种田在初花期喷施75 mg/L烯效唑调控紫花苜蓿花荚脱落,增产效果最佳,种子产量可达450.22 kg/hm2.

    紫花苜蓿烯效唑农艺性状种子产量

    联肼·乙螨唑和乙唑螨腈亚致死浓度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二斑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雪纯李梦蝶张子旭李亦松...
    2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亚致死浓度联肼·乙螨唑和乙唑螨腈两种杀螨剂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为两种杀螨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叶片残毒法测定了联肼·乙螨唑和乙唑螨腈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通过生命表方法分析两种杀螨剂亚致死剂量下分别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和二斑叶螨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用48 h,联肼·乙螨唑对二斑叶螨的LC50、LC30、LC10 分别为0.048、0.027、0.012 mg/L,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LC50、LC30、LC10分别为0.111、0.056、0.021 mg/L;作用48 h,联肼·乙螨唑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LC50、LC30、LC10 分别为0.376、0.202、0.083 mg/L,乙唑螨腈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LC50、LC30、LC10 分别为0.008、0.005、0.002 mg/L.两种杀螨剂亚致死剂量(LC10 和LC30)处理土耳其斯坦叶螨和二斑叶螨后,卵期、幼螨期、未成熟期显著延长;产卵期、每雌总产卵量、雌成螨寿命均显著降低;各处理组的净增值率显著下降,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降低,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显著延长.表明两种杀螨剂亚致死剂量(LC10 和LC30)处理两种叶螨后除二斑叶螨若螨期外,对各生长阶段的发育起着抑制作用,对雌成螨的繁殖无刺激作用,可降低土耳其斯坦叶螨和二斑叶螨种群繁殖速率.

    杀螨剂土耳其斯坦叶螨二斑叶螨亚致死生长发育

    苜蓿矮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党开祥万超越王思越李克梅...
    23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灵敏、快速检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苜蓿矮化病毒(ADV),根据该病毒L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 Ⅰ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应用该方法对田间样品和种子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qPCR检测技术可对苜蓿中的苜蓿矮化病毒含量进行精确检测,最低检测浓度为9.8×102copies/μL,灵敏度约是常规PCR的100倍.通过对101份苜蓿样品的检测验证,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61%,较常规PCR高6%.挑选的10份苜蓿种子中有3份被检测出携带苜蓿矮化病毒,病毒含量范围为0~3.02×106copies/μL.表明建立的RT-q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苜蓿矮化病毒的定量检测.

    紫花苜蓿苜蓿矮化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