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个葡萄品种授粉结实特性分析

    王勇李玉玲苏来曼·艾则孜户金鸽...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葡萄品种的授粉结实特性,为葡萄杂交育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新郁和绿洲宝石2 个葡萄品种为材料,采用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去雄后在不同时间人工分别授粉(阳光玫瑰、昆香无核花粉)等处理,在授粉1 个月后统计果穗坐果率(以下简称坐果率),分析新郁和绿洲宝石授粉结实特性。[结果]新郁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平均坐果率为34。32%,自花授粉的平均坐果率为 30。79%。绿洲宝石在自然条件下平均坐果率为24。21%,自花授粉的平均坐果率为 18。67%。在始花期前 2d新郁有约 3。51%花蕾完成了闭花授粉,绿洲宝石有约5。22%花蕾完成了闭花授粉;在始花期新郁有约 19。08%花蕾完成了闭花授粉,绿洲宝石有约24。39%花蕾完成了闭花授粉。4 个杂交组合早上授粉处理的平均坐果率均高于傍晚授粉处理的,其中新郁×昆香无核、新郁×阳光玫瑰、绿洲宝石×阳光玫瑰组合的差异显著,绿洲宝石×昆香无核组合的差异不显著。以阳光玫瑰为父本的2 个组合坐果率高于以昆香无核为父本的 2 个组合。6 个处理中,处理2 早上授粉的平均坐果率最高,处理3 傍晚授粉的平均坐果率最低。早上和傍晚授粉的处理1、处理2 平均坐果率均高于处理3;处理1 与处理2 的平均坐果率高低因组合不同存在差异。[结论]新郁和绿洲宝石2 个葡萄品种均存在闭花授粉现象,且绿洲宝石的闭花授粉程度高于新郁,吐鲁番市新郁和绿洲宝石葡萄的最佳去雄时间应在始花期的前3~4d,最佳授粉方式应是待柱头粘液出现时开始授粉,每天授1 次,累计授粉3 次。

    葡萄授粉结实果穗坐果率

    3个酿酒葡萄品种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杨波王昊陈永伟哈蓉...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提高酿酒葡萄苗木品质(质量)和良种繁育速度(效率)的技术,建立酿酒葡萄品种紫大夫、小味儿多和长相思等品种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提高小众酿酒葡萄品种苗木的品质及快速繁殖提供依据。[方法]以3 个酿酒葡萄1 年生腋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浓度6-BA、IBA、NAA和不同培养基组合对腋芽萌发、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腋芽经10%次氯酸钠消毒7。5 min,75%乙醇消毒30 s,0。1%HgCl2消毒10 min能提高腋芽的成活率,降低污染率;经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1。0 mg/L 6-BA和0。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中,其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的无菌新芽接种到添加1。0 mg/L6-BA和0。3 mg/L IBA的1/2MS培养基中,丛生芽增殖效果最佳,将增殖培养后的单芽切下接种到添加0。4 mg/L IBA和0。4 mg/L NA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中,组培苗的生根综合质量最佳。[结论]建立了3 个酿酒葡萄品种组培快繁脱毒技术体系。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进行组培苗的脱毒,能够脱除绝大部分的葡萄病毒。

    酿酒葡萄组织培养脱毒

    无花果叶提取液复合保鲜膜的研制及其在甜瓜保鲜上的应用

    姚军秦勇郑贺云张翠环...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一种无毒安全、绿色环保、廉价易得的植物源抑菌材料,并在甜瓜贮藏与保鲜中应用,为无花果叶提取液复合保鲜膜在甜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优化具有抑菌效果的植物源材料无花果叶提取液的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并分析对无花果叶提取液总黄酮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提取液对甜瓜采后主要病原菌镰刀菌、链格孢的抑菌效果,并将无花果叶提取剂与被膜剂海藻酸钠,抗氧化剂柠檬酸,助剂蔗糖酯进行复合,采用正交法优化各制剂对贮藏期甜瓜腐烂率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获得无花果叶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百分比为79。73%、超声时间为36。81 min、料液比为1:24。无花果叶提取液复合膜保鲜剂的最佳组成配方为80 mg/mL无花果提取液+1。5%海藻酸钠+500 mg/L柠檬酸+0。5%蔗糖酯。[结论]无花果叶提取液在抑制甜瓜采后主要病原真菌上效果显著,无花果叶提取液复合保鲜膜在减少甜瓜贮藏期腐烂率和失重率降低上效果明显,可作为甜瓜贮藏保鲜的新型绿色的植物源保鲜材料运用于甜瓜生产中。

    无花果叶响应面法复合保鲜膜甜瓜

    苹果新品种瑞阳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引种适应性分析

    王瑾刁永强郭秀玲陈伊宇...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苹果新品种瑞阳在新疆伊犁河谷的生长表现及适应性,为伊犁河谷苹果品种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引进的苹果新品种瑞阳设置区域栽培试验,主测品种瑞阳,对照品种分别是瑞雪和伊美,田间调查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性、结实性等;以1 年生休眠枝条作为材料,采用电导法测定瑞阳等3 个苹果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抗寒性,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瑞阳苹果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瑞阳苹果在伊犁河谷表现为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一年生枝颜色红褐色,平均长度47。62 cm,节间长3。02 cm,枝粗4。82 mm;叶片平均长8。07 cm,宽4。64 cm,叶片颜色浓绿,有复锯齿;花芽为圆锥形,每花序花朵数4~6 朵,花冠大小平均为4。23 cm。瑞阳苹果在伊犁河谷萌芽期集中在3 月底至4 月初,花期在4 月中下旬,开花持续天数9~11d,落叶期在11 月底至12 月上旬。果实发育天数174 d,较富士短11 d,营养生长天数246 d,果实10 月中旬成熟。新疆野苹果/KM23/瑞阳砧穗组合苗嫁接口普遍愈合良好,苗木生长正常,抗病性强,部分单株成花能力强,结合低温处理后的冻害分级,确定瑞阳的半致死温度(LT50)为-30。2℃。[结论]瑞阳苹果引入伊犁河谷以来能够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具有品质佳、外观着色好、抗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晚熟苹果品种,可在新疆伊犁河谷阳坡沿山 800~1 200 m的逆温带区域栽植,矮化栽培可以选择新疆野苹果/KM23/瑞阳为适宜的砧穗组合。

    瑞阳苹果引种抗寒性适应性

    骏枣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对果实氨基酸的影响

    冯梅肖莉娟张世卿王晶晶...
    13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影响骏枣果实氨基酸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提高骏枣氨基酸含量和分类开发利用以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新疆阿拉尔市骏枣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果实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当地骏枣含有 15 种氨基酸,6 种必需氨基酸,9 种非必需氨基酸;骏枣中药用氨基酸7 种,含量为1。08 μg/100g;支链氨基酸 3 种,含量为 0。172 μg/100g;芳香族氨基酸 5 种,含量为0。31 μg/100g;鲜味氨基酸4 种,含量为0。211 μg/100g;苦味氨基酸7 种,含量为0。322 μg/100g;酸味氨基酸2 种,含量为0。789 μg/100g。骏枣园土壤pH为8。03;含盐量为7。14 g/kg;有机质含量为12。96 g/kg;全氮含量为1。08 g/kg;全磷含量为1。01 g/kg;全钾含量为19。40 g/kg;有效磷含量为55。60 mg/kg;速效钾含量为232。37 mg/kg;有效铜含量为1。88 mg/kg、有效锌含量为1。63 mg/kg、有效铁含量为24。39 mg/kg,有效锰含量为4。33 mg/kg,有效硼含量为1。35 mg/kg;水解性氮含量为111。76 mg/kg。土壤养分间以及与骏枣氨基酸含量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骏枣含有15 种氨基酸,与其他类氨基酸相比,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酸味氨基酸含量丰富;枣园土壤盐碱重,有机质及锰含量低,钾含量适中,其他养分含量均偏高,各养分间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且骏枣氨基酸含量受土壤中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有机质的影响较大,施肥过程中应增加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

    骏枣土壤养分氨基酸

    石榴果实表面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于吕健阳瑾丁宇李晓曼...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喀什石榴果实表面真菌的种类,并测试其对石榴果实的致病能力。[方法]分离纯化石榴果实表面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通过刺伤接种试验测定真菌对石榴果实的致病性,为新疆石榴果实真菌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数据参考。[结果]分离鉴定了 7 株不同的石榴表面真菌,其中4 株可明显致石榴果实腐烂:琉球曲霉(Aspergillus luchuensis)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对石榴果皮和籽粒均表现出较高的侵染能力,水葫芦链格孢(Alternaria eichhorniae)仅对籽粒果肉具有较高侵染能力,阿氏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oide)对石榴果皮和籽粒侵染能力较弱。红色篮状菌(Talaromyes rubri-faciens)、南极枝孢菌(Cladosporium antarcticum)和煤油霉菌(Amorphotheca resinae)未表现出对果皮和籽粒明显的致病能力。[结论]新疆南疆生态条件下石榴果实主要致病菌较其他适生地存在一定区别。

    石榴微生物真菌病害分离鉴定致病性

    干旱区骏枣根系分布和土壤养分关系分析

    邓永辉郑强卿兖攀王文军...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干旱区骏枣吸收根和输导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方法]以阿拉尔垦区 6年生骏枣为试材,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使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骏枣不同直径的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指标,并测定不同生长期(0~60 cm深度)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各土壤空间,吸收根根长密度始终高于输导根,根体积则相反。垂直方向上,吸收根和输导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0~20 cm土层根系最密集,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占比分别为77。1%、76。5%,输导根占比为 76。0%、74。6%。水平方向上,吸收根在 0~20 cm和20~40 cm水平距离土壤密集分布,根长密度占比为 20。0%~20。7%,根表面积密度占比 20。0%~22。2%,输导根占比分别为21。8%~22。1%,18。4%~23。8%;40~140 cm水平距离土壤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占比8。8%~14。4%,输导根为8。7%~14。5%,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均随水平距离增加缓慢下降,输导根表现为上升下降往复变化,存在差异性。吸收根和输导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展叶期土壤碱解氮、幼果期碱解氮和速效磷相关系数大于 0。820,吸收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展叶期土壤速效磷相关系数大于0。809,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性,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速效钾成负相关关系,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骏枣根系分布较浅,0~20 cm深度、0~40 cm水平距离的土壤根系分布较为密集,是水分和养分利用的重要区域,根系在垂直方向分布与展叶期和幼果期土壤中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

    骏枣根系分布土壤养分吸收根输导根

    辣椒小G蛋白CaRO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马思洁朱天生何璐杨叔青...
    165-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辣椒内小G蛋白CaROP的生物学功能、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运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5。0、TMHMM、NetPhos3。1 和 NetCGlyc1。0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9 个CaROP蛋白的蛋白理化特性;运用SOPMA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 9 个CaROP蛋白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11 分析9 个CaROP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9 个CaROP蛋白的亲水性总平均值均小于0,均为亲水蛋白,其中6 个为稳定的亲水蛋白;9 个CaROP蛋白均无信号肽,即均为非分泌性蛋白;9 个CaROP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即均非膜蛋白;9 个CaROP蛋白均存在磷酸化位点,均无糖基化位点。9 个CaROP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原件为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其次是β-折叠,最后是β-转角。9个CaROP蛋白聚为4 个分支,其中分支Ⅰ和分支Ⅲ各包括1 个CaROP蛋白。分支Ⅱ包括 2 个CaROP蛋白,其余5 个CaROP蛋白均聚于分支Ⅳ中。[结论]9 个CaROP蛋白具有完整的Rho功能域,均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9 个CaROP蛋白在系统进化树中共聚为了4 个分支,其三级结构建模的预测结果也均较为理想,9 个CaROP蛋白结构较稳定。

    辣椒小G蛋白ROP蛋白理化特性蛋白结构系统发育关系

    7.2%萎锈灵和40%拌种灵包衣对棉花幼苗冷胁迫生理生化特征的功效比较

    周小云雷斌张军高梁晶...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具有活性结构相似的2 种杀菌剂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棉种提高棉种适应冷胁迫能力功效,分析2 种杀菌剂包衣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的能力差异,及其生理作用机制,为开发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能力的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50 号为材料,以基础种衣剂包衣棉种为对照,将萎锈灵和拌种灵分别添加到基础种衣剂中分别制成7。2%萎锈灵和40%拌种灵的种衣剂进行包衣,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4℃/16℃)进行低温胁迫处理,观测各包衣处理对低温条件下棉花萌发、幼苗生长情况和耐冷性的生理响应。[结果]与对照比较,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处理的发芽势分别增加 9。67%和 5。33%;发芽指数分别增加 12。00%和 6。00%,活力指数分别增加 13。33%和 6。67%,电导率 REC分别增加-12。5%和-3。75%,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分别增加 11。00%和 6。00%,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分别增加10。67%和6。67%,冷胁迫指数CI分别降低-10。67%和-5。33%,且差异均显著;棉苗CI与REC、SP、SOD等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萎锈灵包衣处理提高棉花幼苗生长适应冷胁迫能力优于拌种灵。[结论]在冷胁迫下,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处理均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特征有一定影响,能促进萌发期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提高种子活性,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过诱导棉花幼苗细胞内部酶的活性增强,清除幼苗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加快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保护幼苗细胞膜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棉苗适应冷胁迫的能力。2 种药剂中,萎锈灵种衣剂诱导棉苗适应冷胁迫效果优于拌种灵。

    萎锈灵拌种灵棉花冷胁迫生理生化特征

    新疆荒漠绿洲区大麦田阔叶杂草化学防除药效评价

    沈煜洋王仙陈利郭小玲...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对大麦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药剂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和地上部分鲜质量,评价供试药剂对大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药后 50 d,20%双氟·氟氯酯WG 19。50 g/hm2、10%双唑草酮OD 37。50 g/hm2、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 210。00 g/hm2、22%氟吡·双唑酮OD 165。00 g/hm2、50%2 甲·氯·双氟SC 450。00 g/hm2、87。5%2,4-滴异辛酯EC 577。50 g/hm2、25%辛酰溴苯腈EC 562。50 g/hm2 和75%苯磺隆WG 22。50 g/hm2对阔叶杂草灰绿藜和卷茎蓼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90。87%~96。02%和94。15%~98。08%,各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0%双氟·氟氯酯WG、10%双唑草酮OD、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22%氟吡·双唑酮OD、50%2 甲·氯·双氟SC、87。5%2,4-滴异辛酯EC、25%辛酰溴苯腈EC和75%苯磺隆WG可防除大麦田灰绿藜、卷茎蓼等阔叶杂草,且对大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荒漠绿洲区大麦阔叶杂草除草剂药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