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甜菜根腐病的防效及产量影响

    王贺亚罗静静王康王瑞楠...
    448-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 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 6 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 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 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 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同时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甜菜根腐病微生物菌剂防治效果产量

    新疆茄子绒菌斑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罗文芳周军辉何伟许建军...
    45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离与鉴定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的1 种病害,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病害的田间发生危害情况,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病害。[结果]菌株HR-1 是该病害的病原菌。菌株 HR-1 与已报道的灰毛茄钉孢(Passalora nattrassii)同源性高达 99。0%以上,菌株 HR-1(MW362742。1)与P。nattrassii处于同一分支。[结论]菌株HR-1 为灰毛茄钉孢(P。nattrassii),新疆设施茄子叶部新发现的病害为茄子绒菌斑病。

    茄子致病性病原菌鉴定灰毛茄钉孢

    22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对花器安全性评价

    刘振亚苏宣乐唐丽蒋思铭...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抑制梨火疫病的药剂,为梨火疫病的绿色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22 种抗生素,评价其在库尔勒香梨花器上的安全性。[结果]13 种抗生素对梨火疫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在抑菌圈直径达到9mm时,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诺氟沙星的药剂有效浓度由低至高是5。30、7。60、9。88、11。64 mg/L,使用同等剂量下4 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药剂;氯霉素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红霉素分散片、诺氟沙星对库尔勒香梨花器的危害较轻。[结论]氯霉素①、诺氟沙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可在田间防治梨火疫病上应用。

    梨火疫病抑菌圈法室内毒力测定安全评价

    硒化甘草多糖、甘草多糖及其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分析

    张梦圆朱晓庆谷新利王燕...
    469-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um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SeGUP)、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polyacchiade,GUP)对无乳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其联合的抗菌效果。[方法]通过药敏纸片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敏感抗生素,采用最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联合抑菌指数(FICI index,FICI);将无乳链球菌与120、60、30 mg/mL的SeGUP、GUP及抗生素分别等量混合后绘制细菌生长速率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胞内DNA浓度,研究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细菌细胞膜、细胞壁及DNA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对SeGUP 480 mg/mL、GUP 480 mg/mL均呈现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4。0、11。0 mm;无乳链球菌对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极敏;SeGUP和GUP分别对肺炎链球菌的MIC、MBC为 120、240 mg/mL和 240、480 mg/mL;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0。75、1、0。5,SeGUP与盐酸卡那霉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之间为相加关系,与氟苯尼考间为协同关系,GUP与盐酸卡那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的FICI为1。5、1、1。5、0。75,GUP与盐酸卡那霉素、头孢曲松钠之间关系为无关,与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间为相加关系;SeGUP、GUP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其中SeGUP 120 mg/mL效果最强,SeGUP、GUP与盐酸多西环素、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后增强了抑制效;SeGUP、GUP及联合抗生素使用后均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降低胞内DNA含量(P<0。05),显著抑制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结论]SeGUP能够通过损伤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影响DNA含量对无乳链球菌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抗菌活性优于GUP。SeGUP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且其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使用SeGUP、GUP和抗生素。

    乌拉尔甘草多糖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联合抗菌无乳链球菌生物膜

    气单胞菌属低温淀粉酶基因改造与原核表达

    楚敏史应武顾美英杨红梅...
    479-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取低温淀粉酶基因,分析其相关功能,为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气单胞菌(Aeromonas)LA77 为出发菌株克隆低温α-淀粉酶基因,以BL-21(DE3)为宿主菌进行克隆。分析其它已知气单胞菌属低温α-淀粉酶基因同源性,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C13 片段,将其克隆到pMAL-2X,转化到BL-21(DE3)中,筛选蓝白斑,验证PCR及EcoRⅠ和HindⅢ的双酶切,获得高效表达生物工程菌株pMAL-2X-C13。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 pMAL-2X-C13 为模板,获得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三株 C19、C29、C43。[结果]表达蛋白的分子大小为114kD,突变菌株C19 蛋白表达量均高于pMAL-2X-C13。[结论]低温淀粉酶基因突变株C19 比原始菌株pMAL-2X-C13 淀粉酶基因蛋白表达量更高。

    气单胞菌属α-低温淀粉酶基因改造原核表达

    不同水盐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热依汗·阿布力孜何学敏杨欢黄鹏程...
    485-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干旱区盐生植物光合响应机理,为土壤盐渍化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方法]以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盐生植物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 Pall。)为研究对象,选取保护区内高水高盐(生境Ⅰ)、低水中盐(生境Ⅱ)和高水中盐(生境Ⅲ)三种生境类型,测定其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变化,研究三种生境下土壤因子对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Fo、Fm和NPQ随着生境的变化逐渐升高,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Ⅲ(142。95、609。42 和1。65),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Ⅰ(87。6、358。06 和0。96)。Fv′/Fm′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Ⅱ(0。53),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Ⅲ(0。39);Fo 与Fm、NPQ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Fm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筛选出Fo、Fm和NPQ三个与逆境胁迫相关性较好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其公因子方差为0。947、0。969、0。824;盐分、速效磷和pH对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起到了较好的解释,其解释量为17。2%、24。2%、13。5%,而水分未起解释作用。[结论]在高盐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片PSⅡ的结构和生理状态受到损伤,光合作用受阻,最终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土壤盐渍化不同生境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

    Na2SeO3对药食用真菌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李梦桐玛依拉于吕健丁宇...
    495-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羊肚菌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浓度,掌握多种培养基的最适富硒配方,为开发富硒羊肚菌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六妹羊肚菌作为富硒载体,亚硒酸钠为硒源,进行制备试验,通过平板、原种和栽培种制备试验,系统分析在不同培养基上,不同硒浓度对羊肚菌菌丝的生长趋势,菌丝密度,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在液体摇培中,硒浓度≤20 mg/L,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且随浓度升高,对羊肚菌菌丝促生作用增强,且20 mg/L时干重最大;在母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对羊肚菌的菌丝生长,菌丝密度,菌丝形态均没有影响;在原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菌丝密度与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且对羊肚菌的菌丝有促生作用,在10 mg/L时最强;在栽培种培养基上,硒浓度20 mg/L,对羊肚菌菌丝体的促生作用最强,菌丝密度与菌丝形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硒浓度在10~2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羊肚菌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亚硒酸钠六妹羊肚菌菌丝体富硒

    宽叶荨麻不同部位提取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天翔张明明雷玉明王南楠...
    505-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宽叶荨麻不同部位提取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黑麦二号小麦为对象,研究宽叶荨麻根、茎、叶不同浓度的水提液(20、40、60、80、100 g/L)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根部浸提液对小麦的苗长和苗干重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根长、根干重和根冠比为低促高抑;茎部和叶部浸提液对小麦苗长、苗干重、根长、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表现为根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Fv/Fm、Y(Ⅱ)、Y(Ⅰ)和ETRⅠ小幅上升后稳定,ETRⅡ和qP呈现波动变化,各处理组和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NPQ和CEF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Fv/Fm、Y(Ⅱ)、Y(Ⅰ)、ETRⅠ、ETRⅡ、qP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NPQ和CEF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浓度为 80g/L时,NPQ和CEF分别为对照组的1。37 倍和5。42 倍;叶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指标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可小幅提升小麦叶片PSⅠ电子传递速率,有效增加PSⅠ光能转化效率从而促进其生长;茎部浸提液使小麦叶片PSⅠ和PSⅡ同时受损从而抑制其生长,且这种损伤可通过强烈激发环式电子传递速率从而形成热耗散来对其进行保护;叶部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呈现抑制效应,但在小麦叶片光合特性上表现不显著。

    小麦宽叶荨麻提取液光合特性

    细毛羊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差异分析

    杨存明张晓雪张梦华赵志文...
    514-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母羊各育种目标性状间的相关及差异性,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为提高新疆细毛羊的育种进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测量并整理共计 1 546只周岁母羊(苏博美利奴羊497 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1 049 只)的个体鉴定记录和剪毛记录,测定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利用SPSS 25。0 软件,对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毛长、剪毛量)、繁殖性状(出生类型)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鉴定时体重)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不同品种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出生类型与相关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和毛长)以及生长性状(体格评分和鉴定时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苏博美利奴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两品种间鉴定时体重均与平均纤维直径、毛长以及剪毛量等毛用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各毛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苏博美利奴羊在毛用性状(平均纤维直径和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生长性状(鉴定时体重)均优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平均纤维直径的范围在16。86~19。01 μm,属优质超细型细毛羊。

    苏博美利奴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目标性状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