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地棉TRM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纤维品质相关优异单倍型分析

    王凯迪高晨旭裴文锋杨书贤...
    52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陆地棉TRM基因家族序列及理化性质,分析与棉纤维品质相关的优异单倍型基因差异。[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陆地棉TRM基因家族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和聚类表达;利用基因单倍型效应分析筛选调控纤维品质性状(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的候选基因。[结果]陆地棉TRM基因家族编码的氨基酸为376~1093,等电点为4。64~9。56。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多达60 个陆地棉TRM基因家族定位于细胞核中。TRM基因家族含有较多的光响应、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相关的元件。60 个TRM基因家族在纤维发育时期优势表达,调控棉花纤维发育。每个基因的单倍型个数为 1~8,并筛选到纤维长度、强度以及马克隆值相关的优异单倍型TRM基因分别有 14、18 和 15 个,其中有 11 个基因同时具有长度、强度、马克隆值3 种改良纤维品质的优异单倍型。GH_D09G0775 的Hap_4 单倍型和GH_D03G1434 的Hap_3 单倍型在增加纤维长度、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马克隆值。[结论]在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鉴定出75 个TRM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24 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将其分为Cluster Ⅰ~Ⅲ3 个亚族。

    陆地棉基因家族基因表达纤维品质单倍型

    不同种植模式和品种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孙明辉叶尔兰·木合塔尔翟梦华李雪瑞...
    537-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与品种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22 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进行,选择2 种不同株型结构的棉花品种源棉 11 号、新陆中 80 号、新陆中 84 号和J206-5,选用2 种种植模式:76 cm等行距(1 膜3 行)和(66+10)cm宽窄行(1 膜6 行),设置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及品种对棉花生育进程、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在1 膜3 行处理下较1 膜6 行处理生育期缩短4~6d,株高、始果枝高度、果枝夹角和平均果枝长度受种植模式影响较大。盛铃前期之前,不同株型棉花品种在1 膜3 行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较高。但随着生育期推移,株型松散型的源棉11 号、J206-5 和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 号、新陆中84 号分别在1 膜3 行处理、1 膜6 行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小,在棉花生育后期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盛花期前,不同株型棉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1 膜3 行处理高于1 膜6 行处理,但在盛花期至吐絮阶段,株型松散型的源棉11 号、J206-5 和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 号、新陆中84 号净光合速率分别在1 膜3 行处理、1 膜6 行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下降缓慢,延长了光合作用持续时间,有利于棉花后期产量形成。株型松散型的源棉 11号、J206-5 在1 膜3 行处理下较1 膜6 行处理皮棉产量增加15。45%~17。23%,株型紧凑的新陆中80 号、新陆中84 号在1 膜6 行处理下皮棉产量较1 膜3 行处理增产9。23%~12。00%。[结论]不同株型棉花品种应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增产潜力。株型松散的棉花品种适宜在76 cm等行距下种植,株型紧凑的棉花品种适宜在(66+10)cm模式下种植。

    棉花种植模式品种生长发育产量

    播期与密度双因素对陆地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俊尧王家勇唐江华娄善伟...
    547-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播期与密度双因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分析不同播期下棉花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2022 年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进行裂区试验,设置3 个播期主区(4 月11 日、18 日和25 日,记作B1、B2、B3),3 个密度副区(18×104、22。5×104 和27×104 株/hm2,记作M1、M2、M3),研究播期与密度双因素对棉花出苗率、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后膜下5cm地温高有利于棉花早出苗,且出苗率提高。在同一播期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株高、茎粗、果枝数及单株铃数的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在同一密度下,播期推迟,棉花的平均生育期缩短,平均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单株铃数显著降低,平均籽棉产量降低。早播条件下,高密度(M3,27×104 株/hm2)籽棉产量最高,为7519。70 kg/hm2。中播或晚播条件下,中等密度(M2,22。5×104 株/hm2)产量较高,分别为7671。90 和6913。27 kg/hm2。[结论]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应适期提早播种,播期为4 月11 日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7×104 株/hm2(M3),播期为 4 月 18 日(B2)或4 月25 日(B3)时种植密度为22。5×104 株/hm2(M2)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棉花播期种植密度产量

    有机液体肥对棉花冠层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后秀郝先哲石峰李军宏...
    556-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有机液体肥对新疆南疆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塔河2号为参试品种,以单施化肥棉田为对照(CK),设置有机液体肥处理(T1、T2、T3、T4、T5),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株高、主茎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施用有机液体肥提高了棉花株高、主茎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与地上部生物量。当籽棉产量达到6000 kg/hm2以上时,棉花株高、主茎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较CK分别增加 1。3~10。3 cm、2。0~2。3 片、1。7~2。9、5。6~9。3°,营养和生殖器官干物质重较CK分别增加了1。3~25。7 和0。1~44。5 g/株。且当籽棉产量超过 6000 kg/hm2 时,籽棉产量、单铃重、总铃数较CK分别增加了 17。2%~31。9%、15。5%~28。8%和 3。5%~10。1%。此外,与CK相比,施用有机液体肥还提高了棉花上半部纤维平均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结论]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有机液体肥能够改善棉花冠层结构,促进干物质积累,增产提质,且成本低,易操作,适合新疆南疆棉区推广应用。

    棉花有机液体肥品质产量冠层特征

    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图像提取滴灌棉花冠层温度及精度评价

    党旭伟林馨园贺正陈燕...
    565-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基于热红外遥感图像滴灌棉花冠层温度提取精度,为棉花水分状况精准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水分处理的苗期、蕾期棉花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获取试验小区热红外遥感图像,使用便携式手持测温仪测量田间辐射校正板及水桶中的水温,对热红外影像进行温度校正。采用Otsu算法、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热红外遥感图像进行掩膜处理剔除土壤背景,通过波段运算提取棉花冠层温度,绘制棉花冠层温度频率直方图并对其进行优化。利用便携式手持测温仪同步测量棉花冠层温度,与提取的冠层温度进行一致性分析,验证热红外遥感图像提取棉花冠层温度的精度。[结果]Canny边缘检测算法剔除土壤背景提取冠层图像准确率大于Otsu算法(91。90%>82。52%、92。76%>80。60%),剔除土壤背景效果最优。Otsu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剔除土壤背景后构建的冠层温度直方图均呈偏态分布,但Canny边缘检测算法剔除土壤背景后构建的冠层温度直方图形状比Otsu算法光滑,噪声少,并且Canny边缘检测算法2 年冠层平均温度最低(29。95、30。54℃),与实测温度差值最小(2。78、3。43℃)。去除Canny边缘检测算法的温度直方图两端1%温度信息后,提取的冠层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关性最高(2 年试验 r由 0。88、0。93 提高到了 0。94、0。95),RMSE最低(2 年RMSE由2。78、2。87℃下降到 1。59、1。43℃)。[结论]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高了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图像棉花冠层温度提取精度,且温度直方图两端 1%温度优化后有助于提高棉花冠层温度提取精度。

    滴灌棉花无人机热红外遥感图像冠层温度精度

    响应面优化超声提取绿色棉纤维总黄酮

    陈沛鲍军秀王斐汤寿伍...
    576-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超声提取绿色棉纤维中总黄酮工艺条件,为合理利用及鉴别天然绿色棉纤维提供依据。[方法]以天然绿色棉纤维为原料,利用超声空化效应加速黄酮溶解于乙醇中,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nhnken中心组合原理及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条件。[结果]料液比为 1∶50 g/mL时,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提取最适料液比为1∶50 g/mL,响应面试验中建立的模型的CV值=0。87%,影响绿色棉纤维总黄酮得率的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A料液比为1∶50 g/mL、B乙醇浓度50%、C提取时间5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绿色棉纤维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50 min;获得平均总黄酮得率为5。25%。

    绿色棉纤维总黄酮响应面法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波细胞破碎

    基于KASP技术鉴定新疆小麦抗病性相关基因

    高新时佳王春生王重...
    584-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 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 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46,频率为54。10%,64 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14a,频率为34。97%,3 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68,0份材料携带抗白粉病基因 Pm21。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 26。8%。[结论]筛选出的 146 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小麦抗病性KASP标记检测

    新疆盐渍区水稻品种生育表现与耐盐性筛选

    康民泰杜孝敬张燕红陈玉环...
    59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耐盐性,筛选出适合新疆盐渍化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连续 2 年(2021~2022 年)设置不同的盐浓度处理,研究新选育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受到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以C100处理(2021 年)和C120处理(2022 年)为鉴定标准,新粳14 号、新粳香3 号、新粳香5 号为耐盐性"极强"品种;新粳6 号、14GY44-5-1-7、新粳12 号、新粳香2 号为耐盐性"强"品种;新粳香8 号、新稻11 号、15GY65-3-2-1、新粳11 号、秋田小町、新稻36 号、盐丰 47、12GY11-5-4-3-1-1、新粳4 号、16GY54-2-3-1、新粳9 号为耐盐性"较强"品种;新粳 10 号、新粳 13 号、15GY114-2-5-3-10、新粳盐 02、15GY114-2-5-3 为耐盐性"中等"品种;9HR156、新粳 18 号、越光为耐盐性"较弱"品种;03GY28-1-10-2-2-1 为耐盐性"弱"品种。[结论]各生育时期不同水稻品种的秧苗成活率、叶绿素SPAD值、株高均随着盐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各水稻品种在成熟期的主穗长度、主穗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均随着盐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过高的盐浓度会致使秧苗死亡;相同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耐盐性有差异。综合筛选出的耐盐性"极强"的品种3 个,耐盐性"强"的品种4 个,耐盐性"较强"的品种11 个,耐盐性"中等"的品种5 个,耐盐性"较弱"的品种3 个,耐盐性"弱"的品种1 个。

    水稻品种盐渍区耐盐性筛选

    施肥调控对设施甜瓜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梁其干张浩胡国智陈积豪...
    599-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省设施栽培条件下长效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甜瓜品种纳斯密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CK)、长效肥(K1)、长效肥(K2)、长效肥(K3)、常规施肥(CF)共 5 个处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施用长效肥普乐特(17-17-17)≥51%,在甜瓜伸蔓期、花果期、成熟期调查作物的农艺生长指标,成熟期测定甜瓜产量和品质指标,并测定土壤养分和植株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结果]5 个施肥处理中,CF处理的产量与裂果率均高于其它处理,CF和长效肥K1 处理品质高于其它处理。长效肥各处理甜瓜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低于CF处理。[结论]综合产量、裂果率及品质特征,长效肥(K1)可保证设施甜瓜正常生长并达到较高的商品产量和品质。

    甜瓜长效肥养分产量品质

    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李肖陈永成黄嵘峥许平珠...
    607-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向日葵副产物中优势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为向日葵副产物发酵饲料提供基础。[方法]对向日葵副产物表面附着优势乳酸菌及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提取鉴定,并分析优势菌种生理生化特征。[结果]分离出3 株乳酸菌和4 株纤维素分解菌。得到3 株乳酸菌均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4 株纤维素分解菌中,菌株Z2 和Z1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14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X4 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3 株乳酸菌在 4、10、30 和 45℃及3%和6。5%的NaCl条件下生长良好,在pH3。5~9 可生长,在pH3 环境下不生长;4 株纤维素分解菌中透明圈直径(D)/菌落直径(d)比值和酶活性按大小排序均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结论]蒙氏肠球菌具有较强耐盐能力且温度适应范围广,但其产酸能力明显弱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4 株纤维素分解菌在CMC糖化酶活力、滤纸酶活性及向日葵副产物的实际失重率中,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效果最优。

    向日葵副产物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分离鉴定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