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林分类型下白蜡窄吉丁空间格局分析

    葛伟淇胡安王德钢许正红...
    964-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白蜡林分类型下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的地统计学空间格局,为不同白蜡林分类型下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 4 种不同林分类型下,以白蜡窄吉丁羽化孔为调查指标,分析白蜡窄吉丁种群的数量,研究不同林分类型下白蜡窄吉丁的空间格局。[结果]白蜡窄吉丁在城市绿化林和公路绿化林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公园混交林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行道林中拟合模型为线性模型;在绿化片林、公园混交林、公路绿化林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在行道林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结论]当白蜡窄吉丁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林分类型并不能改变白蜡窄吉丁的聚集习性,但对所拟合模型的参数和半方差函数值均有影响。城市绿化林和公路绿化林白蜡窄吉丁的危害呈现出由边缘向内部扩散的趋势;公园混交林则根据其种植特点呈现出条带状分布;行道林则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白蜡窄吉丁的危害特点与林分类型相关。

    白蜡窄吉丁空间分布地统计学林分类型

    新疆西天山野果林杏鬃球蚧寄生蜂资源调查

    曹竹君张振宇康宁赵倩...
    971-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西天山野果林外来入侵物种杏鬃球蚧Sphaerolecanium prunastri Fonscolombe的寄生蜂资源,为利用本土寄生蜂防治该外来入侵害虫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野外采集寄主并进行室内饲养,获得杏鬃球蚧寄生性天敌,并运用形态学、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结果]共获得寄生蜂 7 种,其中中国新记录 3种(食蚧点刻跳小蜂Discodes coccophagus Ratzeburg、园囿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hortulanus Erdös、提亚长尾啮姬小峰Aprostocetus trjapitzini Kostjukov),同时提供了7 种寄生蜂的28S rDNA及COI基因序列及其Genebank登录号。[结论]松毛虫楔缘金小蜂Pachyneuron solitarium(Hartig)为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上的优势寄生蜂,园囿花翅跳小蜂为野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Lamarck上的优势寄生蜂。

    杏鬃球蚧小蜂总科新记录种DNA条形码生物防治

    双斑长跗萤叶甲雌虫、雄虫触角转录组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何婉洁孟涵颖支梦婷陈静...
    984-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筛选雌虫、雄虫触角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解析其涉及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基因功能分析及嗅觉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双斑长跗萤叶甲雌虫、雄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通路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 RT-qPCR技术检测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3 050 条unigenes,Q30 碱基百分比均在93。23%以上,34 233 条unigenes至少在1 个数据库中获得注释。与双斑长跗萤叶甲雌虫触角相比,雄虫触角中检测到395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88 个基因上调表达,107 个基因下调表达。[结论]在GO注释库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最显著的功能为气味结合、嗅觉受体活性和嗅觉感知。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在雌虫、雄虫触角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合,获得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

    双斑长跗萤叶甲触角转录组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

    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的种群结构及地理分布

    田梦贾文捷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罗影...
    996-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保有量等,为野生阿魏菇资源保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普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方法,采集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收集菌株进行种类鉴定,运用统计学分析,阐明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自然保有量等。[结果]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资源由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两个种群组成,白灵侧耳为优势种群,占鉴定总数97。23%,阿魏侧耳为弱势种群,占鉴定总数的 2。77%;野生白灵侧耳种群广泛分布在新疆石河子市、托里县、裕民县、额敏县、福海县、富蕴县和青河县等7 个区域,而野生阿魏侧耳种群仅分布在托里县、裕民县和额敏县等3 个区域;野生白灵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分布区差异明显,其中石河子市、托里县和额敏县下降幅度最大,样方内年度采集数量最低年份只有 0~1 株,保育形势严峻;野生阿魏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极少,5 年内在3 个分布区样方内仅采集到3 株野生菌株,保育形势尤为严峻。[结论]新疆野生阿魏菇复合群由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 2 个种群组成,白灵侧耳为优势种群,且为广布种;野生白灵侧耳和阿魏侧耳资源自然保有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阿魏菇复合群白灵侧耳阿魏侧耳地理分布

    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对玉米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影响

    刘婉琴易鸳鸯彭小武谢芳...
    1003-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后对玉米农田土壤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为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施用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菌渣有机肥(CK)、施用菌渣有机肥500 kg/667m2(B1)、1 000 kg/667m2(B2)3 个处理,分别采用可培养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分析各处理下玉米农田中耐药菌及相关抗性基因丰度变化。[结果]施用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和结果期土壤中细菌总数及苗期时头孢拉定耐药菌菌数。获得了主要抗生素耐药菌株 41 株,其中,头孢拉定耐药菌 8 株,分属于6 个属。[结论]施用头孢菌素菌渣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土壤中各ARGs基因的相对丰度,但在结果期各处理间β-内酰胺类 ARGs基因bla TEM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并对其它耐药基因无明显规律性影响。

    头孢菌素菌渣玉米土壤耐药菌ARGsq-PCR

    一株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链霉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毒力因子代谢能力分析

    柏晓玉朱丽英包慧芳江凌...
    1011-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干旱区放线菌天然产物代谢潜力,筛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产物,研究其对梨火疫病原菌毒力因子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对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周边干旱地区土壤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发酵,采用牛津杯法对其发酵液进行活性筛选;鉴定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及验证其发酵液提取和活性,分析粗提液对欧文氏菌毒力因子代谢影响,并采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检测菌株代谢产物活性物质,挑选相似结构化合物验证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结果]获得一株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菌株K-9,其与Streptomyces rubradiris strain NBRC 14000T相似性达到99。72%。该菌发酵粗提液具有明显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有效降低紫色杆菌CV026 产紫色素和梨火疫病原菌的游动能力,并对梨火疫病原菌生物膜、胞外多糖和胞外酶等毒力因子产生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从链霉菌K-9 粗提液中得到 635种化合物,苯基丙烯酸、4-羟基-3 甲氧基苯甲酸等5 种明显群体感应抑制化合物。[结论]干旱区放线菌K-9 为Streptomyces rubradiris,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能显著抑制欧文氏菌毒力因子的产生,并发现了多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化合物。

    群体感应抑制剂干旱地区放线菌欧文氏菌毒力因子

    原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分析

    孙建李雪楚敏顾美英...
    1021-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和获得原驼乳中的乳酸菌资源。[方法]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县近效南山周边原驼乳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观察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菌株形态学特性,分析菌株分类学地位,并检测菌株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性。[结果]获得 29 株乳酸菌,经鉴定其归属于Leuconostoc、Lenti-lactobacillus两个属的4 个种;菌株均可耐受 0。5%胆盐,5%NaCl,且具有较好耐高温、牛奶胨化、抗氧化和抑制细菌等特性;所有菌株均无溶血现象,不产生硝基还原酶;除T12 外,均利用氨基酸不产生物胺。[结论]从原驼乳中获得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和食品安全性。

    原驼乳乳酸菌分离筛选

    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松土装置应力应变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董兆森张佳喜周欣罗文杰...
    1029-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量滚筒式残膜回收机中的主要部件松土齿耙在作业过程中监测系统装置的应力应变状况,为提高残膜回收机工作效率、降低松土齿耙的故障率提供参考。[方法]设计松土齿耙应力应变监测系统,通过ANSYS分析确定监测点,采用DH5922N数据分析仪标定传感器,采集模块对松土齿的微小变形进行应力应变测量,连续监测松土齿应力应变数据,并针对松土齿耙壅土过载工况下提前预警。[结果]应力应变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的对松土齿耙应力应变实时监测,模拟机具田间作业工况,轻度过载阈值为140 Mpa,严重过载阈值为180 Mpa,监测结果整体平均相对误差为10。12%,过载阈值设置可提前预警。[结论]松土齿耙应力应变监测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应力应变采集模块、AD模数转换模块、电源模块、通讯模块、云平台可视化界面6 部分组成,可实时监测松土齿耙的应力应变作业状况。

    监测系统松土装置滚筒式残膜回收机应力应变Zig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