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制造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稳定支持)项目指南

    再制造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1,75页

    基于数值模拟的抗拔桩力学性能研究

    刘晓丹陶思源刘苏王玉祥...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FLAC3D有限元软件,分别对普通抗拔桩和托底抗拔桩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两者的荷载-位移规律,主要分析桩体弹性模量和侧摩阻力折减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弹性模量越大,抗拔桩桩顶位移量越小,但弹性模量不会影响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托底抗拔桩和普通抗拔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相似,但托底抗拔桩会显著降低桩顶位移,差异在于两者的荷载传递方式;抗拔桩的荷载作用存在一个区间,为极限承载力的14%~82%,此区间内托底抗拔桩相比普通抗拔桩桩顶位移减少比例基本不变.

    托底抗拔桩普通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折减系数桩侧摩阻力数值模拟

    有限双极性软开关焊接电源仿真研究

    李喜良黄鹏飞刘飞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限双极性全桥软开关克服了移相全桥软开关过程中的占空比丢失和软开关负载范围小等问题,减小了全桥逆变电路的开关损耗,而焊接过程中的电弧负载存在空载状态,有限双极性全桥软开关空载时难以实现零电压开关.ISOP拓扑结构能够降低开关管的压降,从而选取低耐压的开关管,进一步降低电路的损耗.基于有限双极性控制策略,选取ISOP拓扑结构,采用倍流整流电路以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软开关,通过PSpice仿真软件对该电路软开关情况以及超前臂关断损耗进行仿真研究,为实际电路提供研究依据.搭建的焊接电源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同时对比了电源在硬开关和软开关工作情况下的温升情况,空载情况下硬开关温升较小,重载情况下软开关温升较小.

    有限双极性软开关ISOP均压均流PSpice开关损耗温升测试

    导流筒的底部结构对直拉单晶硅氧含量的影响

    王新强景华玉王小亮刘利国...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TR公司研发的专业晶体生长软件CGSim,对热场内的导流筒部件的底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导流筒底部的两个结构:一是导流筒底部水平结构长度(X值);二是导流筒底部结构倾斜长度(Y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导流筒底部的结构,改变了熔体内的温度分布,增大了 自由液面下方的对流强度,加快了氧杂质的挥发,降低了氧杂质传输分凝到晶棒的氧含量.结果表明,随着X值增加,生长界面的氧含量就越低;随着Y值增加,生长界面的氧含量无明显变化.由此得知,导流筒底部X值是影响晶棒生长界面氧含量的关键结构;而Y值对氧含量影响作用较弱.模拟结果显示,当X值为160 mm时,氧含量最大降低0.57 ppma.

    导流筒氧杂质生长界面分凝自由液面

    电镀锌镍合金技术应用研究

    张曙娟陈乐魏垣伟李春燕...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装备所在地域条件的差异化,目前磷化、氧化、镀锌等传统钢铁镀覆层技术已不能满足装备使用环境要求.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储备针对海洋、热带雨林等恶劣环境下的产品防护技术,研究并应用碱性锌酸盐型电镀锌镍合金新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开展耐蚀性好的电镀锌镍合金技术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法进行工艺参数匹配性试验研究.对不同钢铁金属材料在不同结构条件下的电镀锌镍合金工艺进行批生产验证及性能检测,为产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最终形成钢铁金属材料锌镍合金典型工艺规范,推广应用到处于海洋气候等恶劣条件下的防护性要求高的军民品.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异常共沉积正交试验镀层性能生产验证

    基于YOLOv5s算法的制动器防错装检测方法

    张欣宇张楠王希彦吴玉...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制动器零件装配过程中零件易混淆、有错装漏装风险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5s算法的制动器防错装检测方法.在制动器零件装配过程中,通过摄像头监测装配画面,提取视频帧图片输送给检测系统,运用YOLOv5s算法识别图片中的零件,实时检测所装配零件类别,将检测信息储存并判断装配流程是否正确.根据生产线实验结果可知,该检测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出零件装配顺序,检测错装漏装问题,起到防错装效果,降低装配失误率.

    目标检测YOLOv5s零件装配防错检测计算机视觉

    "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