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茹志鹃小说女性视角的回归及其原因

    李巍
    14-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茹志鹃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主要以短篇小说见长,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整个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增添一缕异样的风采。她的小说以文革结束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后两期的小说在风格上尤其是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差别较大。前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多是男性化的,具有刚强坚毅的单一性特征。后期又回归到女性视角,女性形象不再单一,变得情感细腻生动感人。这一变化的原因既是因为社会和时代环境的转变,也跟作者年龄阅历的增长密切相关。

    茹志鹃女性形象女性视角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研究

    侯必勤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诞生于元代社会历史土壤的元杂剧,塑造了很多与传统审美取向截然不同的叛逆女性形象。其中尤以“元曲四大爱情剧”中的几位女性最具代表性。李千金作为白朴《墙头马上》中的女主人公,是元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之一,其个性火辣热烈、敢做敢为,不仅向往美好的爱情,而且勇于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她是剧作家白朴倾心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白朴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和多元并存的创作特色。同时,她与元杂剧爱情戏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在争取个人幸福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有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大胆勇敢的气魄,构成了元代女性特有的精神气质,展现出封建社会女性短暂的觉醒、进步和反抗。因此,探究其极具代表性的个性特质,也有利于了解元代剧作家群的精神世界和元代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

    《墙头马上》李千金白朴封建礼教反抗精神

    艾米莉·狄金森鲜花主题诗歌与其女性独立意识

    马丽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世纪美国传奇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创作了许多杰出的鲜花主题诗歌,借鲜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以及对自由的追寻。狄金森为坚持人格与创作的自由,摆脱时代赋予女性的“家庭天使”角色,终身独居,潜心创作。她的女性独立意识在其鲜花主题诗歌中有充分体现。本文通过解析狄金森的女性独立意识在其鲜花主题诗歌中的体现,旨在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女性独立意识及其鲜花主题诗歌的内涵。

    艾米莉·狄金森鲜花主题诗歌女性独立意识

    浅谈森鸥外之文学创作源泉及动机

    李云霄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鸥外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与夏目漱石并称为两大文豪,其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对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舞姬》、《雁》、《高獭舟》,《涩江抽斋》等。创作动机是作家心理活动,审美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表现,是解读作品内容,主旨与思想的有力依据。明确作家的创作动机对于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鸥外《舞姬》创作动机自卑补偿说

    乔峰悲剧的心理根源

    石岩张巍巍
    20-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峰,众人公认的金庸笔下第一英雄,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英雄之一。中国的“英雄”概念虽然更加强调个体的能力,然而在小说中道德成分(忠、孝、仁、义、礼、智、信)仍是评价英雄与否的重要指标。乔峰这位英雄所遵从的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是其悲剧的心理根源,乔峰/萧峰的双重身份令其处于背弃儒家道德的夹缝中。更进一步讲,“萧峰”代表了契丹人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同,最终造就了契丹的民族悲剧,也是汉族一直所流传的幻想---所有的入侵者都被汉族文化所同化---的悲剧注脚。

    悲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契丹人认同

    从诗歌《一切都是短暂的》看巴洛克时期德国人的人生观

    陈雪妮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一切都是短暂的》是德国著名的巴洛克诗人安德里亚斯·格里菲乌斯在三十年战争时期创作完成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有力地刻画了这一时期德国人在面对战争和死亡时强烈的心理活动。这部作品无论是在当时的文学界还是在现今的诗歌研究中都极具代表性,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普遍的人生观。此外,生活在尘世间的人们该何去何从,这也是作者在诗歌中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短暂三十年战争死亡人生观尘世何去何从

    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对小学德育课的启示

    朱献斌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学龄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普遍现象,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因素和学校家庭社会影响因素,作为良好道德思维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德育课程的启发,给出自己的建议。

    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德育课

    微信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及其道德教育探究

    李立伟
    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微信在短时期内以其良好的交互式体验,其丰富的功能聚集起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据调查,使用微信的主要用户是年轻人,而在这些年轻人中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代表。本文基于道德教育下探究微信对大学生的恋爱观的积极影响,针对微信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基于道德教育提出解决措施。

    微信恋爱观道德教育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王绍莲
    25-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剪、拼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平移等数学思想。培育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数学建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孙欣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的意义及一些相应的意见。

    中学数学数学建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