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拨开云雾见真意--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描写

    钟启明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名著最使人称道的是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著作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尤其是对林黛玉肖像的描写可谓是鬼斧神工,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一个立体的角度去刻画林黛玉的形象,意味无穷。

    《林黛玉进贾府》黛玉肖像描写

    漂泊的他者--对《福》中Cruso的存在主义解读

    宋镠洋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非白人作家库切1986年出版的《福》,因其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方法,独特的叙述视角,通过对西方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逆写达到了解构经典、关注被边缘化人物的目的。本文将对《福》中被边缘化的他者Cruso进行存在主义解读,将视角转向这位年逾六十的海难幸存者。

    《福》他者存在主义Cruso

    论《痴人之爱》中的“畸形”之恋--围绕河合让治与奈绪美的人物特性

    谷祖玲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痴人之爱》是耽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从大正十三年(1924)3月开始,到第二年的7月发表的作品。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河合让治与女主人公奈绪美由相识、相恋到结婚的一系列故事。通过对小说的解读,很容易发现河合让治与奈绪美的夫妻关系是不正常的。本篇论文着重通过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特点,来进一步解读他们之间的这种“畸形”之恋得以产生并发展到最后的原因。

    畸形之恋河合让治痴爱奈绪美恶女性

    属于现代诗人的“树”意象--意象背后的潜意识流露

    许天成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五言绝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之后,“树”这种形象在现代作家或诗人的作品中也是经常出场的“明星”。无论是艾青在抗战时期写的著名短诗《树》,将“树”的意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的事实,还是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把“树”作为一种伟岸、高洁、挺拔、坚毅的象征形象来书写的结果,诗人们赋予“树”的这种种正面的形象或是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性都已经深入人心。

    现代诗“树”意象潜意识

    直面历史,直面暴力,直面现实--从《先知》与《狂人日记》比较中谈阿乙创作特色

    郝伟栋
    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乙是“中间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下文坛的一位实力派作家。阅读其代表作《先知》,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与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相类之处,细细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阿乙创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阿乙《先知》鲁迅《狂人日记》

    试析《藻海无边》的审美意象

    张萌萌
    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里斯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此殊荣的获得主要得益于1966年她的小说《藻海无边》的问世。《藻海无边》主要展示给读者的是白克里奥尔姑娘安托瓦内特怎样由一个单纯无辜的女孩走向疯癫的经历。在这部作品中,简·里斯运用大量的意象、象征手法,使景物、动物、色彩等被赋予独特的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对各种意象的分析,展示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简·里斯《藻海无边》意象

    民办高等学校英语实践教学探究

    刘佳敏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民办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实际出发,就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课程设置和实施保障进行探讨,为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英语实践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民办高等学校英语实践教学

    从《听见涛声》看日本中学生的教育问题

    吴宏杰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听见涛声》主要描述了武藤里伽子的细腻情感波动以及杜崎拓和松野丰对武藤的爱恋,惟妙惟肖地展现出少男与少女之间的感人真情。同时,影片也折射出了诸多日本中学生的教育问题。

    动画电影《听见涛声》日本中学生教育

    改进煤矿传统教学模式

    方文珂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生产规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设备在更新、技术在提升,对煤矿井下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份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还存在认识的偏差,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客观上各煤矿企业都存在特种作业职工流动性大的问题,转岗人员比较多。主观上许多企业是为片面追求高利润,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中不愿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的这种错误观念在起反作用。作为平煤八矿集团职教中心的一员,在日常培训工作中,如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值的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和实践。

    煤矿教学模式培训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性作业设计之思考

    李春蓉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实践性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说明多种多样的实践性作业是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思想品德课作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