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鼠尾草中6,7-去氢罗列酮对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刘阳帕提曼·肖开提穆巴热科·吾普尔王晓梅...
    890-894,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新疆鼠尾草中6,7-去氢罗列酮对凝血酶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HUVEC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凝血酶诱导HUVEC建立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30 U/mL凝血酶)、6,7-去氢罗列酮组(0.1、0.2、0.3 mg/mL)预孵育24 h、肝素组(1 mg/mL)预孵育24 h,分别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6,7-去氢罗列酮对30 U/mL凝血酶损伤4 h的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以及t-PA/PAI-1的比值;实时荧光定量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vWF、PAI-1、t-PA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并比较4组异同.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凝血酶损伤后的HUVEC活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呈不规则形态;与模型组比较,肝素组和6,7-去氢罗列酮组明显提高细胞损伤后的活力,凝血酸损伤的HUVEC形态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纺锤形态,并能显著上调t-PA的含量及t-PA/PAI-1的比值(P<0.05).6,7-去氢罗列酮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下调PAI-1和vWF的含量及其表达.结论 6,7-去氢罗列酮对凝血酶诱导损伤的HUVEC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纤溶活性,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关.

    新疆鼠尾草6,7-去氢罗列酮凝血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参数昼夜调节的作用研究

    罗溶段立楠
    895-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参数昼夜调节的作用.方法 收集196例因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7例、非冠心病组99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EPO检测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低EPO组、中EPO组及高EPO组,统计分析EPO对心电参数昼夜调节的影响.结果 (1)EPO水平与所有患者(r=0.291,P=0.000)、冠心病患者(r=0.432,P=0.000)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2)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组患者的昼夜校正Q-T间期(QTc)差值显著较小,夜间QTc及昼夜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值均显著较小(P<0.05).(3)3组不同EPO水平患者的昼夜QTc差值、夜间QTc、昼夜SDNN、RMSSD、PNN50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与低EPO组相比,中EPO组与高EPO组的昼夜SDNN、RMSSD、PNN50值明显较低(P<0.05),且高EPO组的昼夜QTc差值及夜间QTc显著更高(P<0.05).(4)EPO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昼夜QTc差值、昼夜SDNN、昼夜RMSDD、昼夜PNN50均呈负相关,但与昼夜SDNN、夜间Q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不明显,且心电参数与EPO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促红细胞生成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

    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迁延性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及临床改善情况的研究

    韩聪莉党媛媛田庆玲宋鹏...
    90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迁延性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及临床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迁延性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连续治疗1周,检测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测试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达峰容积比(VPTFF/tE)及达峰时间比(TPTFF/t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及湿啰音消失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迁延性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并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迁延性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

    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症患者IL-17、IL-6、TNF-α、5-HT变化水平研究

    迪丽努尔·乌甫尔才开·沙热力海迪娅·艾尔肯克丽别娜·吐尔逊...
    905-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抑郁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细胞-17(IL-17)、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水平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确诊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症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参照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抑郁症患者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IL-17、TNF-α、IL-6表达水平,采高效液相色普法检测血清中5-HT水平.结果127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者68例(53.5%),中度抑郁27例(21.3%),重度抑郁32例(25.2%).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合并中、重度抑郁组患者血清中5-H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支气管哮喘合并轻度抑郁组患者比较,支气管哮喘合并中、重度抑郁组患者血清中5-H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合并轻、中、重度抑组郁患者血清中IL-17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组之间患者血清中IL-17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合并轻、中、重度抑郁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7与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0.231,P<0.05),IL-6、TNF-α及5-HT与SDS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血清中IL-17、IL-6、TNF-α、5-HT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其中IL-17和5-HT与支气管哮喘合并抑郁的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神经-免疫指标白介素细胞-17白介素细胞-6肿瘤坏死因子5-羟色胺

    床旁心肺联合超声监测重度左心衰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效能

    李延伸王姗姗王宗庆陈平...
    909-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心肺联合超声监测重度左心衰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效能.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5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重度左心衰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监测组(A组)与联合监测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指标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胱抑素-C(cystatin C,Cys-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两组患者心肺超声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值、平均液体出入量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A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复发率、平均住院日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NP、TnI、Cys-C、CR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TnI、Cys-C、CRP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线数目、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的血流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的运动速度比值(early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of mitral valve/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annulus,E/Ea)及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B线数目、EF、E/Ea及PAP指标均较前显著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 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O 2)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CO、SV、PaO 2指标均较前上升,且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P(A-a)O 2指标均较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期间平均液体出入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79,P=0.000);经治疗后,B组心功能情况普遍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41).结论 床旁心肺联合超声辅助监测重度左心衰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心肺联合超声左心衰肺动脉高压

    肺癌深静脉置管患者凝血与纤溶平衡改变临床意义分析

    成伟丽陈媛李金凤
    91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深静脉置管患者凝血与纤溶平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四医院就诊的肺癌深静脉置管患者98例,其中肺癌血栓栓塞患者27例(观察组),非血栓栓塞患者71例(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以及D二聚体(D-D)和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III(ATIII)、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70、0.698、0.682、0.821和0.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深静脉置管患者凝血与纤溶平衡的变化可预测血栓的发生,早期监测对肺癌深静脉置管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

    肺癌静脉置管患者凝血纤溶血栓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健康人群豆纹动脉血管形态特征分析

    谢伊代·苏力坦贾琳王云玲韩秉艳...
    919-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中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方法 招募60名不同年龄段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B组(40~60岁)、C组(60~8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T1 WI-3D VISITA序列成像,使用后处理应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重建血管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豆纹动脉分支的数量及深度,并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之间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组左右侧比较显示,双侧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同一侧比较显示,豆纹动脉深度在左、右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SD两两比较表明,A组与C组豆纹动脉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与B组、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豆纹动脉深度及数量逐渐减少.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豆纹动脉形态学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豆纹动脉血管形态

    对妊娠期肠梗阻误诊的探讨和13例临床分析

    张琚芳李祥雯朱启英
    923-925,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母儿不良结局发生.方法 收集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就诊的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13例,入院时间2017年7-12月,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其诊治经过及结局,讨论妊娠肠梗阻危险因素,并对其中误诊为子宫破裂的一例特殊病例的特点和诊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13例患者年龄25~30岁;发病孕周28周以上3例,28周以下10例;13例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次数1~3次.症状为腹部疼痛及腹胀感、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或不畅,一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症状;11例患者保守治疗,2例患者手术治疗.其中一例患者误诊为子宫破裂,术中发现为"肠梗阻,腹内疝伴坏疽、肠坏死".结论 妊娠合并肠梗阻临床表现有时不典型,易误诊,延迟诊断、延误治疗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不良结局.既往腹部手术史是发生肠妊娠合并肠梗阻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制定适宜方案,对保守治疗无缓解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母胎结局.

    妊娠期肠梗阻临床特点误诊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多因素分析

    葛建钢陆健美严佳王静...
    926-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1例作为对照,对所有患者及健康人群分别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scanning,DCE-MRI)和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分析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DCE-MRI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不同b值DWI诊断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vity coeffi-cient,ADC)值以及DCE-MRI、DWI、联合检测对不同前列腺癌的病变程度进行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不同TNM分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TNM(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以及不同类型前列腺癌患者的DCE-MRI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的ADC值明显下降,且b值为1000 s/mm2的ADC值显著高于b值为2000 s/mm2的ADC值,通过对不同b值的诊断效能对比,当b值调整为2000 s/mm2,患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较大;联合检测的诊断曲线下面积高于DCE-MRI、DWI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同TNM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核磁共振ADC值均为前列腺癌患者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CE-MRI联合DWI检测,通过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血流动力学的特征以及局部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描述,有助于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监测,同时,患者年龄、疾病类型、ADC值对诊断具有独立影响作用.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病理分级联合检测

    榅桲子总三萜提取工艺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阿卜杜热合曼·努如拉古丽巴哈尔·艾力哈及尼沙李改茹...
    931-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榅桲子总三萜的工艺优化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方法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总三萜提取量为响应值,筛选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榅桲子三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榅桲子总三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1℃,在此条件下榅桲子总三萜含量为72.32 mg/g.当榅桲子总三萜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70.47%.结论 本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适用于榅桲子总三萜的提取,榅桲子总三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榅桲子总三萜响应面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