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建筑
新建筑

袁培煌

双月刊

1000-3959

newarch@mail.hust.edu.cn

027-87543856 87544492

430074

武汉珞瑜路1037号

新建筑/Journal New Archite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介绍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作品以及建筑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多次荣获省级国家奖项。作为一份建筑科学类的学术期刊,新建筑带给读者的是新鲜学术空气的广角视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商业综合体城市阅读空间可及性研究

    蒋妤婷王桢栋陈有菲曹中源...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综合体城市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的延伸,因其地理位置便利、氛围亲切、服务多样而具备高可及性和吸引力.研究以上海两种典型开发运营模式下五例商业综合体城市阅读空间为对象,运用可及性理论进行定性分析,探究其可及性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结果显示,使用者青睐交通便捷、功能简单、运营稳定的阅读空间.企业主导模式应优化整体运营策略,提升可持续性;政府主导模式应注重选址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两者可通过加强跨部门合作,提升服务品质与可持续性.

    可及性商业综合体公共文化服务公私合作城市阅读空间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算法的城市创新空间演变影响要素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陈从心张萍韩叙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变存在显著差异,关注其成因及关键影响要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这一机器学习方法,对影响研究区域内创新空间演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处理该数据集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有效捕捉影响因素与创新空间演变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同时,该模型还揭示了影响创新空间演变的重要因素为人口密度、距商业中心距离、地铁站密度和路网密度.基于以上分析,为城市创新空间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创新空间演变机器学习数学模型随机森林武汉市

    健康空间实验——肺结核疗法对19-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变革的影响路径

    李煜朱玉航徐跃家刘平浩...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0世纪的现代主义建筑变革中,肺结核疗法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元素的出现,但在建筑史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文章基于肺结核治疗史的视角,聚焦于从疗养院到现代主义住宅的建筑变革历史,具体分析现代主义建筑标志元素"平屋顶、躺椅、阳台和露台"与肺结核主流疗法"日光空气疗法"间的对应关系和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两者的关联图景,论证肺结核是影响现代主义建筑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探讨建筑变革背后医学参与和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肺结核日光空气疗法疗养院现代主义平屋顶躺椅阳台露台

    现代主义的"再国族化"探索——南亚国家独立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

    潘曦朱逸云朱安琪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式"转变,现代主义建筑逐渐"祛魅",不再是国族身份认同的象征,又未能融入遗产保护的话语体系之中,不得不在年久失修后为发展让路,面临危机.对此,南亚建筑师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叙事,将这些建筑诠释为现代主义适应南亚各国独立初期特定语境的结果,是追求变革与进步的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现实之间的联结,从而将其"再国族化",为这些建筑的保护提供合理性论证.

    国族认同现代主义建筑去殖民化南亚遗产保护

    钟楼建筑形式分析——一种理想楼阁空间结构的探索与表达

    周夔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建筑整体结构策略到局部构件的适配与调整,针对北京智化寺钟楼及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从结构体系特征、构件空间表现及细部结构、空间深度及精度塑造、立面和内部一致性、寺院整体布局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座不同时代的钟楼建筑在整体空间表现及室内外关联协调等方面的关系.希望围绕建筑结构与空间表现,建立起从细部到整体多维度理解古建筑设计意图的方法,并指出两座钟楼的核心空间表现意图不同,反映了钟楼在不同时代的寺院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钟楼楼阁结构空间表现细部特征设计意图立面斗栱

    韩江流域复合式民居平面布局的二元结构——兼论华南民居平面类型的层级化认知

    蔡宣皓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明清时期韩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复合式民居平面布局二分为核心、附属两部分,以核心建筑单体平面类型和主从组合方式为两大线性谱系,建立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以解释类型变化.其中,核心建筑单体平面可提取出长屋式、植入式、五开间、三开间四种代表类型,而组合方式根据轴型不同可分为单弱轴、单强轴、多轴三种类型,进而基于二者总结出八种关联模式.通过对不同平面类型、不同关联模式的案例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论证了五开间堂横式大屋为均布韩江流域的普遍类型,不同关联模式可以解释为不同家族制度所采取的迥异平面布局策略的产物.而仪式空间、居住空间的二元结构组合分析方法可以拓展至更大的地域范围,帮助建立层级化民居平面类型认知框架.

    平面布局二元结构韩江流域潮汕民居客家民居

    圆之缘——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圆门窗探源

    杜波庄晓敏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形门和圆形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形式语言和象征符号,它们随处可见甚至到了泛滥之态,然而这种圆形母题的"中国式样"究竟源自何时、如何发展、意义何在尚未有公论.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和相关学者论述,结合传统造型、传统绘画、传统园林建筑等具体案例,试图厘清圆门窗的发展源流、形式特点,以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和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圆门圆窗符号空间

    "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基于社会学理论的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路径探究

    周详李哲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社会学理论专业实践方法论空间生产场所建构

    回归建筑实践的初心——读《建筑与园林的对话:缪朴建筑设计作品集》

    薛求理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评述缪朴先生新作《建筑与园林的对话:缪朴建筑设计作品集》,介绍中国建筑实践中的另类经验.缪朴先生在近30年的建筑实践中,努力追求建筑与自然、园林的结合,创造俯仰高低的丰富空间,以普通材料构筑令人耳目一新的细部,使得普通居民可以在有限的投资和小规模的社区建筑中,享受到符合中国人民生活和审美习惯的居住环境.缪朴的建筑设计走本土化的现代主义之路,以此回归了建筑学的初心.

    缪朴中国建筑实践园林自然

    数字

    157页